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靖雯
摘要:優秀的傳統文化能較好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我們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精髓,積極尋找和利用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活動結合。“傳承嶺南文化,打造雅新教育”是我園廣州市十三五課題研究,我園根據園本教研實際情況,還有教學活動中有機的融入傳統嶺南文化的活動內容并且開展各類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接觸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通過行動研究實施教育活動的探究組織形式,積極思考用什么方式融入嶺南文化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怎樣才能把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活動進行融合開展?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滲透哪些內容?在哪些地方進行一個融合?帶著這些問題,我園在開展各類游戲活動過程中不斷的學習探索,總結出一些嶺南文化與融入教育活動中的園本課程。在傳承融合嶺南文化,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引導幼兒感受嶺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豐富內涵,從小建立文化自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傳統文化 教育活動 融入
一、傳統文化融合到環境創設中
1.打造“嶺南文化”外在環境,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利用原有充滿自然生態花園式自然環境,與建筑造型富有古典與現代結合特色園舍,嶺南地區四季物種種植,如木棉花、龍眼、各種中草藥、蔬菜等,加強幼兒在自然環境中的學習教育作用研究;另方面,開展“嶺南文化與自主游戲融合研究”課題研究,全方位創設相適應的環境,如“休閑小茶館”“嶺南風情街”凸顯嶺南自然與人文文化環境有效結合,讓幼兒在自然狀態下得到潛移默化的審美和教育作用,從而讓孩子與環境互動中感受優雅、身心得到美的享受。
2.師幼共同創設嶺南特色班級環境
如何因地制宜地設計班級區域環境,各班各級根基實際情況多次圍繞“討論-實踐-問題梳理-調整”螺旋式的研討,目前基本形成各自設置區域各成特色,全面加大嶺南文化元素的環境創設,著意挖掘園與班級環境的潛能,體現各年齡班的銜接與滲透,師生共同參與創設環境,讓孩子成為游戲的主人,環境的主人,活動內容也越來越走向生本。讓孩子在雅致氛圍中領略嶺南人包容、務實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在理念引領下,整體視覺與作用較好呈現和諧一致的雅文化氣氛。
二、傳統文化融入到戶外自主游戲
近年來,國家新頒布的《綱要》《指南》《規程》和省《指引》,都一再強調保證幼兒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因此在我園“快樂活動日”基礎上,以課題為切入口,開展形式多樣,創設具嶺南文化特色與自主創新的戶外自主游戲。讓幼兒享受游戲的快樂、在游戲中學習。戶外游戲場景化設計采用多元智能的理論、陳鶴琴“活教育”思想,充分利用戶內外、園內外條件,科學分析巧取舍,“粵”字當頭創設包含五大領域基礎課程的場景化設計,加大自主游戲開展相關新理念理解,重點體現嶺南文化元素,如美術區“嶺南工藝坊”(“粵做粵掂”),藝術區 “粵唱粵開心” 語言區“粵語講古臺”結合,鼓勵幼兒大膽演、唱。
科學區“粵整粵出色水”位置在沙水池與草地花園;孩子們可以玩沙玩水,探索沙水結合的神奇變化;在觀賞區欣賞嶺南盆景觀察不同植物的變化還可以自己種一盆小多肉,參與植物從發芽到枯萎的過程;建構區稱為“粵建粵在行”提供充足的材料建構不同主題的東西,體能區設為“穿越嶺南”,各區互相暢通、因地制宜、就近取放原則,讓幼兒在游戲中盡情自由擇伴擇時擇區,其中“共享單車”深受孩子的喜歡。“依云風情街”的角色游戲讓孩子在買賣土特產、自制手工的游戲中提高社會交往能力;鼓勵幼兒園游戲中大膽與同伴交往。
三、傳統文化融入到班級主題區域活動
班級主題區域活動是整合課程理念下探索嶺南文化與主題特色區域活動,以“嶺南文化”為線索提煉出適合年齡特點的區域活動,每層樓每班以不同主題呈現,小班級以“嶺南飲食文化”、中班級以“嶺南表演文化”、大班級以“嶺南藝術文化”為主題的游戲空間表現。先本班玩——同級進行——同樓層——自由選擇,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環境,巧妙設置游戲場景,盡量立體流暢環形創設內容,材料真假結合,以達到發展幼兒表達、動手、交往、創造性等能力;在傳承的基礎上,力求融合體現當下新嶺南文化的發展,教師在適時介入,在自然愉快寬松氣氛中盡量用旁觀者、參與者、記錄者身份參與。本學期在大班級引進“人工智能區域卡”利用現代科學手段,對幼兒進取情況進行大數據收集與分析,更科學客觀地統計幼兒進區情況,而適當引導幼兒均衡進區。
四、利用傳統節日和主題活動學習傳統文化
利用傳統節慶節日,開展各類融合嶺南文化特色主題活動,實施思路多元化,把傳承文化結合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用大型主題活動的方式進行,有師生、親子、教師,如“在游戲中傳承 在傳承中快樂”幼兒運動會、進行了三屆的“印象嶺南游戲”親子活動、“童心誦經典,詩情曜依云”幼兒詩詞大會,親子“嶺南春節”攝影征比賽、連續三年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大型義賣游戲嘉年華等大型主題活動,把傳統文化融入到主題活動中開展。
五、利用社會資源,學習傳統文化
圍繞最新定位“嶺南文化”特色打造,定期專家進行主題家長講座:廣州手工彩扎燈籠傳人陸燕紅師傅來園與家長老師小朋友傳授彩扎燈籠技藝;傳統中課堂講座,邀請了有幾十年嶺南盆景種植經驗、獲得各種大獎陳主任來園進行“嶺南盆景欣賞”、老師家長講座 “戲劇進校園”專題活動師生與家長到越秀區看粵劇博物館,廣府廟會等,利用社區和家長資源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學習。
通過行動研究,傳承嶺南民間藝術,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發揮自主游戲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以自主游戲為主線,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利用這種健康向上,具有濃郁民族意蘊的嶺南主題文化活動,引導幼兒感受嶺南文化的豐富與優秀,培育民族精神,促使幼兒身體各方面素質和個性發展,使幼兒園嶺南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傳承民間文化藝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為幼兒園理應擔負傳承的神圣職責。我們要通過學習,積極參與嶺南文化的傳承,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在自主探究游戲的過程中,讓幼兒了解嶺南文化,從小培養傳承意識,使嶺南文化得以滋潤、拓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