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莉 閆全龍
摘要:近年來,如何有效改進電工電子技術、完善相關技術應用,實現電工電子技術的飛躍發展,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電工電子技術的改革和創新對人的生產、生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電工電子技術的概念和發展歷程進行了闡述,隨后對電工電子技術發展過程中的現狀問題進行詳細的解讀,以期為同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電工電子技術;發展
1 電工電子技術的概念
電工電子技術是一門綜合集成化、高頻化、全控化、數字化等特點于一體的現代化、自動化應用技術,技術性強、包含內容廣泛是電工電子技術最為突出的特點。電工電子技術的運用,則指在各行各業機械設備的操作過程中,通過使用電子技術,順利達到設備自動化工作、加快機械設備工作速度、確保操作系統順利運行的效果,因此,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時間。
2 信息化時代,電工電子技術發展過程中問題綜述
2.1 清潔電力能源尚不發達,電力能源投資力度有待加大
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目前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在我國尚未得到廣泛應用,大部分電力資源的供應依然要依靠煤炭等傳統能源,甚至造成了局部地區的環境污染。而信息化時代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方向,發展理念為著力改變體能和機械能拉動經濟增長的經濟格局,提倡發展知識經濟、計算機技術等以智能為代表的先進行業。
2.2 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行業準入門檻、行業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有待提高
眾所周知,電工電子技術是一項內容廣泛、技術性強的應用科學。但由于電工電子行業發展歷程較長,行業內尚存在著大量傳統電工工人,缺乏新生代工人力量。而現代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產業的結合,對高科技人才、高層次管理人才的要求比較高,通常需要從業人員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及電子技術知識基礎,且溝通協作等綜合素質較高。同時因為電工電子技術的一些材料應用和技術的升級等方面更新速度快,對系統操作人員也有著一定要求,尤其在綜合素養上尤為重視,由于人才資源的稀缺,導致電工電子技術應用出現了諸多不足,直接影響電工電子技術的長足發展。
2.3 電子技術發展滯后于信息化技術發展,技術之間的銜接、融合有待提升優化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當今人類可謂進入到了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這種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然極大地促進了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但也受發展水平不匹配、技術系統難以對接等因素制約,如想在電工電子領域全面推廣現代信息科學技術,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在電工電子技術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信息系統的可操作性要求比較嚴格,需從整體性上對電工電子系統進行優化完善,否則會因信息技術應用不當,兩種技術操作系統無法銜接導則機械設備運行效率降低,進而影響整個電工電子系統生產效率的提升。
2.4 電工電子設備相關檢查維修制度存在弊端,維修檢查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電工電子設備的使用期限和購進設備時的初始狀態、使用設備的運行及配置水平有很大關系。同時,由于生產企業對設備的使用、運行環境不能一概而論,導致設備的保養狀況也存在較大差異。現階段,對各類電工電子設備的檢修管理卻沒有考慮這種差異,而是采用全體設備定期進行檢查維修的制度,這種傳統“一刀切”的檢修模式,使許多運行良好的設備因檢修過度出現問題,許多接近報廢的設備仍然保持低效率運轉,故而大大增加了設備的故障隱患和故障率。維修達不到恢復設備原有的可靠性的作用,卻為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帶來不小的桎梏。
3 信息化時代視角下,有效發展電工電子技術的策略探索
3.1 提高傳統能源發電效率和發展清潔電力能源并舉,促進電工電子技術適應信息化時代可持續的發展要求
當前,交通運輸、工業制造等行業的高速化都必須以電工電子技術的系統發展作為基礎。而作為以電力為主要能源的行業,電工電力技術革新應將電力能源的改革放到首要地位,改變過去依靠煤炭進行發電的落后局面,強力更新規模較小的、污染較為嚴重的發電廠,嚴格煤炭燃燒標準,提升燃煤發電效率,以此推動傳統能源發電項目的更新換代。
3.2 突破理論革新與加強先進技術引進并重,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為電工電子技術創造的技術優勢
當前,電工電子技術的理論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涌現出統智能化監控、受控核聚變等大批高端研究的理論成果。下一步,應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結合信息化技術發展,著力于實現將這些理論運用于生產實踐,有效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比如:可從信息渠道上構建電子設備生產機制,優化電工電子技術,將電工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滿足市場發展要求;在提高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的同時,有效推動我國電工電子技術走向更高端的發展領域,進而體現電工電子技術價值意義。
3.3 培養傳統基層技工與訓練高層管理人員并行,滿足信息化時代對電工電子技術人才的全方位需求
面向廣大傳統的電工從業人員,展開全面的技術培訓,使電工作業人員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不斷地將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更新發展,靈活轉換思維,積累豐富的技術經驗,切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此深化電工電子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深化發展。與此同時,面向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深化電工電子技術專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評估方式改革,著力培養理論水平過硬、技術實踐能力較強的高層管理人才,增強其在復雜系統發生問題時的處理應變能力,提高其管理綜合素養,切實發揮高科技人才在電工電子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3.4 加強設備維修與完善設備使用檔案并重,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對電子設備維護的促進作用
均衡設備“用、養、修、檢”4個方面,建立設備日常使用管理電子信息檔案,根據不同設備的日常運轉情況,提出不同的設備維修或養護方案,以切實降低電子設備管理成本、加強成本管理和費用控制。與此同時,需加大電子設備的技術升級改造、開發電子設備新生代產品,加強企業自主研發電子設備的能力,著力扭轉低端設備惡性市場競爭的局面,提高設備的先進性,為電工電子技術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設施支撐。
4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時代發展下,突破理論革新與加強先進技術引進,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為電工電子技術創造的技術優勢;培養傳統基層技工與訓練高層管理人員并行,滿足信息化時代對電工電子技術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加強設備維修與完善設備使用檔案并重,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對電子設備維護的促進作用”等措施,發揮信息技術對電工電子技術實際發展應用的促進意義,為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和國防建設等學科發展,為億萬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龐冬梅.信息化時代下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走向研究[J].時代農機,2016,43(11):37,60.
(作者單位:河北省機電工程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