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鈺怡
不難發現,對幼兒任性行為的研究也有利于進一步探究幼兒性格、品德方面教育的研究。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任性問題是正常的。可任由幼兒哭鬧,任性下去,會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使他們形成不良的個性品質。
一、任性行為的概念界定
任性是幼兒最常見的不良性格問題之一,主要指的是毫不克制自己的個人需要、愿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性是一種由本我決定的無規范心態和非理性行為,本我是以快樂追求和需求的立即滿足為特征的,在行為上表現出無拘無束,在性格上表現出個性偏執、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約束能力。
二、調查結果闡述
(一)調查方法
我通過《幼兒常見問題行為調查表》對本幼兒園幼兒的行為進行調研,根據兒童的行為表現及兒童心理特征和發展狀況進行評估幼兒的任性行為的比率。這次問卷測試小、中、大班311名參與了檢測,回收有效問卷298份。
(二)調查結果
從調查結果和數據顯示來看。幼兒的年齡差異影響其任性行為的形成和發生率的不同,根據調查顯示,幼兒的任性比率占幼兒情緒問題的比率最大,因此這說明了幼兒的任性問題比較突出,可隨著幼兒年齡增長任性行為會減少。
(一)幼兒的生理心理發育不完善
據研究,隨著幼兒年齡增長,皮層興奮機能相對于抑制機能而言占有很大的優勢。從幼兒心理角度來看,由于3-6的學前兒童在心理上極不成熟,極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以致讓幼兒更容易形成任性行為。
(二)家長的教養方式的影響
不少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知識方面的要求嚴格,而在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要求很少。這樣的教養方式必然會造成孩子的消極創造性行為,父母的溺愛是導致幼兒任性的直接原因。
(三)社會環境的影響
社會環境對幼兒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出現了不少“高樓兒童”,他們缺乏游戲同伴,只能與成人玩,導致孩子缺少互助、合作,一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對他的成長也起到很大的影響。
四、幼兒任性行為的教育對策
(一)幼兒園對待幼兒任性行為采取的教育策略
以教學游戲活動為主,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無理,削弱幼兒的自我中心意識。還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知道,如果一個人不會好好地與他人商量,那么誰也不跟他做朋友,他就永遠孤單,讓他感受到自己行為的錯誤。
(二)家庭對待幼兒任性行為采取的教育策略
由于孩子任性的表現各不相同,所以解決任性的方法也要根據因材施教,家長可以采取的方法如下:
1.關注孩子的“反抗期”
家長充分了解幼兒獨立性的發展規律,家長不能一味地對孩子責罵,在孩子的“反抗期”,要關注幼兒的反抗心理,因勢利導,對孩子的合理行為與要求。
2.家長的愛要有度
如果對幼兒過于溺愛的任性心理長期得不到糾正的話,會妨礙幼兒心理的正常發展,所以家長的愛要有度。
3.采用“冷處理”
孩子提出無理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時,其實,家長可暫時采取冷處理的方法。事后,家長可對孩子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父母可以根據孩子這一特點,改變幼兒的任性行為。如,一個幼兒跟著母親在商場玩得正上癮,母親卻急著趕回家,可他就是不愿意走。如果母親說,“我們回家吧。”他可能堅持要在商場玩;如果母親說,“走,媽媽帶你去坐汽車。”他可能愉快地答應了。
5.采用激將法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孩子說“不”。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家長要注意要根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適度“刺激”,在用激將法的時候,家長要經常和孩子進行心理換位,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
6.可以采取適當懲罰
其實適當的懲罰也是一種愛,家長在幼兒任性的時候,家長既不要責罵,也不能只靠正面教育,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飯,家長不要斥責,只需飯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來。
(三)家園合作,堅持教育一致性原則
根據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孩子的壞習慣大多是在家里養成,光靠老師是孩子不夠,還需要家園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成效。可以通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五、教育幼兒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采取適當的方法處理不同的任性行為,避免暴力
當孩子有任性行為時,家長要認真分析原因,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對那些行為明顯的孩子我們用特殊時間給予關注。幼兒通常會借助在地上打滾、不停地哭鬧等行為來表現自己。家長對待孩子的不同的任性行為,要避免暴力。
(二)任性行為不代表人格有問題
任性行為是幼兒最常見的問題。家長不能因為孩子表現出執拗,愛哭等誤認為是人格有問題。要認清孩子的任性行為,只要家長和幼兒園正確引導,正確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兒童的任性,孩子是會改變的。
(三)尊重兒童個性的發展,積極引導
任性有輕重,在正常生長發育的情況下,適度保留孩子性格中的霸氣,這也是兒童的個性表現,需要我們積極引導。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個性,要積極向好的方面去引導,讓幼兒保持適度的簡易性格才能為幼兒未來適應社會競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