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冬 袁丹丹
摘要:現代社會,隨著社會及文化的進步,普通話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生活中用普通話來交流,普通話已經逐漸成為了社會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推廣及制定普通話方針等政策極大的促進了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及社會人民文化水平的進步,雖然我國的普通話普及率已經超過70%,但由于地區等差距,各地發展很不均衡,大城市普及率達到大約90%但很多落后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卻相對較少,而這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所在,同時也是普通話最該發展的地方,為推進貧困地區發展,脫離貧苦,我國應大力發展普通話教育,使貧困家庭勞動力均具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溝通交流及應用的能力,來保證這些家庭語言暢通并脫離貧苦。
關鍵詞:普通話;脫貧;模式
一、推普脫貧的意義及價值
我國正在向全面小康社會發展,在此期間,應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推廣普通話,使人們更多的接觸普通話,在生活、交流、貿易上能夠更好的溝通,避免不同地區因地區文化差異,方言差異等所引起的溝通障礙,促進交易并增加貧困家庭的收入,提高人口文化水平從而促進貧困家庭脫離貧困走向小康。
推普脫貧能夠提高貧困地區普通話水平,同時還可以提高貧困地區勞動力基本素質、促進其基本交流能力以及生存技能、增強文化水平、加快生活質量提升、打通貧困地區與外界的交流通道并打破貧困群體與外界的“交流隔膜”、讓貧困群體變得有能力自主自強起來。
二、我國目前推普脫貧進程分析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關于推普脫貧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發揮普通話語言文字在生活發展中的主要作用,國家語委等組織研究制定了《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推普脫貧目標主要定位到扶智通語,將普通話普及到我國各個與外界有語言障礙的貧困地區,促進其經濟貿易并提高其生活質量,以加快推普脫貧進程,目前組織已經開展了青壯年牧民普通話培訓,并由相關組織進行培訓考試,并由扶貧部門推薦就業等政策,但這樣的大規模政府組織難免普及不到所有貧困地區的所有勞動力,以至于我國普通話推廣還存在著地區差異,某些偏遠地區缺乏推普脫貧理解的人們還是沒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并學習普通話。
三、促進推普脫貧的有效途徑
為給貧困地區創造學習條件、創新他們的學習方式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快推普脫貧進程
1.開展“推普脫貧入村”活動:在貧困地區安置多媒體教室,鼓勵勞動力們借助信息化工具學習普通話并且增加其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能夠在工作之余有地方及資源自主學習普通話來提高普通話素養。
2.在貧困地區積極開有關“普及普通話”活動:積極定期為他們開設小講堂介紹與普及推普脫貧的各種具體事項以及發展普通話對于加快脫貧的重要意義并借助小講堂為人們解決學習普通話過程中所遇到的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
3.開展“培養普通話小教師”活動:開展有關“小手拉大手,共說普通話”活動,通過教導學校里正在上學的孩子,將普通話語言宣傳教育普及到各個家庭,讓孩子們作為小小推普教師,由小及大提高人們學習普通話的積極性并影響他們自主學習。
四、在進行推普脫貧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在推廣普通話過程中發現人們在推廣普通話活動以及小教師教學活動中積極性不高,并且多媒體教室使用頻率極少,人們對普通話的了解還是極少并且普通話水平并沒有顯著提升
2.教師資源不足,僅僅憑借“小教師”的課余時間教學有兩大弊端,一是小教師們本身也是孩子并沒有多少知識以及經驗來對大人們進行深層次的普通話教學,僅僅能夠起到輕微調動人們積極性的作用,二是小教師們的知識掌握并不扎實并且小教師人數不多,很難起到促進這些貧困地區勞動力學習普通話并推普脫貧的關鍵作用。
3.教學過程過于枯燥乏味并且單次教學時間過長,對于剛剛結束工作滿身疲憊的他們來說,這種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很難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致,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學習普通話的興趣。
五、推普脫貧模式探索
1.開展游戲類普通話競賽活動來提高人們學習的積極性,如順口溜比賽、成語接龍游戲活動、普通話演講比賽等。游戲組織大家以開心為主,而比賽類活動則通過對勝者發放獎品的方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玩的同時更加喜歡學習普通話并且加強對于學習普通話的認知。
2.定期在為人們組織普通話練習課堂,帶他們進行順口溜練習、唇音練習、齒音練習、舌音練習、喉音練習、舌音牙音練習等;帶他們認識聲母韻母等基本知識,從基礎進行教學,避免發生因不懂這些知識而引起的普通話學習的困難;并定期組織人員到當地為他們組織普通話答疑課堂,讓人們從基礎來學習更扎實的普通話。
3.定期加派教師去村莊里幫助他們學習普通話,并且組織各大高校大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進入村莊里幫助村民們認識普通話、學習普通話,幫助貧困群體提高文化素養并且進入更高水平的生活,提高貧困群體與外界社會利用普通話交流的頻率以及促進推普脫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更加迅速的進入小康社會首先要從這些貧困群體開始入手,讓他們擁有與外界更方便的貿易方式,提高貧困地區的發展,社會便能更快的發展,推普脫貧從很大層面幫助了社會基層人民,但這些勞動者對于推普脫貧的觀念并不了解,所以,便需要對他們進行科普、誘導、以及幫助,當勞動者們意識到了普通話、推普脫貧為自己、為生活、為家庭帶來的方便時,他們便會自主的進行學習,加快脫貧,走向小康促進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本刊編輯.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J].中國民族教育,2018(3).
[2]張世平.精準到根本,推普助脫貧[J].教育家,2018(5).
[3]趙小雅.脫貧攻堅教育發力[J].中國民族教育,2018(3).
作者簡介:
王淑冬,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機械設計極其自動化專業學生.
※通訊作者,袁丹丹,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中心副研究員
*國家級創新訓練項目創新推普脫貧新模式,項目編號,2018102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