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吉玲
書法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與中國文化相表里,與中華民族精神融為一體,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精髓,更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民族的驕傲。學生通過漢字的書寫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017年語文課程標準中低年段教學目標之一:“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喜歡漢字,主動識字和寫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書寫,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逐漸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書法傳統藝術文化,讓它在孩子身上開枝散葉。俗話說:干里之行,始于足下。那如何在小學一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中滲透書法元素呢?
一、培養正確坐姿和執筆,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要寫好漢字,首先必須培養學生正確的坐姿和執筆。一年級孩子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部分孩子是剛接觸書寫,但有大部分孩子已經會執筆書寫。但通過觀察,發現孩子們姿勢不正確,有側身、歪頭,趴在桌子書寫,眼和紙的距離太近,執筆時臂與身體平行橫放,手腕向懷里勾曲,捏筆位置或高或低等現象。這樣下去嚴重影響孩子骨骼發育和視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教會孩子正確的坐姿和執筆。為了孩子更好的記憶,我們學校書法老師徐云龍把它編成詩:《坐姿詩》即:身直臂開頭微低(身正,收腹挺胸,頭稍低),足平神安胸桌離(兩腳平放地上,胸與桌距離一拳),兩手相呼如八字(左右手像八字平放桌上),坐姿牢記定根基。《執筆詩》即:拇食二指輕輕捏(拇指、食指輕捏筆桿),兩間相距一關節(手指離筆尖一寸),三指輕抵桿節靠(中指、無名指、尾指靠筆尖的同時上方筆桿傾斜靠內側,莫入虎口),指實掌虛腕莫斜(手腕不歪斜)。每次教學書寫生字前都要求孩子邊念《坐姿詩》和《執筆詩》,邊做動作,讓學生熟讀記牢。在老師耐心的輔導下,學會正確的坐姿和執筆,給孩子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二、遵循漢字結構和筆順,養成良好的運筆習慣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漢字的形態結構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民族智慧,每一個漢字都由點、橫、豎、撇、捺這些基本筆畫組成。小學一年級要掌握400個左右的漢字,在教學時,想要學生把握漢字的結構美,必須要把基本筆畫寫好。在教學“點”時,讓孩子用手指跟著老師在空中劃“松——按”即輕輕入筆,再用力按(收筆)。寫“橫”時,“按——松——按”。寫“豎”時,“按——松”。寫“撇”時,“按——松”。寫“捺”時,“松——按——松”。首先教給孩子寫字的技巧,再次是字形結構。書寫時必須遵循漢字的書寫順序,即:從上到下(二),從左到右(八),從中間再兩邊(水),先里頭再封口(日)。這樣良好的書寫運筆習慣更能把漢字寫好,寫美。這種遵循漢字結構的教學行為實際上已經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美德的教育中,也是中國書法藝術最基本的教學之一,也就是書法元素中的結構元素。
三、融合書寫與生活于一體,提高識字的效率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教育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兒童的教育更要適應兒童的生活。”語文課堂是生活藝術集合的課堂,通過書法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性格、態度氣質、情懷等內在的提高。在教學《秋天》一課“人”字的“捺”時,我特意用“劃龍舟”視頻教學,我們書寫的“捺”就像劃龍舟比賽時,眾人整齊劃槳的動作一致。在教學《大小多少》一課的“牛”字的“豎”時,讓學生觀察裁縫針的形狀,這就是“懸針豎”。在教學《青蛙寫詩》一課的“雨”字的“點”時,通過圖片《水滴》的形狀,讓孩子更快理解“松——按”的規則。一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強,通過實物教學引導,結合生活中的情趣,學起來有趣、生動。讓課堂取得最佳效果。
四、識字教學滲透章法內容,培養書法鑒賞能力
一年級學生對自己生活環境熟悉、認知清楚,為了培養孩子在語文教學中對書法的鑒賞能力,我還特意用他們生活中的事例說明書法的一些常用章法。讓學生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文藝寶庫。如我在教學《日月水火》一課的“日”字在田字格的結構書寫時,讓學生注意“日”字寫在田字格里不能碰觸到四周,就像一個很有禮貌的孩子到老師家做客,不隨便碰老師家的東西;在寫日字中間的“-”時,靠左不靠右。書寫時,行筆緩慢,整個字書寫好,看起來像一個活潑有生命力的娃娃。字與字個個獨立,書寫每個字都有自己的行距,就像學生排隊做操一樣,每人一個位置,向前看齊。做到篇章美觀,大小基本相同。在教學古詩《畫》一課時,我把上一屆學生用硬筆書法作品紙寫的書法作品展示給孩子欣賞,讓孩子知道將一首古詩工整、認真地寫在漂亮的書法紙上,就可以讓人賞心悅目,別有一番風味。鼓勵學生課后自己嘗試出一幅作品。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幅作品都能提高孩子學習書寫的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率。
中國書法藝術需要傳承,更需要語文教師幫助傳承與推廣,讓書法元素滲透到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逐漸地使學生對中國漢字的藝術性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書法元素,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了解中國文化的精深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讓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扎根于每個學生的學習之中,這是我們語文教師的希望所在。“寫方方正正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