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紅
【摘 要】目的:健康教育在兒童醫院對緩解就醫恐懼和醫患矛盾,培養自護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問答式,自助式和情景式進行健康教育,對患兒和家屬營造快樂醫療空間,實現無哭聲醫院的愿景。
【關鍵詞】兒童健康教育;情景式教育;快樂醫療
【中圖分類號】R1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健康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集經濟學、行為學、心理學以及醫學、教育學等學科于一體,健康教育不僅是連接衛生知識與行為改變的橋梁。其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知識傳播,對研究對象進行教育,引導研究對象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消除消極情緒干擾,最終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的一種方法。
1 健康教育的意義
1.1 對患兒就醫心理疏導意義 健康教育應該貫穿醫療過程全程,在診前,診中,診后和康復過程中都可以進行,本文探討的是診前的兒童健康教育。兒童醫院門診接診開始就實施健康教育的,緩解兒童就醫恐懼,對兒童和家長傳播健康教育知識和就診的心理干預非常具有必要性。
1.2 緩解醫患矛盾的意義 由于醫療資源有限,現在兒童醫療領域確實存在治病難,費用高的問題患兒的病情會很容易影響家長的情緒,使心理應激增加而產生憤怒,緊張等情緒。就診前的對家長的心理疏導,和營造溫馨的環境和通過有針對性的衛生知識教育,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勵患兒積極參與健康的維護,調動患兒及其家長的主觀能動性,主動配合檢查、進行治療及護理。
1.3 培養患兒和家長的自護能力的意義 通過門診實施健康教育,降低了患兒疾病的復發率,節省了患兒家長的開支和時間,培養了門診患兒及家長的健康自護能力。提高了門診患兒的生活質量。
2 門診大廳健康教育的方式
這里指的的是健康教育在接診前或者接診中的內容 當患兒和家長進入大廳時,健康教育和就醫的心理干預就應該伴隨著到診同時進行。
2.1 問答式教育 設立總服務臺和門診無償導醫服務。總服臺服務臺護士和專業的宣教人員對患兒家長提出的疾病有關知識及健康咨詢問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兒家長做出回答。
2.2 自助式教育 通過免費的三折頁,和燈箱海報和大屏幕電視等制成紙質或者多媒體試聽資料進行宣教。由家長和患兒自行觀看學習,所以稱自助式教育。
2.3 情景式教育 制造些簡單的模型教具,由專業人員示范操作流程,并且家長和患兒可以模擬情景再現。醫生看病的玩具醫藥箱,有注射器、聽診器、盤子等。平時在家時,親子之間或小伙伴之間可以玩一下角色扮演,一些人扮演醫生,一些人則扮護士、病人,玩一些醫生看病的游戲。在扮演角色、玩游戲的過程中,宣教人員可以提出一些有關于看醫生的問題,如果孩子不懂得回答也不要緊, 可以用一種輕松自然的方式把答案說出來,無形中已經在給孩子科普一些醫療常識了。
3 門診大廳健康教育的內容
3.1 兒童就醫導診咨詢 有關科室的分布,和患兒化驗及各項檢查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哪些患兒需要做CT檢查,小兒保健知識,小兒內科、外科、五官科等各種疾病的有關知識、預防;及時介紹本院新技術、新項目、新儀器 等內容。
3.2 兒童就醫心理咨詢 當患兒來到醫院時,我們穿著整齊,選擇護士服的顏色溫和,主動接近患兒,如用親切的笑容與患兒打招呼,撫摸其頭、手等部位,以消除和減少陌生心理。還要以和藹親的態度、柔和的語調、友善的言詞來接待患兒。
3.3 兒童就醫常識咨詢 門診患兒要了解所用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用法、用量等知識,觀察小兒病情變化情況:好轉或惡化。好轉繼續門診治療,惡化需住院治療,高熱患兒觀察體溫降至38.5℃以下,才能離開醫院,這些宣教內容對于衛生知識缺乏的患兒家長是很重要的以及一些飲食衛生保健常識等。
4 門診大廳實施健康教育的展望
4.1 規劃傳統門診中的商業行為,營造快樂醫療的空間
傳統的門診大廳的商業行為,如投幣式搖搖樂和一些玩具食品的銷售攤點需要整合和規劃。如果患兒和家屬 可以找一個很好的放松其緊張,煩躁情緒的空間,那么病患在就醫過程中產生的不良情緒就會慢慢緩解,有趣的環境加上游戲的快感這一良好情緒的增強,在孩子們記憶中的醫院的印象里就不會只有痛苦和恐懼,還會包括不良情緒之后的快樂感。例如,建立一個兒童快樂中心,運用顏色印象空間中適宜的配色基調和布置上一些安全合理的小型游樂設施
4.2 利用娛樂休閑空間加強健康教育,寓教于樂
門診大廳的快樂空間可以布置上多媒體顯示器,和燈箱展板和圖書和紙質宣傳冊,就醫的家長和患兒在休閑的時刻可以觀看相關的知識,把娛樂的空間變成宣傳健康知識的陣地。宣教人員要深刻理解健康概念的內涵,徹底地從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轉變到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中來,緩解患兒的就醫恐懼,患兒及家長進行適當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工作。
4.3 營造健康教育的實踐基地,培養健康教育人才
門診大廳的快樂的空間和設施可以招募專業的宣教人員,配合大學生志愿者,通過“情景式再現、專家式指導、模塊化體驗、角色化扮演”的方式,系統專業地為4-12周歲兒童呈現模擬的醫院環境,使其在體驗中學習醫療知識,消除就醫恐懼,建立自護意識。同時為健康教育人員提供良好的實踐場所,加強實踐經驗的積累。
4.4 豐富健康教育形式,打造健康教育多媒體資源庫 兒童健康教育除了傳統的宣傳單和宣傳展板以外應該設計聲光電新型展板,以及基于公眾號的圖文資料和基于短視頻的影像資料。
4.5 建立兒童閱覽室,開展手工DIY活動 在候診去建立兒童閱覽室,有助于緩解兒童的緊張情緒,開展一系列的手工DIY活動,有助于分散兒童的就醫的焦慮。
5 總結
醫療正在改變未來,科技正在改變醫療。健康教育在未來醫療理念的變革中的作用和地位將越來越重要,兒童醫院的客服系統將得到重視和完善,兒童健康教育的多媒體化和自媒體化將成為現實,兒童醫院友好、有趣、有序的就醫體驗將會逐步實現。利用門診大廳開展健康教育將是提升就醫體驗,改善醫患關系,營造無哭聲兒童醫院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王瑩.兒童就醫恐懼的原因分析及護理.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16 年 6 月第 6 期
陳寶芬.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的運用分析.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 Jul 28(14)
朱湘紅.健康教育在兒童醫院門診實施的方法和體會 《職業與健康》2007年7月第23卷第14期
孟東生 李 巖 張志麗.兒童就醫環境設計初探 現代裝飾理論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