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霞

摘要:目的: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4例。常規組實行一般護理,在此基礎上干預組實行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的治療情況。結果:干預后,對比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常規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2.73%,干預組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應用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慢性病;胃潰瘍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一種,發生的部位為賁門至幽門之間,而消化性潰瘍發生于胃部、十二指腸、食管下段、胃-空腸吻合口周邊及美克爾憩室內異位胃黏膜上。研究發現這些潰瘍的形成均與胃蛋白酶和胃酸的消化作用有一定的關系,因此稱之為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則是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自身的胃黏膜從而導致超過黏膜肌層的組織損傷,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的疼痛(左上腹部/胸骨、劍突后)呈隱脹痛或者是鈍痛、燒灼樣疼痛,一般于餐后1 h內出現疼痛,1~2 h后可自行慢慢緩解,直到下次進餐后再次發生[1]。該病病程長、反復發作,且發病因素多樣,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及心理狀態均會影響其病情的發生、發展,因此患者不僅需要積極的治療還應該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來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本研究將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胃潰瘍患者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例患者,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4例。常規組中,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齡25~66歲,平均(45.2±5.3)歲;病程1~12年,平均(6.3±2.2)年。干預組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28~68歲,平均(46±4.9)歲;病程2~13年,平均(6.2±2.0)年;兩組的基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常規組實行消化科的一般護理如評估患者疼痛情況、觀察患者上腹疼痛的規律、觀察大便的形狀及顏色、用藥護理、健康指導、飲食指導等。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行針對性護理,具體操作如下:健康宣教:了解并評估患者的既往病史及家族史、患者當前的病情及實驗室的檢查結果等,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通過PPT及健康宣傳手冊針對性的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疾病以及如何治療的宣教,使患者了解胃潰瘍的病因、誘發因素、主動發現疼痛的規律然后自發的對生活及飲食習慣做出調整。營養的護理:患者由于疾病的疼痛導致進餐少或者不敢進食導致其營養失調低于機體的需要量,針對此現象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在潰瘍的活動期以少食多餐為宜,每天進餐4~5次,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可恢復正常飲食,食物的選擇上應注意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飲食過飽,忌飲濃茶及咖啡。心理護理,患者因為知識的缺乏、病情的疼痛以及長期用藥帶來的負擔會造成心理壓力導致其發生焦慮或者抑郁,針對此類現象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談話,主要傾聽患者主訴了解患者的焦慮狀況,解答患者的疑惑并根據患者想了解的方面做出詳細的回答,得到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使患者更好的恢復身體。院內及出院后的指導,指導患者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生活;叮囑并監督患者戒煙戒酒,吃飯時應細嚼慢咽減少粗糙、刺激性強的食物,慎用或者是勿用誘發潰瘍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潑尼松、利血平等;教會患者識別大便的顏色、及時發現身體的不適癥狀,如有異常及時就診,定時于門診復查防止疾病惡化;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提高身體機能,有利于身體的恢復。用藥的護理:遵醫囑合理、按時服用抗酸、抗HP及保護胃黏膜的藥物,用藥切記四不許,不許輕易服用解熱鎮痛藥,不許輕易服用糖皮質激素,不許輕易服用消炎鎮痛藥,不許擅自服用抗癌藥及抗生素。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患者均使用SPSS22.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 ±s)、計數資料行t檢驗、X2檢驗對比。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的效果
干預后,相比常規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組明顯高(P<0.05,表1)
3討論
胃潰瘍的典型臨床表現為節律性、慢性、周期性、季節性,并發癥有出血、穿孔、幽門梗阻及癌變的可能[2]。針對性護理是針對某類疾病或者某類患者制定出的具有可行性、針對性、安全性及配合性的護理措施,本研究中干預組通過5個方面實行了針對性護理計劃,第一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既往史、家族史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計劃并進行健康教育;第二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營養計劃,恢復患者的身體健康;第三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談話從而了解其心理狀態,根據其提出的問題及問題隱含的焦慮等情況針對性的給予詳細的解答;第四不論患者在醫院還是出院后,都應監督并且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使患者主動接受指導并且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最后叮囑患者用藥護理的注意事項以及用藥中的四不許,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治療總有效率[3]。護理計劃實施過程中應當定期總結護理評價內容,及時調整護理措施達到護理目標。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對比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91%,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2.73%(P<0.05),表明針對性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應用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吳丹.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1):224.
[2]張麗.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6):161-163.
[3]彭歡.針對性護理提升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