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 韓飛
摘要:目的:總結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婦產科手術的影響。方法:在8016年3月到8018年3月開展本次關于剖宮產的對比研究,期間總共選取80例產婦作為案例進行研究。根據第一次剖宮產手術方式劃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兩組產婦的第一次剖宮產方式分別為改良新式剖宮產與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觀察指標以手術時間、粘連發生率、切口并發癥為主。結果:實驗組與常規組產婦手術時間、粘連發生率、切口并發癥多項數據方面均存在明顯差異,實驗組手術時間(50.1±18.2)min,粘連發生率為5(12.50%),無切口并發癥患者;常規組手術時間(67.9±20.1)min,粘連發生率為11(27.50%),切口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實驗組多項數據優勢均突出,統計學結果達到意義標準(P<0.05)。結論: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婦產科手術的影響突出,采取行之有效的剖宮產手術方式可以更好的降低對產婦再次手術的影響,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并普及。
關鍵詞:婦產科;剖宮產手術方式;再次手術;臨床影響
近些年隨著剖宮產選擇率的不斷提高,各種類型的剖宮產手術對于患者的影響并不相同,同時在剖宮產之后再次接受手術的影響已經成為了婦產科醫生最為關注的話題[1]。對此,為了更好的優化與改進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為例,總結不同剖宮產手術方式對于再次手術的臨床影響差異,具體研究方法、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8016年3月到8018年3月開展本次關于剖宮產的對比研究,期間總共選取80例產婦作為案例進行研究。根據第一次剖宮產手術方式劃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兩組產婦的第一次剖宮產方式分別為改良新式剖宮產與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分別40例,年齡中位數分別為31.5歲、32.7歲。再次手術中,實驗組二次剖宮產23例,異位妊娠6例,卵巢腫瘤6例,子宮肌瘤或腺肌瘤5例;常規組二次剖宮產20例,異位妊娠5例,卵巢腫瘤8例,子宮肌瘤或腺肌瘤7例。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不突出,滿足對比要求(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應用硬膜外麻醉,采取仰臥位。
實驗組應用joe1Cohen切口,切開皮膚后撕開皮下脂肪,剪開筋膜層后以鈍性或銳性方式分離筋膜與腹直肌,縱行剪開腹膜后剪開盤古剛子宮反折腹膜并推開膀胱。子宮操作與傳統的子宮下段剖宮產相同。采用吸收線與寬針距連續縫合膀胱反折腹膜和壁層腹膜,連續縫合筋膜層后以皮膚皮下脂肪作一層3到4針的縫合。
1.3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以手術時間、粘連發生率、切口并發癥為主。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應用SPSS軟件總結并統計對比,在數據錄入之后借助系統功能對比,計量的數據以均數方式顯示,例如(3.9±1.0),數據之間的對比采用P值檢驗,在P<0.05時代表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與常規組產婦手術時間、粘連發生率、切口并發癥多項數據方面均存在明顯差異,實驗組手術時間(50.1±18.2)min,粘連發生率為5(12.50%),無切口并發癥患者;常規組手術時間(67.9±20.1)min,粘連發生率為11(27.50%),切口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實驗組多項數據優勢均突出,統計學結果達到意義標準(P<0.05)。
3.討論
剖宮產手術的方式會直接一定再次開展盆腹腔手術時的盆腹腔粘連問題,盆腹腔粘連屬于腹膜損傷、炎癥反應以及纖維組織沉積所導致的后果,腹膜的炎癥、機械損傷、組織缺血以及外源性的異物都有可能導致腹膜表面發生損傷,腹膜因為間皮細胞、結締組織的形成,腹膜損傷之后會再次生成間皮細胞[2]。對此,腹膜損傷之后整個損傷面都會出現皮化改變,快速形成腹膜。但是腹膜的愈合速度并不快,所以裸露的切緣、粗糙面等會呈現出游離問題,腹膜對于熱、電以及缺血擠壓的敏感度較高,這也是炎癥反應的主要原因。另外,手術過程中脫離的纖維、手術縫合之后所導致的異物反應、手術撕拉、剝離以及過密過緊的縫合都會導致機械性損傷和組織缺血的現象,從而導致局部的纖維蛋白發生沉積,降解能力逐漸下降,呈現出兩者之間的失衡,導致粘連現象的發生[3]-[4]。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常規組產婦手術時間、粘連發生率、切口并發癥多項數據方面均存在明顯差異,實驗組多項數據優勢均突出,統計學結果達到意義標準。這一結果充分證明改良之后的剖宮產手術方式可以更好的保障臨床手術安全性,降低在再次手術時的臨床影響。通過分析后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傳統的剖宮產主要是以縱行切口為主,以逐層切開和縫合的方式處理,術后的機械牽拉問題突出,絲線的縫合會導致缺血壞死、異物反應,從而促使腹壁與盆腹腔出現粘連,導致再次手術的時間延長。另外,實驗組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joe1Cohen切口、撕拉式進腹以及不縫合的處理特征,這一種方式可以顯著縮短手術時間并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感,對于患者的術后康復有明顯的幫助作用。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產產婦手術時間較長、術中出血量較多、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危險程度較高,臨床中需要提高對產婦的重視度,做好預防處理對策,提高產婦手術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蘆笛,白伶俐,李紅梅.不同分娩方式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分娩結局以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8):1640-1642.
[2]于云,張前兵,歐陽仁堂等.腹膜外剖宮產術式用于再次剖宮產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4(1):33-35.
[3]朱麗霞,李耘.瘢痕子宮腹腔粘連危險因素分析及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6,8(12):47-50.
[4]黃小琴,陳麗娟.不同術式對剖宮產瘢痕妊娠及瘢痕類型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4):6126-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