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鳴威 李陵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78例非全麻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比較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例數、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進行護理風險管理,可有效提高護理人員風險意識,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同時還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風險管理;手術室;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手術室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場所,護理人員工作量繁重且精神壓力大,經常出現各類護理事故,引發護患糾紛。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模式,旨在通過有效識別和分析風險解決各類存在和潛在的風險來降低經濟損失。本研究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進行風險管理,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1)符合各類手術指征;(2)年齡≥18歲;(3)精神正常且具備讀寫能力。排除標準:昏迷者及精神疾病者。按照入院時間,將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歸為對照組(39例),將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歸為干預組(39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20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42.6±2.8)歲,急診手術21例,擇期手術18例。干預組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43.0±3.2)歲,急診手術19例,擇期手術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接受手術室常規護理,包括輸液護理、體位護理、生命體征監測等。
1.2.2 干預組 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1)風險識別。①手術室管理制度不完善,溝通機制不健全、處理流程不規范,權責不清。②護理人員綜合素養不高,缺乏護理服務意識,護理文書記錄不規范,人員匱乏,在職人員工作強度過大。③管理制度執行不徹底。如消毒隔離制度、搶救制度等均未嚴格按照規定流程進行。術前訪視流于形式,與患者溝通不到位;隨意更改既定護理操作程序,缺乏無菌觀念。④設備維護不到位。日常未嚴格按照規定維護設備,術前對設備檢查不徹底,術中出現設備故障影響搶救質量的問題。(2)風險應對措施。①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由護士長及3名年資>3年的護師為小組成員,對手術室護理風險問題進行分析,制定相應防范策略,并抓好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月末統一評估,季度匯報總結,加強護理風險管理。②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完善消毒隔離制度、交接班制度、術前訪視制度,護理文書書寫制度等,要求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對于執行不徹底或違反流程的人員進行批評警示教育,嚴重者給予處罰。加強手衛生及無菌操作制度的管理,將護理人員對相關制度的執行情況與績效考核相掛鉤。③人員培訓。每周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技能、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心理素質及護理技能水平,及時更新知識儲備,從容應對各類護理風險問題。
1.3 觀察指標
1.3.1 風險事件 記錄護理風險管理期間患者風險事件的發生例數,如神經損傷、傷口感染、意外跌倒等。
1.3.2 護理滿意度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對護理措施的滿意度。滿分100分,總分<60分則表示患者不滿意,總分60-79份表示患者比較滿意,總分80-100分表示患者非常滿意。滿意率=比較滿意率+非常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錄入相關數據,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風險事件發生率20.5%,干預組風險事件發生率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2.548,P<0.05)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分析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64.1%,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8.639(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是對各類護理風險進行及時識別、評估及防范。護理風險管理是建立在風險管理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新型護理理念,其主張事前預防,通過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體系,對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進行有效防范[2]。本研究所制定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中,現對各類護理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和分析,然后建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同時完善各項護理管理制度,要求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并加強考核,這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操作的規范性,確保護理人員能熟練掌握各項手術室護理風險處理措施,進而減少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了治療和護理工作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高于干預組,這與周春梅等人研究結論相一致[3],這表明在手術室中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同時干預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表明護理風險管理可提高手術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而能在治療和護理中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這對于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梁文仙.探析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吉林醫學,2017,12(3):170-171.
賀媛安.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6(39):211.
周春梅.分析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