王強
摘 要:我國是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眾多,勞動就業是民生之根本,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但是實際上就業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各級人民政府,勞動就業問題阻礙了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是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安定。就業問題可以說是世界一大難題,各國因就業問題導致游行集會示威的事件經常見諸報端,側面反映了勞動就業這一問題不僅是我國獨有,更是世界難題。但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障就業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迫切關心且致力于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勞動就業 經濟發展 關系
引言
就業是民生之本,分析影響就業的諸因素及相互關系,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和舉措,著力穩定和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良性互動,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經濟穩定發展。
一、勞動形式多樣化,勞動主體自由度提升,就業機會增加
互聯網經濟就業的典型特點是平臺就業和“互聯網+”就業,如果說傳統經濟模式下勞動者的勞動要通過雇主擁有的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相結合才能進行,那么互聯網經濟的就業可借助于平臺運用自己的電腦、手機等生產資料就可以勞動了。勞動者通過互聯網平臺尋找工作機會,付出勞動并獲取收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指出:“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借以進行社會關系的指示器。”“手工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互聯網時代則是平臺資本家與“互聯網+”資本家為主的社會。互聯網時代的勞動者不需要把勞動工具與勞動對象固定在一個場所就可以工作。雖然說互聯網時代勞資剝削關系沒有根本變化,但勞動主體的自由度上升,人格從屬性下降。在標準的傳統勞動關系下,人們集中在一個勞動場所里,在嚴密的科層制管理組織下,工作時間固定,上班不得遲到下班不得早退,工作過程與工作時間不得兼顧私活。而借助于平臺的就業,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也不受其他人員的限制,你既可以按傳統的上班時間工作8h,也可以一刻不休息連軸工作24h;既可以白天睡覺晚上工作,也可以上午睡到12點,晚上工作到零點,你還可以在工作過程中兼顧私活。在平臺上工作的電商,也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在家里獨自工作,也可以租房組成幾個人的團隊作業;可以上層作睡房,下層作辦公,工作生活一體化。正是因為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所以催生了大量自由職業者、兼業者、短時工作者。專職電商、快遞小哥、微商、網約車司機這些業務大量產生,勞動形式多樣化成了互聯網時代的典型特征。互聯網時代的員工跟傳統企業的員工相比,不直接受雇傭者支配與管理,也不受縱向一體化的場地限制,人身依附性大大降低,勞動者的自由度提升。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就業問題一直是個嚴峻的壓力,應該說大量的在城市謀生的農民工解決了我國主要的就業問題,但是每年還有1500萬的以高校畢業生為主體的青年就業人員和1000萬凳記失業人員。因此,網絡創業、網絡就業、網絡兼業成了許多年輕從業人員的選擇。專職電商、快遞、快餐小哥、微商、網約車司機這些業務的催生,解決了大量年輕大學畢業生和年輕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減輕了社會和家庭的壓力,提高了人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二、認真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政策
采取更加積極切實的促就業措施,為企業減輕負擔增加活力。突出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幫助重點群體實現就業。堅持不懈地開展就業培訓,強化培訓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和素質。建立起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勞動力大軍,以勞動力的質量驅動經濟發展。積極的就業服務,健全和發展就業服務體系,鼓勵創業,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自主創業意識,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的能力,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加強社會保障力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關注不同群體的保障需求,發展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多措并舉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推動實現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的良性循環。
三、深入探究就業與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的關系
從經濟學的實質看,就業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一種形式,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創造充分的就業機會,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完善科學的就業結構,使就業能力與就業崗位相匹配,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努力提高就業質量,對維護我國改革發展、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濟發展主要是指國家或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伴隨著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增加以及技術的進步。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就不會有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變化。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包括科學技術進步、自然資源狀況、社會制度、經濟體制與經濟政策以及人口的增長情況等。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關系。一方面,人口增長的基礎是經濟增長。新增人口要達到原有人口的消費水平,新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口要就業,都有賴于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人口一定程度的增長也能推動經濟的增長。經濟發展是解決人口問題的主要途徑。就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人口與發展相關的一個重要方面。經濟增長需要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現有的勞動力資源,還要通過就業來提高勞動者的消費水平。經濟增長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具有吸收勞動力的作用。經濟發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努力擴大就業,減少失業,更加充分地利用勞動力資源,這是民生之本。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經濟持續發展,是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分析研究影響就業的各種因素,不斷完善和發展經濟結構、改革措施、就業政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等,支撐就業發展,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堅持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健全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相結合的機制,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促進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安余.經濟發展與勞動就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唐友清.經濟學基礎[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
[3]馬春文,張東輝.發展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