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培養新能源的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研究當中,實現應用型的轉變是整個推動汽車產業當前的重要發展目標,在為其技術的儲備人才做好相應培訓和培養的基礎上,本文以教師科研任務為基礎,進行專業下的時代化背景為前提進行相應教學試驗分析,從專業理念的角度上進行相關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在整個教學實踐平臺的基礎構件上進行分析和探討。有效的針對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術進行重點論述以及案例教學的有效分析,在提高學生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基本理念設計上,以及相關創新實踐的專業工作能力上,進行有效地課程體系研究。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教學模式;教研融合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有效推動下,對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有效設計和構建,成為當代推動傳統汽車產業轉型的有效發展戰略,在如今的汽車行業發展的轉型變化當中,以新能源汽車作為主流產品。因此,學生必須要具備對于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有效設計經驗以及概念理解,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人才培養,以及面向現在社會對于新能源汽車設計人員的要求,要進行相關嚴謹的培訓和培養方案建立。針對當前新能源汽車人才,對于市場應用的主要需求,進行相應的教研教學思路體現,再將教學內容與教師的科研成果任務進行有效結合的基礎上,對車輛工程專業教學體系課程的相關內容以及知識重點進行學習研究。
一、基于新能源汽車的車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在開展新能源汽車的車輛工程專業課程時必須要將整個專業教學體系進行完善的系統化創新與改革,在改革的內容當中包含著以下幾個重要的特性。
1、基于新能源汽車的車輛工程體系的創新發展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科技引領風潮,社會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已經成為了當前的主要發展趨勢,在新能源汽車車輛工程課程體系的教育應該以技術為主,面對這樣的教育思想應該及時轉變,對整個教育課程的核心體系進行相應的整改,將汽車技術的核心觀念不斷延伸創新。教師應該結合實際科研任務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相互交流,以技術課程為核心,不斷通過創新科研和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
2、新能源汽車在實踐教學平臺的有效搭建
車輛工程專業的相關教研能夠有效進行,首先要建立相關的專業實驗平臺,在進行實驗平臺的建立時能夠結合當前的專業需求進行有效的支持,在完成相應的車輛工程專業實驗時有效的結合當前教研實踐進行主體綜合設計。
3、有效推進大學生實習基地的建設與雙向導師制的專業課程設計
有效的開展專業課程設計以優勢資源互補為基本原則,在全面育人發展的教育方針下實現共同發展。再結合相關知名企業進行技術合作,不斷的加強技術產學的深度合作研究,建設大學生實習基地,拓展企業實際工作進度,實現雙向導師的培養策略。在推進學生對于專業課程的創新科技學習的基礎上,實現學生與知識實際的接軌,完成大學生實習基地的有效建設。
二、專業的教研實施方案融合
首先在進行專業教研教學方案時要以新能源汽車的車輛工程專業為主要考量,在結合相關的技術課程的基礎上開展教研與教學模式的有效結合。在實行相應教研方案的基礎上開展以四大模塊為主的分階段教學。
1、專業方向的整改方案
在根據當前我國的汽車行業發展現狀進行院校的優勢資源整合,圍繞著專業發展的研究方向進行汽車動力的驅動設計,有效優化汽車能源控制的相關安全理論教學實踐課程。
2、課程體系整改方案
在教師團隊進行相關教研題目的編寫設計中進行相關課程的有效體系整改,對于學生的教育要求明確的進行內容修訂,并在課程體系改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進行專業課程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3、新能源汽車實踐的教學平臺搭建
結合科學實驗教學的基礎上融入新能源汽車實踐的教學平臺搭建。為整個教學平臺系統的有效應用做好實質性的改革創新。新能源汽車實踐教學平臺的有效搭建在不同程度上對于汽車驅動動力以及能源優化控制都有著一定的幫助,在完成專業性的綜合實踐教學課程基礎上,有效的配合車輛工程培養的專業人才進行相關的汽車動力系統教學培養任務。
4、大學生對于實習基地的雙導師專業教學
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結合知名企業的技術研究進行雙導師技能培養,有效的開展教研合作,共同建立大學生的實踐教學基地。在推動性的教研基礎上對學生開展基礎知識理論的課外培訓活動,企業研究院進行新產品的背景開發,結合學生當前的技術水平,實行相關的雙導師專業課程教學。
三、基于新能源汽車的車輛工程教研融合教學模式對比
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的焦點在于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技術是整個產業的基礎。對此,有效的競爭條件就是專業技能人才的核心保證,面對傳統的制造行業具有一定的不同之處,汽車工程在初期進行設計研發的流程當中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和技能掌握,在面對教學或者企業單位的產品制造環節上應該格外注意,有效的改善技術制造的弊端,從技術人才的培養中不斷豐富專業知識。
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的車輛工程專業課程的改革前后具有不同的學習評價效果。在改革前的學生對于專業課程的的認知態度上具有一定的自主認知,但是面對整體的知識獲取和受益并不明顯,而在改革后,學生的整體專業課程技術掌握更加直觀具體,并且能夠充分的了解和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是整個車輛工程專業對于未來技能發展的重要核心支柱,也順應當前行業的發展趨勢,在這種發展背景下,對于相關技能人才的需求尤為重要。在高校中對于相關課程的教學體系進行有效的改革創新,在保證學習效果的同時提升行業的發展需求力,為我國的車輛工程專業培養出大批的高質量企業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任長安,黃銀珍,羅慶云,黎昂.動力電池建模理論與管理系統算法——評《動力電池管理系統核心算法》[J].電池,2019,49(04):360-361.
[2]邵俊博,劉耀龍,張若楠,郭慧敏,豈旭艷,陳頌.發電側電源結構對純電動汽車節能減排的影響及優化[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9(08):43-47.
[3]劉躍.鼓勵傳統節能技術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 專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數據資源中心咨詢業務事業部總監助理、節能研究部部長任煥煥[J].世界汽車,2019(08):52-55.
[4]歐陽明高. 電動化帶來低碳化 汽車將再次改變世界[N]. 中國工業報,2019-07-19(001).
作者簡介:
楊燁(1999-),男,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江蘇大學京江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車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