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炎斐
摘 要: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各種各樣的矛盾錯綜復雜,沖突極其明顯,因社會轉型的影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伴隨著而來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社會轉型為心理學的應用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為其指明了創新方向。無論是在理論建構方面,還是在具體研究方面,心理學的應用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使得心理學發展陷入僵局,無法發揮自身的價值,服務于社會。為此,文章對心理學應用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從強化心理行為應用入手挖掘其潛在價值,使其為中國社會轉型做出應有的貢獻,以更好的狀態適應于中國社會轉型,解決突出的心理問題與矛盾。這也是現階段心理學工作者重點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心理學;應用;社會轉型
社會轉型給人們的傳統理念與生活方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越來越多的人擺脫了封閉的思想與保守的觀念,加之高等教育普及的影響,人們已經形成了個人平等、自立的社會觀念,無論是價值觀念,還是生活取向,都伴隨著社會轉型一起發生了較大的變革。但是,社會轉型與心理轉型,都面臨重重阻礙,任何一個細節當中存在的矛盾與沖突,都會影響到轉型結果。要想達成預期的目標,必須從根源上轉變人們的心態。相對于政治制度轉型及經濟制度轉型來說,心態的轉型帶來的力量更為震撼。另外,大眾心理及社會文化的轉變,給予了社會政治及各項制度轉型應有的支持,這從側面說明了在中國社會轉型當中,心理學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心理學應用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作用
社會轉型期間一定會面對諸多不可避免的障礙,例如心理問題及各項制度問題等,這對廣大心理學研究工作者來說,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從未有過的機遇。因此,心理學研究者應以更積極樂觀的狀態面對社會轉型期間的心理問題。當前,中國社會對心理學的應用仍處于初步階段,很多人并不接受心理學,甚至存在反抗的心理。另外,與社會實踐脫離的問題始終制約心理學的應用與發展。經調查發現,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心理學更容易贏得人們的關注與歡迎,這也代表著在社會轉型和變化的關鍵點,心理學對社會發展與建設的作用至關重要。心理學具有十分強大的功能,應用范圍廣泛,與人類有關的行業和領域都會涉及到心理學,所有與人相關的社會實踐都是心理學的應用范圍。經過不斷的發展與摸索,管理、廣告宣傳、法庭審議等都已經實現對心理學的科學應用。另外,罪犯矯治、人事行政及教育等也會涉及到應用心理學。在特定的范圍內,不同科目的心理學都以實際應用為目的,加大了深化與探索。心理學的應用對個人來說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維護身心健康、戒除不良習慣等。在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消解緊張情緒或負面影響時,心理學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心理學的應用不只局限在個人或某個領域當中,從社會目的角度來說,其范圍更為廣闊。
正是因為心理學的應用并不會局限在某一個范圍或某一個領域之內,所以才在中國社會轉型期間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職工下崗后會面臨心理上的危機與失衡,加之地位變化的影響,極有可能引發心理問題,稍有不慎,釀成更為嚴重的后果和災難[1]。經權威研究顯示,身處不利的環境時,人們首先選擇的做法是忍耐,加之不公平對待的影響,人往往會選擇爭取,逐漸轉變為消極對待,如果上述行為和做法都無法達成預期目標,就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后果,例如騷亂和革命,對社會發展進程造成嚴重的阻礙與影響,社會中所有人的利益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心理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想避免上述問題,必須利用心理學。通過有效的疏導和干預,改善人們心理過于緊張的問題,防止其出現心理上的問題和障礙。這對消除人的心理失衡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也從側面說明了在社會轉型時期,應用心理學的可行性與作用。
二、心理學應用面對的問題
進入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全面轉型的社會,中國國民的社會心理也正在經歷著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化。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心理各個方面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社會的基本特征也以激進或緩慢的方式完成著永不停息的變遷過程。目前,社會上對心理學的應用并不成熟,存在多種問題與障礙。要想擺脫心理學發展的困境與應用的僵局,需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加快心理學職業化的進程
心理學是否可以得到廣泛應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心理學的職業化,這并不是隨便得出的結論,而是經由廣大心理學研究工作者經過多次分析、實驗,并被世界心理學發展進程所證實的結論。職業化是心理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人們提出的客觀要求[2]。要想滿足上述目標,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明確定義職業心理學。另外,如何對職業心理學家進行定義,已經成為心理學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取得了社會的認同,才能順利應用心理學。除此之外,應做好制度建設,利用制度的作用約束心理學行業。首先是建立職業心理學的資格證制度,使得心理學專業朝向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其次,明確監理許可證制度及其他制度,使心理學職業明確自身的權利與責任,確保其與國家標準及職業道德標準相符。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使得心理學與其他行業或職業一樣,逐步明確并建立起來,加快職業化進程。
(二)設立應用機構
以社會公眾為前提,廣泛設立應用機構的目的在于融合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這些機構不僅用于研究心理學的應用與開發,還作為重要的實體,向社會民眾提供服務,服務對象包括社會組織及個人等,帶有一定的綜合性。因廣設心理學應用機構,心理學的應用市場范圍得以有效拓寬,面向社會公眾籌集了更多用于深入研究心理學的經費與資金。缺乏資金是心理學研究面臨的重要問題,單純依靠政府補給和財政劃撥,很難緩解經費緊缺的現狀。只有不斷加大研究力度,拓寬應用范圍,取得社會范圍內所有人們的認可,才能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另外,設立應用機構也是為心理學人才提供了更多實踐的機會,作為訓練基地為心理學人才提供了更多可能,使其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如今,各個院校畢業的心理學人才都存在缺乏實踐的問題,因為在學校中很少有實習的機會,只是系統地掌握了教材中的理論,但是理論與應用之間互相脫節。因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心理學的應用與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
設立實體的應用機構,也是擴大心理學輻射面積的重要途徑,使其以更專業的態度服務于社會,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難題。一直以來,心理學始終以研究機構作為重點進行研究與教學,或者是在高等學校中進行理論上的探討。但是社會公眾對心理學知之甚少,很多人在面對心理咨詢時,甚至存在一種恐懼和為難感。長此以往,社會公眾失去了對心理學的興趣與探究欲望。開放性應用實體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利用多種類型的心理輔導班和心理學知識輔導班等,為人們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使人們感受到全方位的心理咨詢,借此構建完整的應用網絡與應用體系,為社會轉型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心理學應用的功能與發展趨勢
心理學具備相當豐富的功能,在多個方面都有所體現,我們主要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首先是揭露人們的真實心理,然后幫助人們回憶心理過程,最后是通過分析過程的方式,預測今后的發展態勢,并制定相應的方案,幫助人們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學的應用與發展,不僅與社會發展趨勢相符,同時,與心理學學科的發展契合。中國社會轉型帶來的諸多社會及心理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學,希望應用心理學解決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3]。因此,針對心理學應用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作用進行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以期心理學在社會生活及社會建設與發展中發揮自身的利用價值,維護社會轉型,使其在預定的軌道內發展。
對于心理學而言,社會轉型是一個全新的契機,而社會轉型又離不開心理學的支持,二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社會在轉型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困難與阻礙,最為突出的就是心理問題與心理現象,為改善上述局面,必須善于應用心理學,利用心理學的價值,加快社會轉型進程。我國對心理學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舊落后于西方國家,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所有時間段都為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路徑。如今,我國已經為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與空間,無論是在儀器上還是在設備上,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們不能局限于眼前取得的成績,還要在原有的理論上進行創新,爭取拓寬其深度與廣度,為中國社會轉型助力,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芮蘇.教育心理學在中學教育中的應用和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1-2.
[2]李曉明,宗慧文.簡析心理學研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應用[J].大眾心理學,2014(11):53.
[3]夏劍鋒.《金翼》中的悲劇是否會重演——社會心理學視角下中國社會轉型[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