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腹部手術后出現粘連性腸梗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方法:隨機將我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腹部術后出現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分成甲乙兩組各49例,分別給予其常規護理與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甲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排氣排便時間與腹脹腹痛緩解時間均明顯長于乙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分別為14.29%、2.04%,而對護理的滿意度分別為77.55%、100%,比較均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臨床腹部手術患者,給予其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粘連性腸梗阻幾率,提高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部手術;粘連性腸梗阻;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臨床上,粘連性腸梗阻是腹部手術后一種較多見的并發癥,是因腹部手術造成患者出現腸壞死、腸狹窄,使得腸功能下降,繼而誘發低血量性休克與感染性休克,而且多數患者術后因情緒緊張而影響到腸道蠕動,進而使得術后無法及時排空腸內容物,引發粘連性腸梗阻[1]。故本院對該類患者實施了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腹部術后并發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將患者分成甲乙兩組各49例,甲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均在28-70歲間,平均年齡(46.2±3.2)歲;肝膽手術10例,闌尾手術25例,腸道手術14例;乙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均在27-69歲間,平均年齡(47.3±3.1)歲;肝膽手術13例,闌尾手術26例,腸道手術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手術部位等一般資料上比較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甲組被給予常規護理,即給予患者營養攝入、抗感染與糾正水電解質鋪平衡等常規治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等;乙組則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有:①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帶其熟悉醫院環境,了解醫護人員信息,全面評估其病情,加強同患者溝通交流,緩解其緊張情緒,再根據患者情況給予其健康宣教,準確告知其病癥相關情況與術后的一些相關注意事項,提高其治療依從性;②腹部護理。術后24h,對其腹部與傷口實施紅外線理療處理,以改善患者術后腸管血運與微血管情況,以減輕腸管缺氧發生,預防腸道粘連[2];術后3d,引導患者做好腹部按摩工作,即一手保護好傷口,一手順時針、逆時針交叉按摩,20min/次,2次/d,連續按摩1周,力度由輕到重逐漸過渡,改善腸道血液循環,減低腸粘連發生率;③飲食運動護理。告知患者食用流質易消化食物,減少食物積存,主要清淡飲食,少食多餐。同時結合患者情況,指導其進行一些促進腸蠕動的運動,如每天讓患者做一些上肢舉、伸、屈等運動,15-20遍/次,2-3次/d,平臥深呼吸運動2次/d,幫助患者翻身、下床,做下肢運動等;④口腔護理。術后,因患者腸道功能還未得到及時恢復,無法立即進食,容易出現口腔潰瘍等病癥,對此,護士需及時給予患者口腔護理,指導患者用漱口水清理口腔,確保口腔清潔,減少感染;⑤出院指導。出院之前,再次就飲食、用藥與運動、康復訓練等內容給予患者針對性指導,幫助患者建立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手術后預后效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排氣排便時間與腹脹腹痛緩解時間,并對兩組患者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指標情況比較分析
通過對比發現,甲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排氣排便時間與腹脹腹痛緩解時間均明顯長于乙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比較分析 術后,甲組患者術后并發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為14.29%(7/49),顯著高于乙組的2.04%(1/49) (P<0.05),而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別為77.55%(38/49)、100%(49/49),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綜合護理干預,旨在通過人文關懷、護理路徑等相結合的辦法,將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應用到整個臨床護理工作中,以此來展開臨床護理工作,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改善患者情況,節約住院、護理費用[3]。故本次研究中,乙組患者均被給予了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該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排氣排便時間與腹脹腹痛消失時間均顯著早于甲組,而且該組患者并發癥也顯著低于甲組,護理滿意度甚至高達100%,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針對臨床腹部手術后并發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需給予其綜合護理干預,針對情況給予其術后腹部按摩與胃腸解壓,能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身體的盡早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整體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李婷婷.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5):286-287.
李文濤.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臨床研究,2018,26(12):173-174.
劉艷玲.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