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妹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輸液不良反應的臨床急救與護理方法。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60例老年靜脈輸液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1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急救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92%)明顯低于對照組(19.23%)(P<0.05)。結論:在老年人輸液過程中對患者實施急救護理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提高輸液安全性。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老年人輸液;風險事件;滿意度
輸液是臨床常見的給藥方式,老年人受身體組織器官功能退化因素影響,在輸液過程中極易出現靜脈炎、發熱等不良反應事件,影響預后效果[1]。部分報道顯示,在老年患者輸液期間加強護理干預,加強對藥物配伍禁忌、輸液用具質量、輸液泵使用等方面的護理干預,有助于避免不良后果[2]。為了探討更加科學的臨床護理方案,本文以我院2015-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靜脈輸液患者260例為研究對象,分組后就不同護理方案的預后效果進行了探索,以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靜脈輸液患者2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兩組,每組130例。觀察組男68例,女62例;年齡60~82歲,平均(68.54±4.42)歲;包括心血管疾病69例,呼吸系統疾病38例,內分泌疾病23例。對照組男70例,女60例;年齡62~81歲,平均(68.40±4.71)歲;包括心血管疾病72例,呼吸系統疾病34例,內分泌疾病24例。組間基線數據均衡性良好。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急救護理:①對于過敏性休克患者因立即停止給藥,取休克臥位,注意保暖,遵醫囑給予患者0.1%腎上腺素0.1ml,皮下注射;對癥給予抗過敏治療,密切關注患者病況變化,做好數據記錄工作。②對于左心衰患者,應立即調整為半臥位,使雙下肢下垂,實施輪扎操作,進行放血處理,通常在50ml左右;給予患者吸氧支持,遵醫囑給予利尿、強心處理,觀察患者尿量。③對于心律失常患者遵醫囑給予患者5%葡萄糖溶液50ml+胺碘酮150mg,微量泵泵入,密切監測患者心電圖變化。④對于心絞痛患者遵醫囑給予藥物鎮痛處理,使用硝酸酯類藥物增加心肌灌注量,在患者發病12h內實施溶栓處理,常用藥物包括尿激酶、鏈激酶等,治療期間輔助肝素抗凝處理,避免血管早期閉塞事件發生。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①出現輸液反應時應立即停止給藥,更換藥物及輸液器,上報值班醫師,密切觀察患者不適癥,測量患者體溫,高熱者應快速降溫;畏寒者應蓋被子,為患者保暖。當患者持續高熱時可采用40%酒精擦浴,遵醫囑使用退熱藥物。②輸液前詳細詢問患者及其家屬關于患者的既往病史、過敏史等病歷資料,更換過敏藥物,嚴密觀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③加強護士實踐技能培訓,由經驗豐富的護士為老年患者輸液穿刺,采用小型號留置針,注意選取血流豐富、無靜脈瓣、富有彈性、粗且直的血管完成穿刺操作,避開關節、韌帶、神經、感染血管等處,穿刺后妥善固定。輸液過程中先輸注高濃度高滲藥液,減緩滴速,再輸注非刺激性液體。④對于靜脈炎或液體外滲患者,采用硫酸鎂浸泡的干凈紗布局部濕敷,及時更換患者輸液部位。⑤加強來回巡視,輸液時確認排空管中空氣,禁止長時間離開患者,預防液體走空。⑥輸液前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輸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在輸液期間及輸液結束后下床活動時,應在坐起3~5min后再離床。
1.3觀察指標
統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3.0處理260例老年輸液患者的臨床數據,以X2檢驗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n),P小于0.05,表明有差異。
2結果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9例,對照組發生25例,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數據對比,X2=8.662,P=0.003,見表1。
3討論
國內外相關報道顯示,輸液反應導致的老年患者死亡事故時有發生,這與患者個體素質薄弱、實踐操作者技能因素密切相關,為了降低老年患者輸液反應發生風險,有必要采用相應的護理方案加強護理干預[3]。本文采用的急救護理及護理干預能夠結合患者個體性差異特征,對癥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提升預后效果,同時通過加強巡視、重視培養護士實際操作技能等方式,可及時發現患者異常反應情況,遵醫囑及時處理,提高老年患者輸液安全性。有學者對120例老年住院患者研究后發現,在輸液期間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靜脈炎、空氣栓塞等不良反應時間發生,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更加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預后良好[4]。結合本文實踐結果可知,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92%,與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9.23%相比較顯然更低,提示觀察組采用的護理方案能夠有效防控空氣栓塞、靜脈炎等不良事件發生,提高輸液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老年人輸液期間實施臨床急救護理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發熱、過敏、液體外滲等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提升輸液護理安全性,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小紅,徐香碧. 急診輸液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因素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243-243.
[2]肖輝,林云華,陳錦. 門急診輸液中藥物不良反應分析與護理對策研究[J]. 海峽藥學,2017,29(8):262-263.
[3]周小紅,徐香碧. 急診輸液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因素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243-243.
[4]宋潔如. 人文關懷護理在降低老年輸液并發癥及提高患者滿意度中的作用[J]. 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4):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