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吉友
素質教育逐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取代應試教育。中學數學具有內容的抽象性、應用的廣泛性、推理的嚴謹性和結論的明確性等特點。在實施中學數學素質教育時,應根據數學本身的特點,在傳授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積極探討數學知識與素質教育的最佳結合點,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據此,我認為,素質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內容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國主義教育
一是通過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現行義務教育教材中,有多處涉及到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內容,我們要有意識地去挖掘,在講授有關知識的同時,適當介紹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二是通過教材中的有關內容編擬既聯系實際又有思想性的數學題目,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性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等有關內容,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激發他們為實現中國夢、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努力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
二、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教育
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學習和實踐,使學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為方式(正確的學習目的、濃厚的學習興趣、頑強的學習毅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等),并把這些良好的行為方式轉化為他們的習慣,終身受用之。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也是數學教學工作的一項基本任務和重要目標。
三、應用數學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種語言,是認識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運用數學的能力是未來公民應當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用數學的意識”。我認為,在教學中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1.重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我們應當從實際事例或學生已有知識出發,逐步引導學生對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識的抽象過程,了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范圍,從而使學生形成對學數學、用數學所必須遵循的途徑的認識。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對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大有裨益。
2.加強建模訓練,培養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
建立適當數學模型,是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是運用數學能力的關鍵一步。解應用題,特別是解綜合性較強的應用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建造一個數學模型的過程。
3.啟發初中學生的多角度思考
教學活動中,教師采取開放性教學方式可有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利用開放性教學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對所學知識舉一反三。
4.創造條件,讓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親手操作。把學數學和用數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用數學的快樂,學會用數學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達到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能力的目的。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數學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和工具。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數學。因而,數學思想方法也應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四、把握素質教育的理論內涵
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學生,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應付考試,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
教師是教學工作中重要的領導人物,在進行日常教學活動時,教師擔任著引導學生學習、解答學生疑惑、及時教育思想走偏的學生等教學工作者角色。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思維看法,不僅要關心學生是否能跟上日常教學進度,還要關心學生的思想感情,與學生能及時溝通。要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首先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念,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感受,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培養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能力,要求教師認識到自己必須與學生保持平等。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依靠于教師的主動參與,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創新前實現自我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從而實現傳統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
五、加強數學知識的實踐運用
初中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書面知識的學習,教師還需要將學習所涉及的數學知識的來源、發展規律等告知給學生,使學生能結合實際思考數學知識的具體用途,從而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在教學時可充分利用學生對生活中事物的親切感,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構建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題的數學模型,選取適當的應用型問題引導學生結合已知的數學知識對問題求解,學生對實際生活問題的歸屬感很容易引起學生對應用型問題的關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生活中的實踐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印象,有利于在實際生活中產生與數學的聯想,擴大數學對學生的影響力。除了生活中的實例,教師還可以創造條件進行實踐訓練,抽象的數學概念通過一種具象的表達體現出來,能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概率”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準備一枚硬幣進行正反面投擲實驗,學生兩兩一組相互記錄實驗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與書面知識的表述初步理解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從而在這一章節的學習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需要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參與到未來的發展中去。初中數學教學的素質教育在基本的教學模式下積極創新,開展更適合學生、更能提高學習效率、更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及創新的思維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有利于為高中、大學等教育階段輸送高素質人才,滿足我國對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