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莉
摘 要:在新世紀,人們更加關注生態文明,按照生態文明發展需求,園林工程的發展方向應以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為主。在園林中,苗木屬于物質基礎,其質量能夠對園林工程發展產生直接影響,推動我國生態文明發展進程。因此,在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中,需要研究工程苗木質量對應的評價體系,以生態節約型園林概述為基礎,分析苗木質量對應評價指標,采取健全評價方法、科學選擇指標、確定評價值、分析指標權重等措施,實現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中苗木質量對應評價體系的有效完善。
關鍵詞: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苗木質量;評價體系
引言
現今社會,經濟建設水平不斷提升,使人們生活追求在衣食住行基礎上,產生更高層面的品質生活追求。因此,現代社會的人們更加重視塑造綠化環境。而在我國園林工程建設發展進程中,生態節約型園林屬于當前的熱門話題,能夠滿足人們更高層面的生活需求。但是園林工程景觀效果的優劣受工程苗木影響,苗木質量直接影響園林建設的經濟性與美觀性,因此,研究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中苗木質量對應的評價體系尤為重要。有效的評價體系能夠保證園林效果的優化,符合生態型與節約型園林基本要求,節約資源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提供高品質園林,滿足人類在精神與物質方面的生活需求。
一、生態節約型園林概述
按照有關研究理論,較為準確的生態節約型園林定義為:節約型園林需要最大程度地對環境效益與生態效益進行發揮,滿足人類科學合理的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最大程度地提升能源與資源利用率,在投入合理最大化前提下,取得理想程度地綜合效益,這種園林建設模式即生態節約型園林。基于經濟學角度,生態節約型園林致力于提升資源利利用率,為降低投入成本提供保障的同時,提升園林產出效益本身的綜合性。基于生態學角度,生態節約型園林旨在對維系城市生態平衡的一類園林工程進行建設,致力于借助改善生態技術,保證我國城市發展趨向經濟化、生態化與可持續等方面發展。基于管理學角度,生態節約型園林需要對園林各部門、各層次管理者之間關系進行有效協調,在穩定發展基礎上,為園林綜合效益始終保持最大化提供保障。
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本質上是節約型園林與生態型園林的結合體。其中,節約型園林主要指在建設園林工程過程中,盡可能地選擇與利用具有較強適應能力的苗木,在園林工程整個建設過程中貫穿減少建設資本、管理資本與維護資本的思想。生態型園林主要指在建設園林工程過程中,對自然進行充分尊重與保護,保持園林處于自然狀態,對園林生態功能進行全面凸顯。按照節約型園林與生態型園林的統一要求,需要對苗木選擇力度進行強化,在建設園林過程中,重視生態層面的苗木附加值、苗木種植成本與培養成本的減少,對于苗木病蟲害、姿態、根系、形狀、規格、品種等方面的資本,盡量減少投入。因此,有關部門需要進行苗木質量對應評價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在苗木采購培植、實施監理、規劃設計、行政管理等方面,為園林工程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從而有效推進我國加快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
二、苗木質量對應的評價指標
(一)種類
通常應按照景觀類型差異,區別選擇苗木,由于地被植物、草木、灌木、喬木等種類繁多,因此苗木種類可作為苗木質量的評價指標。在生態節約型園林的建設過程中,受景觀塑造性具有一定差異影響,需要按照當地生態情況與設計意圖等選擇苗木種類,為園林產生移步換景效果提供保障。基于生態節約型園林的國內工程構建角度,確定苗木質量的苗木品種評價指標,需要苗木品種選擇上實現兩大基本目標:第一,保證苗木品種對生態型園林要求進行符合,在苗木之間使用喬木與灌木進行銜接,借助科學比例配置,促進苗木群體產生較高的生態效益;第二,分析園林工程區域,保證苗木品種選擇對應地區生態條件,在選擇上考慮因地制宜,對適宜苗木品種進行選擇,使其參與園林工程建設,從而保證苗木成活率,提升成活率的同時對苗木管理成本進行有效降低。
(二)根系
在苗木生長過程中,根屬于其重要器官,為苗木汲取外部環境中的養料提供渠道。受植株類型不同影響,植物根系形態呈現出差異性,根據種植類型分為以下幾種:一、假植苗,將苗木進行斷根處理,然后對其重新培育,此時,苗木生存需要依靠須根;二、地苗,全部苗木根部在地苗以下生長,通常未經過修剪,狀態比較凌亂,其側根長、主根大,并且含有較多須根,這些須根大多形態不規則;三、容器苗,主要指在容器中生長的苗木,在容器內進行全部新陳代謝活動,生存需要依靠須根。對比三類苗木,其中容器苗具有比較旺盛的生命力與最優的色生長狀況。
(三)規格
苗木規格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樹形、胸徑與高度等。樹形:園林工程中苗木有全冠、骨架、截桿等冠幅類型,通常會選擇中通外直、高度一致、體態勻稱的植株,在其自然形態保證前提下,開展苗木選擇相關的一切行為。但是在生態效應方面,不同樹形與不同冠幅的苗木具有不同的表現,如,針對空氣凈化效應,全冠苗表現要優于截桿苗與骨架苗。胸徑:相關研究顯示,在影響苗木成活率中,苗木胸徑與苗木高度相比,對其成活率影響更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苗木直徑密切聯系苗木其他外形因素。一般選擇苗木時,會要求其胸徑范圍在10厘米到12厘米,這樣選擇的原因是處于這個范圍內的苗木大部分正是“青少年”,具有較快的新陳代謝,并且其生命力比較旺盛,對各類環境能夠輕松適應,因此,這個范圍內的苗木具有較高的成活率。高度:按照專業人士指導與相關資料,在生長發育方面,大型苗木會在一定程度上比小型苗木更具有優勢,大型苗木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對各類環境進行盡快適應,并且新陳代謝較快。但是如果土地的土壤條件比較惡劣,在成活率方面,大型苗木會低于小型苗木,主要原因是小型苗木的生長環境還未固定化形成,在不同生態環境條件下,能夠進行適應與轉換。基于苗木高度角度,選擇苗木需要選擇樹形優美、高度統一的植株。統一高度的植株可以保證景觀效果的更好營造,將視覺享受提供給人類,同時,方便種植實施。在種植過程中,高度過小與過高的苗木種植難度都會較大,如果出現護理不周與操作不當的行為,就會造成苗木死亡。并且高度不一的苗木一起種植,會引發優勝劣汰現象,造成苗木生長的兩極分化,使整體景觀界面參差不齊。有數據顯示,園林工程中苗木高度選擇需要保持在3米左右,為保證園林工程中景觀效果的更好營造,對高度不超過百分之十的植株進行選擇。
三、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中苗木質量評價體系的完善
(一)健全評價方法
在園林工程中,苗木質量評價體系重要基礎基礎是苗木評價方法。在評價苗木質量過程中,客觀評價法與主觀評價法比較常見。主觀評價法的構成包括AHP法與德爾菲法,這種評價方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評價人員的審美取向,因此,容易造成評價結果出現偏差。而另一種方法客觀評價法的依據是苗木每一項指標的變異程度與指標之間關系,對主觀影響因素進行有效避免,降低評價結果偏差,提升評價方法客觀程度。先進科學技術屬于客觀分析法的重要輔助工具,客觀分析法主要類型包括關聯系數法、灰色系統評價法與模糊理論評價法等。綜合以上分析,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針對苗木質量建設與完善評價體系,需要對客觀評價法與主觀評價法雙方實質進行綜合分析,做到揚長避短,結合具體問題實施具體分析,為評價提尋找最佳苗木質量評價方法,為評價體系完善提供有利支撐。
(二)科學選擇指標
科學選擇指標指對評價指標進行科學確定。選擇評價指標屬于苗木質量對應評價體系中的重要因素,對評價指標如何確定作為重要因子,影響評價結果科學性。構建與完善評價體系,確定評價指標,不僅需要統計基礎信息,還應對實際發展歷程進行有效結合,深入挖掘深層次的隱藏影響因子,保證評價指標能夠科學完善地確立。早期指標選取重視苗木形態,對苗木內在生理學特征進行忽視,并且早期確定苗木質量評價指標,重視考察苗木根系、樹形、規格與品種等,而現代評價指標在傳統指標基礎上增加人文環境與經濟效益等內涵因子,促進苗木質量整個評價體系提升自身完整性。
(三)確定評價值
確定評價值需要保證確定的科學性,在苗木各項指標中,評價值屬于指標標準值。確定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中苗木質量對應的評價體系的評價值,需要對國家相關部門規定與國際標準進行充分遵循,根本出發點需要是園林工程建設所處地理環境的氣候條件與土質條件,按照生態節約型園林要求,進行園林工程具體建設,為苗木質量評價體系提供評價值這一有效科學依據。
(四)分析指標權重
在評價體系中,指標權重代表每項指標的作用程度,科學合理的指標權重能夠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在苗木質量評價體系中需要被重點考慮。苗木質量對應的評價體系的科學性,需要通過科學合理地指標權重確定來體現,應并行統計分析與主觀賦權對指標權重進行確定,為評價體系的客觀性與適用性提供保障。如,在評價指標確定后,按照其影響評價結果的程度,對指標進行權重賦值,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結合實踐經驗與理論,全方位考量賦值。一般情況下,確定權重賦值會邀請相關專家進行專家會開辦,綜合實際經驗與多種數據資料,以專家賦分法對變量進行控制。
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過程中,需要借助完善科學的苗木質量評價體系,為整個園林工程的穩定性與合理性提供保障。因此,需要相關人員在評價體系構建與完善的過程中,清楚生態型園林、節約型園林以及生態節約型園林的相關內涵與要求,以此為基礎,分析確定苗木質量的評價指標,并通過健全評價方法、科學選擇指標、確定評價值、分析指標權重等策略的實施,促進評價體系有效構建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畢芳. 生態節約型園林工程的苗木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 住宅與房地產,2017(36):75.
[2]宋瑞峰. 節約型園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現代園藝,2015(14):197.
[3]王健. 節約理念在市政園林工程建設階段中得到的應用[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7):197.
[4]易婧璇. 基于生態節約型視域的園林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J]. 江西建材,2016(2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