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護理學導論》教學過程中采用PBL教學法,采用PBL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并能夠提高《護理學導論》的教學質量。基于此該課題以實施PBL教學法的2017級護理學(涉外)和沒有實施PBL教學法的2016級護理學(涉外)班學生為研究對象, 實施PBL教學法的班級成績明顯高于沒有實施PBL教學法的班級。
【關鍵詞】PBL教學法;護理學導論;教學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202-01
《護理學導論》是護理本科生的專業必修課,是引導學生明確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及學科框架,了解專業的核心價值觀及其發展趨勢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1] 。然而,作為護理學課程體系中最先與學生接觸課程,由于以往人文學科知識偏少,給這門理論性極強的課程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以往的教學實踐證明采取傳統的以老師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 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普遍反映理論學習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不高,知識遺忘率高。近幾年,注重了教學手段的更新,重視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對象與內容
1.1 研究對象
選擇 2016 、2017 級護理學(涉外)班 295 名學生,每屆2個班,每班70~75人不等。其中女270人,男25人,年齡 18~22歲。
1.2 內容 教材采用高等院校統編教材第4版《護理學導論》,同時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上網查閱資料 ,并提供給學生參考書籍的書目和網址等。
2 研究方法
2.1采用對照法 對2017級護理學(涉外)和2016級護理學(涉外)兩個年級學生最終成績進行對比。
2.2 教學方法
PBL學習法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 (Problem—Base —Learning,PBL),以學生為主體, 以小組討論為形式,輔導教師的參與下, 圍繞某一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的診治等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習過程。源于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它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策略或教學方法,因其特殊的優勢,近年被引入護理教育領域[2] 。這種教學法真正貫徹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教學理念,并將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引入課教學中。筆者將同學根據班級人數不同每組5~8人不等,每一組選出一名組長和一名記錄者。采用PBL教學法的設問—討論——總結三段式教學,主要程序及實施步驟包括:(1)準備討論提綱:在每一章節學習開始前,教師根據學生現有水平及知識結構,以大綱的要求為核心,將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小問題,配合相應的臨床案例,作為課堂討論提綱。(2)學生分組預習:學生按每6人劃分為1個學習小組,預習教材相應章節內容,并查閱參考文獻,仔細思考并討論提綱中的問題,做好筆記。(3)課堂集中討: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討論。各組學生推選代表發言,闡述其對提綱中若干問題及所選臨床病例的看法。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啟發和引導的作用,可以控制討論的節奏,協調各組之間的關系。(4)教師歸納總結:學生討論完畢,由教師對一些共性的問題和爭議大的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總結歸納本課程的重點難點,同時對各組的發言進行點評,指出不足之處,提出今后改進的要求。例如在講《護理程序》時,就有意識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主動學習。老師先設計一個支氣管哮喘的病例,對病例簡單講解,接下來把問題當作導向性提綱發給學生。如 :病例資料的內容包括哪些? 哪些為主觀資料,哪些為客觀資料?患者存在哪些健康問題?如何排列這些健康問題的優先次序?如何確定護理目標?應采取哪些護理措施?如何評價?一般在前一次課把內容布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查閱、分析和整理資料,而后組織2~4學時時間組織小組討論。討論期間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每個組員都要積極參與討論,組長要妥善控制時間 ;記錄者扼要記錄每個人的發言內容及每個問題所獲得的結論 ;并要求每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在討論期間,教師要加強巡視和指導。PBL學習法學生通過分析病例、查閱相關資料、思考問題及書寫護理計劃等活動,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護理程序的科學性和系統性。PBL學習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并進而學會了終生學習。
3 結果
實施PBL教學的2017 級護理學(涉外)本科班學生, 148 名學生中,成績結果如表 1 所示。及格率為 100% 。
沒有實施PBL教學的2016 級護理學(涉外)本科班學生, 147 名學生中,成績結果如表 2 所示。及格率為 85.03% 。
4 討論
兩個年級的成績結果顯示,實施PBL教學的班級成績及格率100%,顯然高于沒有實施PBL教學班級的及格率85.03%,可得出,PBL教學法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5 體會
通過PBL學習法使《護理學導論》教學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了,課堂氣氛活躍,使《護理學導論》成為學生受歡迎的一門課程。PBL教學法也有助于師生交流思想、互相啟發、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主動學習的能力,鍛煉了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深深體會到現代教育者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應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積極學習、能動發展的過程。當然,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實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我們護理教育者共同努力去逐步實踐、摸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小妹.護理學導論[ M ].第4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17.
[2]肖曉燕,任佩姝,李偉梅等. PBL教學法對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 [J] .當代護士,2013,9:151-152.77-79.
[3]孫茜. 多種教學法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應用 [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8:269-270.
基金項目:
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QN2017033)
作者簡介:
李淑紅(1983-),女,蒙古族,碩士,講師,從事護理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