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昊
摘 要: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衍生出許多“互聯網+”的產業,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通信,互聯網+醫療......這些企業都希望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然而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互并存的,要想在“互聯網+”的時代分得一杯甜美的“羹”,企業自身一定要加強對“互聯網+”的認知,并不斷地推陳出新。作為企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流部門,更要積極滲入“互聯網+”的思維并為之所用,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互聯網+”;中小企業;物流管理
1“互聯網+”對企業物流管理的影響
1.1“互聯網+”有助于推動企業物流管理更加科學化、高效化
就物流行業而言,不斷提升自身的運輸效率和安全水平是其發展的重要內容,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呈現,在物流行業中有效進行互聯網的運用,則能夠進行信息平臺的合理化構建,推動大數據的有效集成,這就能夠為物流行業更加高效地發展做好基礎。同時,通過互聯網的運用,還能夠實時進行各項信息的更新,及時進行信息的反饋,這就能夠推動物流更加快捷,更高效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增強用戶的滿意度,不斷提升物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推動物流行業科學化、高效化發展。
1.2“互聯網+”有助于推動企業物流技術的不斷創新
傳統物流發展中所采用的技術往往比較落后,很多內容都需要人工進行,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從而會使得成本提升。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呈現,則從網絡角度推動了物流技術的轉變和創新,使得物流企業的工作不斷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比如,隨著互聯網發展而逐漸開發出來的條形碼技術,通過該技術的運用,能夠更好地進行產品的識別,不僅僅能夠為物流人員更好地進行產品分類做好基礎,而且可以推動物流運輸和儲存更加合理,這就能夠為企業更加高效地開展物流工作奠定基礎。
1.3“互聯網+”有助于推動物流管理具有更高的信息化水平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升,GPS定位技術已經全面被運用在了物流運輸中,通過該技術的運用,不僅僅能夠增強物流行業的信息化發展水平,而且可以及時對運輸情況進行跟蹤和定位,這就能夠為企業提供準確實時的產品運輸狀況,為后續的管理提供了便利。并且通過該技術的運用,還能夠降低運輸中的風險,合理進行運輸路線的規劃,降低運輸成本,使得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另外,在互聯網背景下,部分物流企業所引入的信息化產品分配技術、包裝技術等都推動了物流企業的全面持續發展,對于其信息化發展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2 “互聯網+”力壓傳統物流模式的優勢
2.1“互聯網+”力壓自營管理模式
傳統企業物流中,企業通過內部自主搭建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統和技術,形成的管理模式極為常見。而這種被稱為自營的物流管理模式,本身存在諸多弊端。首先,自營管理中涉及的一切物流工作,都是由企業自己內部包攬完成。不光是在采購原材料的過程投入大量精力,而且產品銷售、運輸、后期追蹤等都是企業內部親力親為。久而久之,企業內部會覺得工作繁雜,且不好開展,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統。因此,常常需要耗費許多人力物力,增加了企業的管理成本不說,還可能增加內部員工的負荷,無法形成對自己工作的清晰認知,工作起來容易出現誤差,降低了物流企業的工作效率。而“互聯網+”具有網絡化、信息化的特點,能夠快速自動化完成物流的工作環節,不需要企業內部耗費大量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自營管理模式下,因為內部員工管理水平不高,容易導致產業鏈出現斷裂,企業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就會變少,利潤也會隨之降低。而“互聯網+”的信息化系統,可以幫助內部員工學會如何準確把控生產過程、如何搜集物流數據等,提升員工的管理水平,幫助他們運用網絡思維,跟上時代節奏,進行高效管理。
2.2“互聯網+”力壓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因為自營模式出現工作效率下降的問題,導致許多企業轉而尋求第三方幫助。企業可以通過與第三方簽訂合同進行合作,將進行物流管理的重擔托付給他們,而企業內部只需要完成自己的核心業務,極大地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這樣能夠使企業保留更多有限資金。這些有限資金被企業用在其他方面,促使資金正常周轉,優化產業升級。但是由于企業與第三方合作以后,企業與客戶的直接交流轉為第三方代理,如果第三方沒有正確履行職責,企業又沒有監管到位,企業與客戶就會產生矛盾,導致企業的信譽下降。而在“互聯網+”中,物流管理技術依舊掌握在企業內部,企業直接與客戶進行對話,完全避免了這些問題。
2.3“互聯網+”力壓聯合物流管理模式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擴大自己的企業規模,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然而許多中小企業運轉資金不足,開始選擇與其他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和項目往來。其中,在產業上具有關聯性的企業會組織起來,共同進行物流管理。這種模式能夠使各個企業進行互補,能夠減小投入成本和優化產業鏈。但是,聯合物流過程中,由于合作企業都沒有成熟的管理系統,尤其反映在配送方面不夠具有專業性,導致物流質量不高。另外,雖然這些企業具有相關性,但是開展的業務有著差別,有的企業側重于生產,有的企業則側重運輸。因此,合作過程也會有許多限制,不能保證物流管理水平的高效。而“互聯網+”的運用,企業不用和其他企業聯合,在企業內部能對各種環節進行自動調節。即使企業進行聯合,“互聯網+”也可以幫助所有企業共同創建一套完整管理系統,并對不同企業的環節進行規劃協調,利用信息化將信息傳送給聯合企業,進行聯動發展。
3在“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管理物流的措施
物流管理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有很重要的影響,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經濟獲益,并且能實現互聯網和物流管理融合的目標,這能促進整個物流的相關工作的良性發展。
3.1構建一體化管理
目前來說,集約化成為社會中大大小小的行業都追求的目標,而要想實現集約化使得物流一體化,就需要注重所有大小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溝通,力求物流的配送能夠高效,有序的進行,普遍來講,企業的物流管理過程中,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井井有條的進行各項流程,同時保證不時地調整和完善體系,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范圍,要求物流的相關工作細節化,這可以降低成本,使各個環節更好的流轉,讓雙方的利益分配更加的合理。
3.2合理的控制物流的成本
中小企業一般來說都很重視成本,尤其是自營式的企業,合理的控制物流成本可以節約很多的資金投入,如此一來就能將其投入到其他的業務中,業務就會變得多樣化。物流的成本由庫存和運輸等因素構成,所以企業在對于成本的管理時應當考慮的更加全面,細化到每個節點,通過比對和核算,最終選定最合適的成本方案,力求達到合理控制成本的目標。
3.3培養優秀的物流人才
一直以來,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數量只增不減,并且一直是作為企業之間的核心競爭力,而中小企業想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必然需要培養優秀的人才,最好能夠適時的組織一些培訓的課程,豐富管理人員的知識系統,以及職業素養等等,從而使得企業提高競爭力。如果有可能,可以送管理人員進修相關技能,學習更高級更專業的知識。
4結語
中小企業為了在“互聯網+”時代下生存發展,就要對自身的物流管理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工作,加強培養物流管理人才,促使中小企業物流管理質量得到飛躍式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新江.淺談中小企業物流管理現狀及其改善措施分析[J].時代金融,2018(02):171.
[2]張迪,王鑫麗,武立棟.基于“互聯網+”的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7(20):288.
[3]裴顥程.基于“互聯網+”的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0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