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科
摘 要:心理學是幼兒接受學前教育前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在幼兒未來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幼兒心理學理論性較強,加上幼兒年齡較小,在學習過程中難免存在理解不透徹、分析不到位等現象。想要有效提高幼兒心理學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需要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幼兒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特征,并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案例教學就是其中一種,通過案例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幼兒對心理學的理解,還能夠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舉多得的教學方法。因此,本文通過對案例教學法的氣源進行分析,并結合其應用于幼兒心理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討論,從而提出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幼兒心理學中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文闡述,能夠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有效提高幼兒心理學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幼兒心理學;案例教學法;對策
幼兒的心理健康對幼兒未來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強重視幼兒心理學的教學工作,為了能夠在幼兒心理學課堂中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幼兒心理學實用性的價值,幼師需要提高幼兒心理學教學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案例教學法融入到幼兒心理學教學中,將教材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從而幫助幼兒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抽象、復雜的知識[1]。案例教學作為一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近年來被國內外眾多教育機構廣泛應用,并且受到一直青睞和好評,不僅能夠引導幼兒對心理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還可以強化鞏固幼兒的所學知識。由此可見,本文針對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幼兒心理學中的對策進行探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案例教學的興起
案例教學法起始于古希臘時期,當時并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和應用。后再20世紀左右,被美國哈佛大學加以創新和完善,成為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運用。案例教學法最初并不是應用到教育工作中,而是應用于商業或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后再不斷發展中不斷優化和改革,成為備受世界矚目的教學方式。
二、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幼兒心理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案例教學需要以案例為核心,通過案例強化幼兒的認識、開拓幼兒的思維,挖掘幼兒的潛能,培養幼兒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為了充分滿足這些目標,教師需要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使用針對性地案例
在幼兒心理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并將教材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充分聯系在一起,通過針對性案例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能夠更加輕松的掌握教材中的內容,為幼兒未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組織幼兒展開討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年齡較小,天性活潑好動,教師想要有效提高幼兒心理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需要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針對幼兒的發言內容,教師需要對優秀言論進行夸獎,對錯誤言論加以鼓勵和引導,從而進行糾正。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敢于表達自己的理解和建議。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幼兒分為幾個小組,并組織小組展開討論,同時以小組其中一名成員為代表進行發言,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和完善,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幼兒心理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三)教師需要適當做出總結和歸納
教師作為幼兒心理學課程中的引導者,需要在幼兒討論過程中,適當的針對幼兒的言論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引導幼兒思維向正確方向發展。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清晰有序。并且,教師針對幼兒的正確言論要予以肯定,并且以事實為依據[2],使幼兒明確為什么正確。同時針對幼兒的錯誤言論加以否定,并以實際案例為依據幫助幼兒找出存在錯誤的原因,通過科學運用案例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幼兒對心理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夠幫助幼兒掌握分析技巧、提高分析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幼兒心理學中的對策
(一)克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縱觀我國幼兒園在幼兒心理學教學中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還在沿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幼兒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地位,沒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和分析時間,導致幼兒心理教學水平較低,同時,由于幼兒年齡較小,思維方式、分析能力以及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相對缺乏,想要有效提高幼兒心理學的教學水平。需要轉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問題,通過案例教學增加幼兒心理學的趣味性和靈活性,使教材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將幼兒日常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問題帶入課堂,從而引導幼兒通過實際案例輕松掌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幼兒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中,有效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案例教學法,可以為幼兒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身臨其境,通過感性認識提高理性認識,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通過案例教學法,還能夠引導幼兒獨立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大膽交流,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水平。
(二)科學選擇案例,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心理學相對有兒童而言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由于幼兒缺乏抽象性思維,對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理解不到位。長此以往難免會使幼兒對心理學學科產生厭煩心理。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加強重視和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并將案例教學法充分融入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另外,教師需要注意,選擇案例的水平能夠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師需要針對教材內容科學選擇案例,案例不僅要生動,還要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一定要有典型性和教育性,并且案例需要與時俱進,最好以幼兒生活中的趣事或真實事件為主。只有做到這幾點,才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活躍性,從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幼兒在這種環境下學習,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并在課堂中積極討論。
例如:在學習“嬰兒語言特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并以幼兒園孩子的真實趣事作為案例,如:幼兒園為小朋友發放水果時,小班中一名3歲的小朋友看到蘋果興奮的說“果果、果果”,教師將蘋果遞給小朋友時,他指著蘋果著急的說“老師果果、老師果果”。通過這樣一個案例,教師能夠充分掌握嬰兒語言的發展特點,并且有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幼兒深入理解課堂內容
幼兒心理學的教學重點是讓幼兒理解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幫助幼兒健康成長,而不是讓幼兒純粹的累計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所以,通過案例教學法,不僅能夠將教材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還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水平,同時有利于幼兒將理論知識合理的應用到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中。另外,案例教學法還能夠幫助幼兒輕松的掌握課本中較難的內容。
例如:在講解幼兒注意的特點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教材內容進行舉例,如教師制造與教材相關的圖片,并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觀察。如:教師拿出兩個蜜蜂圖片,并告訴幼兒這是兩只蜜蜂,這時,教師再拿出兩只蜜蜂,并向幼兒提問,現在教師手里一共有幾只蜜蜂?幼兒回答完畢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針對蜜蜂進行討論,如生活中有沒有見過蜜蜂,蜜蜂的特征是什么樣的等等。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將幼兒的思維引入實際生活中[3],幼兒通過回憶會聯想到見到蜜蜂的情景,一部分幼兒說曾經在公園的花園中見過蜜蜂,蜜蜂的嘴部有長長的針。還有的幼兒說曾經被蜜蜂蜇過。由此可見,通過案例教學法,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將教材中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幼兒更加深入的掌握課堂重點內容,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引導幼兒對案例進行討論,強化幼兒的理解能力
將案例向幼兒呈現的方式也極其重要,教師在幼兒心理學教學中需要創新,不能只通過單一的舉例展開教學,單一的案例教學會使學生失去新鮮感,因此需要結合教學資源展開多元化的案例呈現,如:通過多媒體演示案例、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動畫視頻等等。案例呈現完畢后,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對案例進行討論,可以通過小組形式展開討論,并在小組中選出代表人物,在討論過程中,幼兒們爭論不休、各抒己見。此時,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對優秀的言論及時給予肯定,對錯誤言論加以糾正,幫助幼兒縷清思路,使幼兒的思維向正確方向發展。討論完畢后,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內容和案例分析提出問題,并讓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加以補充和完善。由此可見,案例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幼兒對教材的理解,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表能力和溝通能力。是一舉多得的優秀教學方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心理學教學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科學選擇案例,盡量興趣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連的案例,同時做到與時俱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兆祥.案例教學法在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求知導刊》,2016(1):144-144.
[2]張艷青.案例教學法在幼兒心理學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9):160-161.
[3]鄧銘志.案例法在《幼兒教育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2012(23):365-36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