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花
摘 要: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改善環境質量。本文主要就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以期促進生態河道水利工程的治理效果。
關鍵詞:生態水利措施;河道治理工程;應用分析
生態水利工程的思想和措施應該得到重視和推廣。在治理河道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態理念,在發揮河道治理的社會服務作用的同時,也要加強生態性規劃,從而促進河道自然環境的恢復,提升河道生態系統的復雜性和穩定性,幫助河道生態系統提升自我調節能力,促進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1 城市河道治理存在的問題
1.1 河道治理難度大
在我國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部分河道周邊的居民為了自身的便利,在河道中隨意的傾倒垃圾或者是通過開采河沙的方式來破壞原有的河道,有的為了自己的方便,在河道中放置障礙物,通過混凝土等方式攔截河道迫使河水的流向發生變化,導致河道受到影響。
1.2 河道生態系統受損
在很多區域由于河道受到混凝土的攔截,導致無法與其他的水源進行交換,造成河道中的水資源無法形成自凈,而且很多的河道為了可以降低污染,往往會利用城市自來水管道中的水沖污,這樣的措施只是減少水體污染的數量,沒有對水體內部的污染進行解決,甚至還會導致水體負擔加劇,造成整個河道的生態系統受到影響。
1.3 水質污染問題嚴重
當前多數的城市河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對水資源的利用造成了較多影響,由于對河道的過度開采以及垃圾的傾倒造成水污染非常嚴重,超出了河流自凈的能力,也無法滿足河道治理的整體效果 。
1.4 城市周邊水環境受污染問題嚴重
一直以來,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進行管理,導致河道周邊的生態環境受破壞的問題無法及時的解決,也沒有注重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平衡,這樣就造成河道內部的水生物受到影響,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河道內部的生態系統,而且也會造成河道水流受污染的問題加劇。
2 利用生態水利措施治理河道工程的必要性
生態水利工程與傳統的水利工程相比較來說,更加注重對于生態系統的建設,并且主要以自然環境作為重要的建設導向。通過對河道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能夠保證河道建設的整體質量和整體水平,促進河道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與平衡,積極促進河道周邊的生態水利系統快速恢復,并且也能夠保證河道周邊植物的多樣性。也就是說,通過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能夠在河道的周圍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立體的生態體系,并且對周邊的動植物進行全面的保護,避免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動植物產生影響;通過生態河道自身的建設,也能夠快速解決河道污染問題,保證水利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
3 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實際應用
3.1 按照自然規律,促進河道恢復
通過利用生態水利能夠保證在河道治理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并且盡可能的恢復河道原有的形態面貌,促進河流的暢通;而且通過利用生態水利建設的方法,還可以避免在河流發展的過程中受到水流的沖擊,減少河道受損的幾率,保證河流在蜿蜒流淌的過程中,對周邊的河道不會造成破壞,也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水土流失。另外在彎曲的河道中通過河道蓄水量的增加會提高河道內部生物生存的多樣性,保證河道治理的整體效果。在采用生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河道的實際流淌情況進行分析,提高生態水利的質量,保證河道建設的成果。另外在對河道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層面來保證河流的蜿蜒性,提高生態河道治理的整體水平。
3.2 實現現代生態化水網工程的構建
生態水網構建是生態水利建設的重要環節,要想高效地實現現代化水網工程建設就要充分對現代水資源網絡體系進行規劃,充分體現出科學合理性,和實際發展情況相符合。在進行現代生態化的水網工程就要將河流水系聯網作為基本內容,在工程完成之后,要對各類水資源進行有效調度,從而逐漸實現河道水利建設過程中生態環境改善和逐步恢復。生態化水網建設是一個具有相當程度復雜性的工程,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萬無一失,對河流流域中的生態循環實現有序運行。當然水網建設是有清晰目標的,要對實地情況進行全面分析,這樣才能制定出有效計劃,確保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并且達到預期效果。
3.3 提升河道整體設計性能
在進行河道治理過程中,需要對河道整治工程進行整體性的設計。如今在進行河道治理時,除了要考慮河道的泄洪排水等能力,還要注意整治后生態平衡是否可以維持。首先,保證河道整體彎曲程度的合理性。在治理時,盡量保持河道具有一定的彎曲程度,不僅可以減慢水流速度,還可以為魚類提供更多的繁殖和避難的場所。其次,合理設計河道寬度,為了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河道的寬度可以發生變化。另外,在設計過程中要保持河道原有的特征,避免過度改造。在保證河道的防洪防澇功能能夠有效發揮的同時,提升河道環境的協調性。
3.4 反饋調整式設計原則
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其內部結構變化進行及時的反饋,只有加強對生態系統與社會系統進行動態管理,才能夠促進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避免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影響。保證生態水利工程的整體設計符合自然規律。另外在針對生態水利工程監測的過程中,更應該加強對于生物監測和水文觀測,通過建立長期的觀測評價體系,按照歷史的監測數據資料進行階段性的評估,保證整個生態河流系統正常的運行。
3.5生態護坡在秦淮河河道中的實際應用
為什么要建造生態袋護坡呢?原來,秦淮新河是南京市秦淮河的分洪道,它集行洪、灌溉和航運功能于一體,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船只經過。這些船只在河道中快速航行而產生的“船行波”,會不間斷地沖擊和侵蝕河岸,久而久之,堤岸下方就會被這些波浪掏蝕形成陡坎,容易發生險情。在消除河堤安全隱患的同時,河道管理部門還考慮到景觀美化,于是在秦淮新河鐵心橋上游北側750米的河堤,采用生態袋護坡這種新形式進行了加固。在河堤邊打下一排木樁,木樁下方則放置了鐵絲籠子,里面填充石頭形成“石籠”,避免了“船行波”對河岸的直接沖擊。護坡最下面栽種的是千屈菜,往上依次是再力花和黃菖蒲,最上面的黃菖蒲中間成片間隔點綴花葉蘆竹與花葉美人蕉,這些高低錯落、層次豐富的水生植物和岸邊的木樁與“石籠”組成了生態袋護坡。河堤上用袋子裝置的營養土生態袋的作用主要是穩固河堤,同時也可以為根系生于袋中的水生植物提供養分,這些水生植物的生長可以讓河堤土質更緊湊、河岸更牢固,起到一舉多得的作用。因此,才有了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居民欣賞到河堤花卉的美景。
4 結語
作為南京的母親河,秦淮河已逐漸由城市的邊緣護城河,演變成為城中之河,深度融入到南京城市結構之中,成為南京主城區重要的水域空間,通過生態護坡的建設,秦淮河逐漸變成了一條“流動的河、美麗的河、繁華的河”。
參考文獻:
[1] 謝曉東.淺談生態水利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現代農村科技,2018,(9).
[2] 孫曉霞,張躍飛.淺析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4).
[3] 林馨,徐燕,仲兵兵.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7,(12).
[4] 趙超.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