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金琳
摘 要:惠普金融的地位日漸提升,不僅成為國際社會重點研究的問題,也是眾多金融機構的發展重點。早在惠普金融普及之前,商業銀行更多的是為國有企業提供服務。在發展經濟建設社會的過程中,商業銀行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因此,如何獲取最大空間的利潤始終是銀行的經營重點。在此背景下,高端客戶更能得到商業銀行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國的社會及經濟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商業銀行仍舊以獲取利潤為目標進行建設。自惠普金融扶持小微企業并取得成績后,人們才真正認識并接受惠普金融。如今,市場經濟的改革與發展正處于不斷深化的階段,同行之間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與建設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
關鍵詞:惠普金融;商業銀行;實踐應用
惠普金融與傳統的商業銀行不同,最大的差異就是服務對象不同,商業銀行為了擴大利潤而服務于高端用戶,但是惠普金融的覆蓋面更廣,公平性也更強,主要以農民、中小微企業和老年人為主。惠普金融的發展是社會及經濟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惠普金融在社會與經濟建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還有不可規避的風險。這些不僅會給惠普金融本身帶來影響,也會給商業銀行的建設帶來阻礙,應引起金融行業的重視。面對市場經濟改革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影響,商業銀行將農村金融、小微企業和個體服務作為切入點,大力開展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的創新,以期盡早完成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利用惠普金融的作用,加快傳統商業銀行的現代化進程。毫不夸張的說,惠普金融在傳統商業銀行中偉應用勢在必行。
一、惠普金融的概述
我們常說的惠普金融還可以稱之為包容性金融體系,該理念最早于2005年提出,2005年可以說是國際小額信貸發展的關鍵時期,聯合國正是在此背景下推出并呼吁全球金融業關注惠普金融。惠普金融作為一種全新的金融體系,更具全面性,覆蓋了更多的生活場景,社會內的所有階層和群體均是惠普金融的服務對象。但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惠普金融的發展會受到一定的阻礙,而在欠發達地區是否可以順利推廣并普及惠普金融,提供金融服務,也是實現惠普金融發展目標最為關鍵的環節,無論是貧困地區的普通群眾,還是低收入階層,每個人都公平的享有金融服務。與傳統金融體系不同,惠普金融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逐漸消除了“富人金融”這一概念,打破了金融歧視,使得所有人都可借助金融創新的方式參與到經濟建設當中。惠普金融的出現,使得金融行業的發展邁入了全新的階段。
二、應用惠普金融的必要性
社會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多個方面都有所體現,不僅是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還擴大了中小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大批量的個體工商戶走上歷史和經濟的舞臺,無論是中小企業的出現,還是個體工商戶的形成,都有利于緩解我國緊張的就業形勢。而小微企業的出現與發展離不開民營銀行的支持與配合。也正是在民營企業扶持小微企業開始,傳統的壟斷格局被打破,國有銀行不再是經濟體系或者金融行業的主體,大型國有企業為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逐步縮減資金規模。民營銀行具備低成本、高效率的特征,加之市場經濟與互聯網技術的共同影響,民營銀行的產品更具創新性,通過與大數據結合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專業的服務,使得自身的運營更加靈活,時效性更強。而此種模式帶來的“鯰魚效應”則更具影響力,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性,迫使商業銀行進行產品與服務上的創新,基于市場化改革實施惠普金融。
三、惠普金融在傳統商業銀行中的實踐與應用
(一)簡化流程,提供便民服務
電子銀行的出現,不僅是對傳統金融服務進行的重大變革,也說明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技術聯合在一起,為人們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服務渠道。電子銀行經過多次改革形成了愈加完善的系統,覆蓋了公共服務、投資理財、在線消費等諸多內容,而最基本的查詢服務和咨詢服務則更為便捷。只要客戶產生金融需要,即可隨時隨地的與商業銀行建立聯系,互聯網則在這一過程中搭建了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橋梁。原本復雜而又繁瑣的服務流程也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而被大大簡化,經過改革后,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更具個性化,可滿足多種多樣的金融需求。
(二)拓展涉農業務,建立合作關系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始終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內容,這也是“三農”問題的實質,惠普金融也意識到了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并給予了極大的扶持與關注。初期,我國主要在扶持貧困地區的經濟方面應用惠普金融,這進一步驗證了惠普金融應用于“三農”問題的可行性。商業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不斷加大對農村金融服務的扶持力度,積累了大批量的穩定客戶,這為惠普金融的應用與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商業銀行還可借助這一優勢發展農村金融,拓寬市場。實際建立村鎮銀行前,商業銀行深入基層,累積了豐富的小額信貸基礎和經驗,極大地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為了規避金融風險,商業銀行首先在經濟狀況相對良好的地區設立了村鎮銀行,深入調查農民群眾的金融現狀,并以滿足農民的需求為前提大力創新金融產品,打造全新的金融服務體系,為農村金融存貸結匯金融服務的升級與改革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互聯網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商業銀行可借助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東風”與區域內的農戶和商戶建立合作關系,將二維碼和app作為媒介推出線上金融服務,注意涵蓋生活繳費、農貸申請和養老社保發放等實用性的內容,使得金融服務與農民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我國四大商業銀行之一的工商銀行,為了做好金融產品的創新與改革,于2017年推出并應用區塊鏈,對于扶貧金融產品而言,區塊鏈的應用是跨時代的改革,不僅構建了全新的區塊鏈平臺,還使審批到撥款過程更加公平,實現了全程透明化的目標[1]。普惠金融的應用使得扶貧攻堅資金的投放更加精準,管理效果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農業銀行同樣利用區塊鏈技術完成了融資服務的創新與改革,通過全新的系統為法人客戶提供創新性的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涉農貸款業務和小額貸款業務等越來越常見,已經成為涉農金融業務的重要內容,這說明普惠金融更好地應用到了涉農業務與農村經濟當中。
(三)強化銀企合作,創新服務形式
市場經濟的發展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小額信貸機構,金融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這并不代表商業銀行要放棄與小額信貸機構的競爭,還是要爭取更多的客戶,例如小微企業。經調查發現,資金續集困難、貸款資金來源受限等問題,始終是影響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直接因素,且具備極高的風險。而商業銀行即可借助這一機遇開展創新性的活動,招商銀行在這一過程中做出了較為成功的表率,率先推出了第一個為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工具--“生意一卡通”,不僅集結了結算和生活等基本功能,還涉及到了融資領域。簡單的說,企業經營者利用一張銀行卡即可完成借款、還款等業務,當然這是在企業經營者獲得一定的額度后才可實現的,這對企業經營者的信用等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滿足商業銀行的準入門檻后才可獲得貸款。此種金融方式更加靈活,不會受到過多的限制。
為了更好的調查用戶的信用等級,商業銀行還推出并實施了專業的評分卡技術,該種做法有效地彌補了信用卡的弊端,使得額度低、期限過斷的問題成為過去。除了招商銀行外,光大銀行同樣基于惠普金融加快了現金管理平臺的改造與升級,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創新性產品,增值服務也有所改善,真正達成了全面管理、切實維護的目標。光大銀行打造的現金管理平臺更具針對性,為小微企業的發展與建設贏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在此過程中,小微企業不僅可以獲得資金上的扶持,還可利用統一的標準進行資金的管理與借貸,資金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這些不僅可以說明惠普金融的應用與普及,也可說明傳統商業銀行借助銀企合作的方式創建了全新的發展框架[2]。
除此之外,小微城市合作社等也為銀行與企業之間的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使得銀行不需要在第三方認證機構或者其他機構的配合下,即可完成對小微企業的扶持。不僅將成本和費用控制在了預定的范圍內,也可通過頻繁合作的方式獲得存款沉淀。商業銀行與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促使小微企業實現了自常性周轉的目標,獲得了更為豐富的金融服務資本。以上均是普惠金融在我國傳統商業銀行中的實踐與應用,而商業銀行也借助普惠金融實現了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上的創新。
綜上所述,惠普金融的建設與發展不僅與傳統的商業銀行之間有所關聯,還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只有提高對惠普金融的重視,利用創新性的手段激發惠普金融的潛在價值,將其與傳統商業融合在一起,才能為人們提供創新型的金融服務。大力推行惠普金融不僅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金融行業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除此之外,要想緩解傳統商業銀行面對的發展危機,必須善于應用惠普金融,利用惠普金融的潛在價值構建全新的金融框架。因此,惠普金融不僅要得到傳統商業銀行的重視,還要商業銀行以更具針對性的手段將自身發展與惠普金融融合在一起,從而實現戰略轉移的目標,與市場化改革一起完成變革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劉鳳軍,朱國超.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營銷創新——以招商銀行實踐為例[J].開發研究,2017(1):122-127.
[2]張大鵬.物聯網技術在商業銀行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J].金融縱橫,2018,No.477(4):9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