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靜
【摘 要】我國自從進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改革開放進程中以后,整個社會的發展就開始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態勢,無論是在經濟水平的發展還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方面,都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就。這也從另外一方面反映出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越來越好的生活條件對于計劃生育來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雖然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著生育率失常、性別比例失衡等問題。因此,本文對計劃生育政策實行模式進行探析,旨在尋求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關鍵詞】計劃生育政策; 實行模式 ;可持續性發展 ;性別比例失衡 ;社會人口結構
【中圖分類號】R8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2
1 前言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已經擁有了十三億人口的龐大數字,為了有效地遏制人口數量的無限增長,我國制定了相應的計劃生育政策。再近些年來的實踐過程中,尤其是在改革開放這四十年的變化中,計劃生育政策展現出了較強的執行力,而且還為我國社會人口結構和經濟結構之間的交互作用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分析方式,也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衍生出了三種具有特征、實踐性強、而且效果尤為顯著的計劃生育政策實行模式。這三種模式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為我國的人口數量控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2 計劃生育政策實行模式
2.1 動員模式 “動員”這一術語最早起源于軍事領域,指的是通過某種激勵手段來使得其他人為自己服務的一種措施。現階段由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逐漸和諧、社會秩序的穩定發展,動員模式的內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指的便是將流動的財力、物力、人力集中起來,通過感召力和情感 說服的方式,同時輔以運用權力的手段,引導社會成員共同參加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1]。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模式中,動員模式為人們以后的生活勾勒出了一幅“幸福、和諧、富裕”的畫面,雖然不是很清晰,但是也贏得了大家的歡心,使得人們普遍接受了計劃生育政策。動員模式以“說服”為主要的工作方式,不僅僅消解“大政府”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強制力,而且使得整個工作過程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情味。
2.2 強制模式 強制模式應是能夠被大家最好理解的實行模式,這是因為“強制”與計劃生育政策從來都沒有分離過。在強制模式的計劃生育政策落實過程中,它會要求計劃生育的受體人必須要完全地、無條件地進行服從,對于行政權力所產生的責任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來進行執行,究其本質這實際上是一種以服從為本位的實行模式。在強制模式的執行過程中,必然要提到一個叫做“實行力”的詞,它是對計劃生育強制模式最為根本的體現,但是也會依據法律的寬容性以及人性、道德等多個維度的評判來建立相關的制度[2]。對于已經生產過但又一次或者多次懷孕的女性來說,她在某一種程度上是屬于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的。但根據實際情況和案例的經驗總結來看,她們依舊可以享受到相應的基本福利,這就是出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所采取的措施[3]。這時候強制模式的“實行力”就會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出于一個彈性調控的階段中。這也說明現階段的計劃生育政策并不是行政權意志力的一種根本體現,而是根據社會中多元利益的表現而改變的[4]。
2.3 交換模式 所謂的交換模式實際上是需要借助相關的政策和市場才能夠完成的,從實際意義上來說,就是常規的政策制定者將相應的計劃生育政策按照實際的情況制定完成以后,就會交給執行者和實行者來進行時間,這時候就會有一個誘導因素被釋放出來,例如常見的經濟利益、榮譽、機會、升職等。這時候實行者就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開始思考,進行相應的衡量,最后做出回應。這樣的計劃生育政策體現出了交換的優勢性,主要就是能夠促進實行者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經濟洪流競爭的過程中,相關的政策被實行者自覺、自發地遵守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幫助社會秩序能夠被穩定地維持下去的一項重要手段[5]。此外,交換模式的計劃生育政策之所以能夠被很好地實行下去另一方面是由于利潤的驅使和影響。眾所周知,利潤的杠桿效用可以驅使人們遵守或者漠視計劃生育政策。這個時候就會有兩種相對來說比較極端的狀況出現,當計劃生育政策的相關制定者并沒有根據事實情況和以后的發展趨勢來進行相應的措施改善,無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交換模式,就會出現比較惡劣的情況,例如“喝藥不奪瓶、上吊就給繩”的極端情況[6]。因此,在進行計劃生育政策交換模式的應用過程中,一定要時刻堅持著“各得其所”的發展理念,將協調作為彼此之間的原則來進行分析和落實,才會幫助其相應內涵的實現和實際應用效果的完美提升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這樣一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在進行人口數量的控制上以及取得了較大的成就,這都是得益于計劃生育政策實行模式的落實。但是就計劃生育政策實行模式單一的角度來看,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動員模式、強制模式、交換模式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關系,共同作用于人口數量的控制。另一方面,計劃生育政策實行模式在外部環境上還是會受制于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必須要結合大環境進行適當的彈性調控,才能夠從一個宏觀的方向上把控計劃生育政策的發展方向,推其可持續性地進步。
參考文獻
李博.計劃生育政策實行模式探析[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06):83-88.
肖子華,林穎.生育政策變革后的計劃生育管理策略——基于新修訂的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視角[J].人口與經濟,2018(05):53-61.
牛思涵.論二孩政策后我國城鎮居民養老模式的未來走向[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8,32(04):65-69.
趙雪雅.生育政策調整對經濟增長的影響[D].云南財經大學,2018.
王淏凌.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變遷研究[D].南京大學,2018.
沈艷偉.公共政策傳播中政府、媒體與公眾互動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