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佳
關鍵詞:新媒體;學生管理;創新
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使用新媒體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運用新媒體手段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對新媒體的認識也有很大的提高,并積極探索以新媒體為載體改進工作方法,規避新媒體給大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得知,大學生管理運用新媒體滯后于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使用程度,學生管理工作者從思想上對于新媒體的接受速度慢,基于新媒體學生管理工作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和諧校園的建設。
一、管理者的權威下降
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大學生想要獲取知識只能通過校園這個相對封閉的“四合院”,主要途徑包括課堂、廣播等,教育者對于信息的傳播具有絕對的主導權。同時,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在教育活動中處于中心地位,學生帶著對教師的崇拜之情參與教育活動。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獲取豐富前沿的知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除此之外,有些學生通過多媒體匿名傳播一些意見和想法,甚至是一些負面的看法,比如說對老師的片面認識、對身邊發生重大事件的看法,這些學生將心中所想發布到新媒體平臺之后,這些負面信息會擴大傳播范圍,經過再加工,以訛傳訛,甚至會產生子虛鳥有、顛倒黑白的信息,弱化了管理者的權威。
二、對新媒體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雖然高校已經著手進行數字校園建設,并有了一定成就,但是對新媒體在學生管理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對于加快推進新媒體設施建設的緊迫感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人員對新媒體校園建設認識不足
當前學校已經開始進行新媒體校園的硬件建設,但是進程較慢,緊迫感不強。一是由于各部門管理人員對利用新媒體進行學生管理的認識不同,重視程度也不同,導致資金投入不同,造成各部門水平參差不齊。二是沒有全面認識新媒體校園建設的內容,沒有全局觀念,沒有把人才建設、制度建設等考慮進去。
(2)缺乏全方位性的統籌規劃
對新媒體校園建設缺乏全方位的統籌規劃,不能從全局出發統一設計,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職能部門從自身工作角度出發,各自為政,存在管理軟件不能兼容的問題。
(3)硬件設施落后
校園新媒體建設需要依托最新的信息技術,由于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知識不斷更新換代,在建設初期沒有長遠的規劃設計,導致現有的硬件系統無法適應新開發的軟件系統。由于新媒體建設的設備需要經歷制定方案、論證、招標、采購、建設等一系列的環節,周期較長,導致采購的設備已經滯后,從而導致大學生使用新媒體主要依賴于手機流量,嚴重影響了新媒體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大學生在多元化的信息環境下分辨能力差
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曾經在純凈的象牙塔里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大學生,接受知識和信息是單向的,并且是經過相關單位層層審核或篩選過的,這種單一的方式使得經過層層保護的大學生很難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學校管理背景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多元化,數字電視、網絡媒體、智能手機等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大學校園里,隨處可見大學生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瀏覽論壇、微博、微信等,大學生在接受寶貴信息的同時,也在接受著各種不健康的“垃圾”。一些不法分子、反動分子利用新媒體匿名傳遞反動信息,影響大學生的判斷力,學生管理工作者卻無法為學生有效的過濾掉這些信息,復雜的國際環境下,不同的意識形態相互碰撞,導致學生管理出現更為復雜的環境。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環境由單一變為復雜化,這種變化也加劇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四、不能合理使用新媒體,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由于新媒體使用的便攜性,導致學生很容易通過片段時間使用新媒體,而新媒體功能強大,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大學生逆反心理較強,遇到生活難題、情感糾葛時喜歡通過新媒體空間來發泄自己的各種情緒;深陷網絡游戲、網絡小說不能自拔;自我控制力弱,上課玩手機的現象頻繁發生,個別學生通宵達旦深陷網絡,影響正常體息。
傳統的大學生管理主要依靠強制性、理論性、面對面的說教,在當時的背景下十分有效。然而,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的廣泛運用,管理者也在積極探索運用新媒體進行管理。但是,傳統的管理方式,使得教育主體的頭腦中或多或少的延續著以前的思想觀念,強制性或理論性的教育仍在繼續,管理理論與大學生的成長需要脫節,管理者與大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沉迷于網絡的學生和有些“網絡沉默者”不愿意與管理者之間進行互動,導致管理者對于這些學生一定程度的忽視。
五、結束語
隨著新媒體的產生和廣泛普及,新媒體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大學生廣泛使用新媒體,利用新媒體進行學生管理需要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它關系著高校的管理效果,關系著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關系著社會的和諧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