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陸洪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腹腔鏡闌尾切除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闌尾炎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給予開腹闌尾切除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具體治療情況。結果:觀察組并發癥明顯少于對照組,各項指標獲得顯著改善(P<0.05)。結論:針對闌尾炎患者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闌尾切除;開腹闌尾切除術;療效
【中圖分類號】R730.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闌尾炎作為一種普通外科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主要包括兩種,即慢性與急性,其中慢性多采用輸液治療,急性則需要開展手術治療[1]。現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發展,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上獲得廣泛應用,如切除闌尾炎,為更好地便于患者術后康復,現專門選取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01-2019.01年于我院進行治療的闌尾炎患者共100例進行研究,男69例、女31例。現根據入院時的數字編號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中7-81歲,平均年齡(53.01±3.72)歲;對照組50例中年齡8-82歲,平均年齡(54.01±4.12)歲;腹痛時間4-71h,平均腹痛時間(20.01±2.16)h;體重25-102kg,平均體重(63.02±3.80)kg;經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將闌尾周圍囊腫、回盲部腫瘤、泌尿系結石和闌尾黏液膿腫患者排除。兩組間差異性不明顯,P>0.05。
1.2 方法
觀察組: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麻醉方式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切口長度為8mm,位于臍孔下緣,穿刺10mm保護性戳卡,將二氧化碳氣腹建立起來,維持氣腹壓在10-14mmHg之間;進鏡時經臍部戳卡,在直視條件下對左髂前上棘和臍連線中點進行穿刺,關于操作孔采用同樣的方法穿刺10mm戳卡;術中輔助操作孔為臍和恥骨聯合中線恥骨上穿刺5mm戳卡,以此三孔呈一個“等邊三角形”。對腹腔進行仔細探查,對回盲部進行分離粘連,關于闌尾需沿回盲部三條結腸帶匯合處順勢找到,左手將闌尾提起,右手對闌尾系膜使用電凝鉤進行游離,上夾對系膜血管進行結扎閉合處理,或者采用雙擊電凝、超聲刀進行兩點燒凝處理,從中間切斷,對兩點之間進行燒凝(保持4-6mm的距離),實際操作時需要按照血管的粗細、組織量和凝血功能開展。使用1-0號可吸收線可以結扎根部比較粗的闌尾。若闌尾根部組織出現穿孔和壞疽的情況,則需要使用3-0可吸收縫線對根部正常盲腸壁組織進行荷包式縫合,將根部殘端關閉,對其行雙荷包縫合,并將闌尾殘端關閉。使用小號手套作切除闌尾標本袋,置入腹腔時經主操作孔,先完成指端部分的放置,后將手套體、腕部分依次放置,在手套內置入闌尾,經分離鉗將手套腕部兩側緣夾閉,將手套和其中的闌尾標本取出。針對闌尾水腫、化膿明顯且體積較大的,關于闌尾標本的取出可經外置牽引手套碗部緣分次夾出。針對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因腹腔存在較多的膿液,需要將膿液吸凈后使用
生理鹽水進行徹底清洗,必要情況下需要將腹腔引流管放置在右髂窩或盆腔內,將滲出液引流出來,進而有助于避免出現腸瘺。最后使用3-0可吸收線縫合腹壁戳孔[2]。
對照組:開腹闌尾切除術。麻醉方式用連續硬膜外麻醉,針對急性闌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患者取右下腹麥氏切口,穿孔合并彌漫性腹膜炎患者取右下腹經腹直肌切口,以此可以將更好地顯露手術視野,便于沖洗和吸引膈肌下、肝下、脾窩下膿液,為避免出現腹腔膿腫形成,手術過程中需要將位于腹腔低凹處的積液吸凈。對闌尾進行常規逆行或順行切除,結扎或縫扎闌尾根部后,需要內翻包埋殘端荷包。針對局限性腹膜炎,需要將局部膿液吸凈,使用生理鹽水紗布將少量殘留膿液蘸凈后進行關腹操作。針對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則需要對腹腔采用生理鹽水進行徹底沖洗,必要情況下需要將腹腔引流管在盆腔或右髂窩放置[3]。
1.3 觀察指標 認真記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對比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16.0分析,計數資料取率(%),計量資料取平均值±標準差(),組間率對比取x2檢驗(或t檢驗),P<0.05具統計差異。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
觀察組各項手術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1。
2.2 并發癥 觀察組出現1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共2例(4.00%);對照組分別出現3例、4例,共7例(14.00%),組間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作為一種外科疾病,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發生率,極易導致急腹癥的出現,癥狀與病理類型之間的關系密切,主要以不同程度的腹肌緊張、腹痛、發熱、壓痛和反跳痛為主,若治療不及時,則誘發膿腫或腹膜炎的可能性較大,嚴重者會誘發死亡,從而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4]。開腹闌尾切除術較為成熟且有效,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類闌尾炎的治療當中,但是給患者所造成的創傷比較大,不利于術后恢復,極易出現各種并發癥,且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疼痛,治療效果并不顯著。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微創手術應運而生并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與傳統開腹相比具有顯著優勢,如手術時間短、操作簡便、損傷小等,在治療急性闌尾炎時有助于縮短術后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經腹腔鏡對腹腔進行探查,可以及時發現病灶與其他病變,且不需要擴大切口;然而該術式對于術者的操作技能十分嚴格,為此醫護人員必須致力于自身操作水平的不斷提高,確保能夠順利的開展手術[5]。
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較于進行開腹手術的對照組,觀察組經腹腔鏡手術,不僅有助于術中出血量的減少,手術、住院與排氣時間的有效縮短,且有助于極大的降低并發癥發生率,P<0.05。
綜上所述,經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有助于極大的縮短手術、排氣、住院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與并發癥,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上。
參考文獻
胡鵬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及安全性[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3):61-62.
徐洪勛,張家利.對比分析腹腔鏡和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0):61-62.
肖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慢性闌尾炎的效果比較及其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7):140-141.
湯飛.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及安全性[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59):4-5.
秦威.老年急性闌尾炎應用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療效比較的系統評價[J].系統醫學,2018,3(09):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