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大義 高亮 劉波
摘 要:現階段,國內水電廠的傳統運營管理生產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代企業和社會的需求。經實踐表明,運維合一的管理模式是業界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有效的管理模式?;诖耍酒恼轮泄P者將針對當代水電廠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的應用展開分析和研究,希望可為水電廠的革新發展提供一些參考,更好促進國內水電廠的建設和發展。
關鍵詞:水電廠;運維合一;生產模式;管理模式
在國內水資源儲量較豐富的地區,水電已逐步取代傳統的火力成為主要發電方式。隨著水電發電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內水電廠成為需要高資金投入、高技術資源進行支撐的企業。加之隨著電力體制的革新,行業內發電競爭關系逐步激化,就為當代水電廠的管理、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在當前新形勢的時代背景之下,由于傳統生產管理模式具有效率低、結構復雜等缺點,本篇文章中將針對這些不合理之處,結合國內水電廠實際發展情況展開進一步分析,論述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的應用價值。
一、簡要分析水電廠傳統管理模式和不合理之處
(一)國內水電廠傳統應用的管理模式
首先,在初期國內多數水電廠應用機電運行和檢修維護二者分離的生產經營模式,采取“五班四倒,四班三倒”等方式。其中的管理人員主要負責監視生產設施的運轉情況;維修人員需要針對水電廠內各類設施進行相應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在工作期間,各專業人員按照工作時間的不同分別對各自的崗位工作進行安排,休息時間則按照值班表安排?;谠摲N管理模式之下,使得水電廠出現人員密集、效率低、結構復雜的問題?,F階段國內多數水電廠已棄用該種管理模式,相對落后、偏遠地的水電廠區還在繼續這一模式。
其次,上世紀90年代末,國內多數水電廠開始應用機電運行合一、檢修維護相分離的管理模式,為有效解決水電廠內結構復雜、人員密集等問題,水電廠內開始設立相應的集中控制部。運行人員可在部門中實時監控水電廠內各項設備的運轉情況,并按照實際的電廠生產情況進行人員配備、生產活動的調度,進而達到精簡人員配伍的目的。處于該種模式下的水電廠,設立專門檢修維護部門,并由專業的工作人員負責日常水電設備的維護和檢修。當設備出現嚴重的問題或故障時,一般僅靠場內的檢修人員無法找出原因并合理解決此事,就必須將該項檢修工作承包給其它單位;在非工作時間由工作人員按照值班表輪流值班,保障在出現緊急情況時有人員可以進行及時處理和通報。
(二)傳統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之處
首先,員工的管理意識較差。通常情況下,可通過該企業整體員工的素質看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弱。傳統的水電廠管理模式導致水電廠內工作人員對于運維管理方面的認識不到位,并缺乏相應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感,進而就會對企業的生產效率產生影響。其次,資源浪費現象。電力生產是指將一次能源有效轉換為二次能源的過程,因此水電廠在生產期間勢必也會消耗相應的資源。傳統水電廠的生產管理機制較松散,沒有形成嚴格的規章制度和體系。同時由于機械化、信息化程度普遍較低,所以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最后,水電廠設施檢修工作不規范。電力生產期間會對設施的質量可靠性產生較高的要求,所以水電廠的設備檢修維護工作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由于管理體系的缺失,傳統水電廠的運營維修人員會有安全意識較差、技術不規范等問題,進而為設備的運行埋下質量隱患,不利于水電廠的穩定運行和發展。
二、簡析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和特征
為進一步增強水電廠的運營效率,相關從業人員和學者通過深入研究,提出運維合一的生產管理模式。該模式的重點在于可將水電廠的日常運行和維護結合為一個整體,無需委派專門的運行人員、檢修工作人員去到企業之中,而是由同一批員工對水電廠內的運行和維護進行負責;可以進一步改善水電廠的組織結構,并增強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業務能力,同時提升水電廠的管理效率。除此之外,運維合一管理模式具有簡化組織結構、重視團隊合作、提高員工素養、規范員工操作的應用優勢。所以不難看出,運維合一勢必將成為未來國內水電廠的主要管理模式。
三、簡析在水電廠內運維合一管理模式的具體應用
縱觀國內水電廠的運行情況而言,采取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的企業數量較少。但按照當前的應用情況來看,該種生產管理模式已取得較理想的效果,對于水電廠的生產工作效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以預見,隨著國內電力運行體制革新的深入,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勢必會在國內水電廠行業得到大范圍的推廣和廣泛運用。以下筆者將以國內某水電廠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的革新為例,分析其具體的應用:
(一)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組織結構的設置
首先,該水電廠作為較早應用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的企業,針對該模式專門設立了運維部門,主要負責廠內日常設備的運行和檢修工作。各崗位工作人員的具體配伍數量見表1,詳細組織結構見圖1。其次,通過員工設置人數可以看出,整體水電廠內負責運行維護工作的員工僅有49~60人左右,遠比傳統水電廠的人員配伍數量少,之后通過對所有員工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可達到“一人多能”的目的,進而減少生產成本的投入,并可不斷提升水電廠內部的核心競爭力。
(二)簡析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的具體應用
首先,生產管理模式。該水電廠內按照自身的發展情況建立了相應的運維合一管理體系,并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操作,由根本上保障企業內部的正常生產運營和操作的規范。
其次,系統培訓。該新型生產管理模式的應用對水電廠內所應用的技術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同時為了保障可滿足運行、維護兩方面的需求,企業對員工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全方位強化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為建立一支學習型、技術型的優秀生產團隊奠定堅實基礎,進而保障了企業的穩定運行。
最后,所有設備主人制。通過設備主人制的建立,可強化日常的監督和考核,保障所有設備均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設備的主人在日常要進行巡視、技術監督的管理,以便可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同時進行分析,找出產生問題的根源,舉一反三,通過采取合理針對性的措施防止相似問題的二次發生。對于無法消除安全隱患的設備,要及時做好記錄進行跟蹤觀察,以防患于未然;及時更新、優化設備的基礎臺帳記錄,收集設備使用說明書、圖紙資料等;做好備品附件的管理工作,強化設備的檢修過程管理;做好后期的驗收工作,進而保障設備的應用可提升水電廠的效益。
結束語
綜合上述所言不難看出,要想提升國內水電廠的核心競爭力和生產效率,就要應用運維合一的生產管理模式替代傳統管理模式,進而可起到減少成本、促進企業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效果。當前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的應用,還需相關人員和學者的深入研究,需要水電廠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和應用,做好人員的配伍、設備的檢修、巡視等工作,進而可保障我國電力事業的穩定發展?;诖耍疚闹泄P者首先解析傳統水電廠應用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之處,之后針對運營維護生產管理模式的特征和具體應用案例進行介紹,希望可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劉凱,張曉旭.水電廠運維合一模式下運行標準化管理[J].云南水力發電,2018,34(04):149-150+156.
[2]劉勇,陳豪,張芳明,黃杰,凌培偉.水電廠運維合一模式的培訓創新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8(02):66-68.
[3]蔣成銀.如何做好水電廠生產運行管理[J].低碳世界,2018(01):152-153.
[4]嚴世明,梅利軍,高小梅.現代水電廠運行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