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強
【摘 要】目的:針對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析臨床應用CT加強掃描對于早期診斷以及預后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間到我院進行急性胰腺炎早期診斷以及預后的8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不同的影像學診斷技術將86例患者平均分為給與腹部CT加強掃描技術的觀察組和給與傳統B超技術的對照組,各43例患者,觀察兩組早期診斷結果的準確性以及預后的價值。結果:觀察組的診斷結果準確率為93.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P<0.05);對照組的預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數據間差異明顯,(P<0.05),數據間差異明顯。結論: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診斷以及預后,臨床上應用CT加強掃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準確性顯著提高,患者預后并發癥明顯減少,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加強CT掃描;預后;早期診斷
【中圖分類號】R4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01
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的胰腺組織由于自身消化出現問題,導致胰腺組織部分水腫,嚴重者會導致胰腺出血,會感染腹膜,導致患者死亡[1]。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體征多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以及不同程度的腹痛,一直以來死亡率較高[2]。對于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及時準確發現病癥,給與患者良好的預后,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預后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死亡率。以往臨床上常采用傳統的B超技術進行檢查,但效果并不良好,為了提高早期診斷的準確性以及提供良好的預后,本文針對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析臨床應用CT加強掃描對于早期診斷以及預后的價值,詳細的研究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間到我院進行急性胰腺炎早期診斷以及預后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86名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據不同的影像學檢測方法隨機分成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3例和20例,年齡為19歲至83歲,平均年齡在(46.8±5.62)歲,本次平均發病時間(10.3±2.4)h;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2例和21例,年齡為18歲至80歲,平均年齡在(44.5±6.22)歲,本次平均發病時間(9.8±2.5)h。所有患者入院后征得患者的同意后均給與了相應的影像學檢查,并且所有患者均為首次檢查CT檢查。兩組患者在性別以、年齡以及患病時間等基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依據患者的意愿,對照組患者入院后給與的是常規的B超技術檢查。即腹部CT平掃,應用腹部CT平掃時先對患者的整體進行完全的掃描,重點觀察胰腺部分掃描的結果,將掃描的結果交給醫生進行診斷,診斷結果必須由至少兩個醫生進行決定,當兩位醫生結果不一致時,再由第三位醫生進行診斷。對于觀察組患者給與的加強腹部CT加強掃描,所選用的增強劑是非離子型對比劑,掃描的過程中,增強劑注入速度按照3ml/s進行,自動對準進行注射,控制增強劑用量不超過100ml。調節CT掃描的層厚為10mm,固定管電壓水平為120KV,電流控制位200mA螺距1.1。待增強掃描完成后,將掃描結果交給醫生進行診斷,診斷結果必須由至少兩個醫生進行決定,當結果不一致時,再由第三位醫生進行診斷。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兩種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仔細記錄,對比治療后證實的結果,比較兩組之間的準確率;觀察兩組患者預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患者大出血、腹腔假性動脈瘤、血管異常等不良情況的發生率[3]。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數據利用醫學統計軟件SPSS 19.0統計,對計數數據用 %進行表示,用t檢測,若取得數值P<0.05,則表明數據間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急性胰腺炎患者影像學診斷結果準確性比較
通過不同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檢測后,觀察組43例患者中增強CT掃描診斷結果中有41例為急性胰腺炎疾病,治療后證實有43例為急性胰腺炎疾病,診斷結果準確率為93.2%;對照組43例患者中傳統CT掃描診斷結果中有33例為急性胰腺炎疾病,治療后證實有43例為急性胰腺炎疾病,診斷結果準確率為76.7%,x2=9.396,P=0.002。
2.2 兩組急性胰腺炎患者影像學診斷預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預后的過程中,有1例患者出現大出血,1例患者出現血管異常,2例胃底靜脈曲張,并發癥發生率為9.3%;對照組組患者在預后的過程中,有2例患者出現大出血,3例患者出現血管異常,2例胃底靜脈曲張,3例患者出現脾靜脈曲張,并發癥發生率為23.3%,x2=6.194,p=0.012。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并未非常嚴重的水腫型,另一種是病情比較嚴重的出血壞死型,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死亡率相比前一種要高得多,并且預后效果不佳[4~5]。正常情況下,如果對于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早期進行準確的診斷,并給與有效的預后措施,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繼發感染,引起胰腺出血。所以,臨床上如何進行快速、有效、準確的診斷顯得非常重要。常規的腹部B超技術難以實現對患者進行全方面準確的掃描,影響了患者的治療及預后,采取增強CT掃描技術,可以對患者的腹部進行多切面、多角度的進行掃描,掃描所得的圖片清晰,準確定位病灶的位置,為患者治療提供了有效的幫助。使得患者在預后能得到良好的效果,降低了不良情況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總之,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診斷以及預后,臨床上應用CT加強掃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準確性顯著提高,患者預后并發癥明顯減少,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王健.彩超、CT平掃與增強CT檢查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臨床對比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8, 2(6):23.
彭衛軍.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診斷及病情分級中的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45(2):45.
64排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 2018,34(6):45.
于新設, 張揚, 張景云,等.增強CT掃描與彩色超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診斷中結果與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5):78-79.
周振玲.增強CT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4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