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日初
雖然如今我國不斷在加快城市城鎮化建設,但農村數量依然龐大。眾所周知,農村在經濟和基礎建設等多個方面均較為落后,這也是導致農村教育發展緩慢的原因。數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點科目,其教學情況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展小學數學教學,農村小學和相關教師應積極做出改變,在有限的條件下充分提高教學質量。
一、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遇到的問題
據了解,我國大多數農村小學數學課堂都會存在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教師沒有充分落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因此課堂教學通常是“教師不停的講,學生不停的學”這種呆板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二,農村小學因資金匱乏,無法全面實現多媒體教學,很多先進的教學手段也沒有得到應用;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無論是教學過程,還是后期的教學評價都能夠明顯的看出來;四,學生缺乏學習熱情。
二、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是有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教一個是學,若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教師也很難開展教學。雖然農村缺乏良好的條件,難以利用多種高科技教學工具來達到吸引學生注意的情況,但教師可以將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當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的時候,也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如在學習數字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跳出教材,根據農村生活特點來設置一些練習題,如問學生們:“你們家平時有幾個人一起吃飯啊?”,提到家人學生們想必會十分積極踴躍的回答,調動起學習氣氛后,教師再問到:“如果今天晚上老師帶著小紅、小綠和小蘭的兩個妹妹去你們家吃飯,那么你家會有多少人一起吃飯呢?”誰可以最快給我答案啊?若這種加法體現在書本上,學生往往會按照傳統算法,但這種語言敘述的問題充滿了靈活性,在計算的時候不僅考驗學生的反應能力,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當學生計算出該題后,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二)教學方式多元化
數學學習本身就十分枯燥,若教師一味采取同一個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難免會讓學生產生感知疲勞,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發生,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今應用較為普遍的有小組學習法、分層教學法、情景教學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是否能夠順利實現要看學校自身條件,但其他幾個方法都較為容易實現,或許也可以應用游戲教學法,都在數學教學中有著不錯的應用效果。
(三)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農村小學中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其缺乏家人的關心和管束,也許已經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體現出來,此時教師就要想辦法糾正學生的習慣,并以學習習慣為起點,不斷更正其他不良習慣,如要求學生每天按時完成作業、在做練習題的時候按照步驟進行、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不要抄襲他人,一旦發現要受到適當批評或懲罰、下課或放學后自己整理好課桌等。
(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為了減少教學枯燥性,教師可以多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當然,這些活動也要與所學的內容緊密相關,如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長度單位,那么教師在講解完基礎知識后就可以帶著學生親自去體驗“長度”,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組織學生到操場,要求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要在操場上找到度量的對象,以五分鐘為限,看哪組同學測量的最準確、數量最多。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厘米、米、千米有多長,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夠增加團隊協作精神?;蛘咴趯W習“圓的認識”時,也可以開展一系列的課外活動,如在操場上徒手畫圓,或是讓學生們站成一個圓,在反復進行此些操作后,學生會漸漸領悟到圓心到圓邊距離一樣這些知識,然后再慢慢向學生講授圓的特征,當學生親自體驗過“圓”后,學習也就會變得更加容易了。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的教育離不開教師的努力,教師應適時更新教學方法,同時針對農村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再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來開展教學,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