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強 宋言雷
摘? ?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房屋工程規模在不斷擴大,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房屋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最終質量,要進一步優化,才能滿足實際需要。
關鍵詞:建筑房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解決措施
1? 引言
混凝土結構作為現代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及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總體施工水平,因此,施工單位有必要嚴格把握技術的應用,同時加強施工過程的管理,最大程度了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術始終堅持混凝土環保的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定期進行質量安全檢測,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盡量控制建筑施工項目中的負面影響,不斷完善工程建設目標,才能真正實現混凝土施工的建筑施工要求,有利于促進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為人們的生產活動提供了便利的發展條件,最大限度的實現施工建筑在科學規范的混凝土施工技術下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我國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術方面還需要不斷的進行摸索,混凝土施工技術領域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問題,影響著工程質量的發展,而通過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廣泛運用,明顯提升了土建工程的施工質量,滿足了社會對于建設的質量要求,使得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人們的重視,為高難度的建筑工程項目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條件。
3? 土建工程中的前期準備工作
3.1? 材料選擇
(1)細骨料:細骨料對于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和易性存在直接的影響,其模數應該保持在2.3~3.1范圍內。(2)粗骨料:建筑工程施工項目中所使用的混凝土粗骨料的材料應該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同時還應該確保其級配合理,混凝土強度與和易性都達標。(3)摻合料:混凝土中應用的是摻合料,從而可以嚴格控制降低水膠比,降低水化熱,有效的提升其密實度參數。(4)水泥:選擇低水化熱的水泥材料進行施工。
3.2? 配合比選擇
混凝土的配合比參數要通過設計、試配以及優化才能最終的確定。試配施工中的混凝土配置要綜合分析和易性、初凝時間等因素,同時還應該保證其質量達標。混凝土在配制階段中,要綜合分析耐久性、低熱反應等問題。混凝土澆筑結構部分的施工要一次施工完成,如果大體積或者高度較高可以選擇分層施工的方式來進行。
4? 關于土建施工建設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幾點思考
4.1? 質量檢測
為避免在施工完成之后出現工程質量問題,建設單位要在施工之前對混凝土進行質量檢測,確保混凝土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最為重要的是,要在施工之前進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要分析混凝土原材料、拌合水、外加劑、摻合料等對工程可能造成的影響。在選擇水泥時,要選用符合GB175-1999和GB1344-1999質量要求的水泥;在選擇拌合水時,要注意檢測水中是否含有過量的酸、堿、鹽等;選擇外加劑時,應當選擇符合GB/T18736-2002的硅粉、粉煤灰等;在加入摻合料時,要注意摻合料性質及數量對水泥強度、顏色、變形的影響。除此之外,建設單位在配置混凝土時,要合理地根據水灰比法則進行。水灰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根據工程的實際要求確定一個合適的比值,否則就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從而造成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埋下安全隱患。而且,還要檢測混凝土中所使用砂石的含水量。砂石中的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水灰比的制定。
4.2? 溫濕度測試
溫濕度對混凝土的影響不容小覷。溫濕度是混凝土產生干縮濕脹的主要原因。由溫濕度引起的應力變化,會也造成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從而導致土建施工建設工程質量問題的出現。所以,建設單位在施工之前,要對周圍環境做溫濕度測試。以保障建設工程的質量。建設單位應當盡可能地避免在高溫天氣進行混凝土施工。當混凝土施工影響工程的交付時,要利用相關儀器,測試施工現場的溫濕度,以便分析環境可能對工程造成的影響,進而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一般來說,混凝土的耐久性較好。但是,當氣溫偏低時,混凝土極易受到寒冷氣流影響,從而造成損壞。而且,寒冷天氣中處于水體自由水面高出固定基面的高程變化區域的混凝土也容易損壞。因此,建設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實時掌控天氣的變化,安排專人定時測量施工場地的日溫,并將記錄的數據及時地交于技術人員,以便其根據數據合理安排施工。
4.3? 養護
建設單位在澆筑完混凝土之后,還要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倘若不注意施工問題以及環境因素給混凝土帶來的影響,澆筑完成之后的混凝土也會產生裂縫,進而影響工程質量。混凝土初步凝結的過程中,會產生干縮和自縮的現象,其內部及表面的水分會快速揮發。因此,建設單位要進行養護以保證混凝土的充分凝結。混凝土的養護主要分三個階段:①早期養護;②養護過程中的溫濕度控制;③成型之后的常規養護。在混凝土的養護階段,建設單位要避免環境對混凝土的影響。在適當的時間拆除混凝土的外側膜之后,進行全濕養護。要使用塑料薄膜對混凝土施工區域進行覆蓋,時間控制在14d以上。全濕養護結束之后,開始進行長達兩旬的常規養護。如果外界溫度偏高或偏低,可適量增減全濕養護的時間。
4.4? 科學的澆筑方法
土建工程施工中各個環節的實施流暢,與混凝土施工作業時的澆筑方法與合理應用有著緊密聯系。眼下市場大概分為兩種澆筑方法,一種是部分澆筑法、另一種是整體澆筑法。部分澆筑法采用的是將混凝土作為整個工程項目中階段性的輔助原料,利用部分澆筑、加以鞏固的方式對其進行有效施工,可以利用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對施工中的節點縫隙進行填充,優勢是可以對建筑工程建筑整體的結構性緊湊進行保證。而整體澆筑法則是將混凝土作為除了鋼制結構以外,各個環節連接的主要使用材料,同時可以作為項目建筑后期時的處理材料。這種澆筑方式的主要應用目的,不僅可以對建筑主體中各個部分進行有效的融合,同時也可保證項目后期材料的充足。混凝土施工技術對著澆筑有著較高要求,需要保證混凝土在澆筑初始時就對模板的高度、強度和尺寸有著精細的測量,并按照對應規格進行使用。預埋件在埋沒時,需要將對應整體都進行不同厚薄程度的緊密保護,對模板中的孔洞與縫隙進行有效的填充,將鋼筋上的油漬、廢棄物等都能進行充分的清理。在澆筑混凝土地基的澆筑時,需要利用排水和防水等有效措施,以此來避免澆筑的使用。在巖土沒有及時風化完整時,可以人工的對其進行清洗。在澆筑工作的正式開始時,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保證澆筑的順序由低至高來進行。在整體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依據土建的具體情況來對混凝土澆筑方法進行確定,只有對混凝土澆筑方式進行合理的進行,做好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綜合應用,才能保證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發揮到大的作用。
5? 結語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是重中之重。對于該技術,混凝土是主要材料,其技術水平直接關系著混凝土的質量是否達標或符合規范。混凝土施工技術中,應注重攪拌、運輸、澆筑、振搗、養護等技術,通過合理的技術要點,才能將混凝土施工技術加強質量控制,這對提升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欒風義.土建施工中的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J].中國建材科技,2018(5):52~54.
[2] 鄭毅.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初探[J].智能城市,2018,4(11):110~111.
[3] 張樹仁.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8(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