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成龍
摘 要:航空安全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乃至全球所有國家民航業發展的根基,而跑道安全又是航空安全的一個重要體現。近些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空中交通活動日益繁多,如何防止跑道入侵以確保跑道安全已然成為全民航發展的關鍵課題。
關鍵詞:航空安全;跑道入侵;預防
1.跑道入侵
1.1跑道入侵的定義
目前對跑道入侵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在2006年由國際民航組織提出正式規定的,即在機場中發生的任何涉及錯誤地出現在用于飛機起飛和降落的保護區表面的飛機、車輛以及行人的事件。另一種是由美國聯邦航空局提出的,即在機場上發生的任何下列事件:航空器、車輛、人員或者地面上的物體對正在起飛、著陸的飛機或即將起飛、著陸的飛機造成碰撞危險或導致間隔縮小。 通俗而言,跑道入侵其實就是指發生在機場范圍內的,對飛行活動正在使用的跑道產生不利影響,并有可能引發飛行安全事故的事件。
1.2跑道入侵的等級分類
為了系統地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跑道入侵的發生,針對跑道入侵對航空安全所造成的危險程度,國際民航組織結合世界范圍內跑道入侵實例的調查以及科學分析,將跑道入侵劃分為五個等級。
A:極度嚴重的安全事故,低于安全間隔,碰撞發生的概率接近百分之百,能夠避免的概率極小,機場的相關管理人員需要采用極端措施來應對此類問題。
B:較嚴重的安全事故,低于安全間隔,碰撞發生的概率大,事故發生時,可以采取應急的糾正或避免措施減少碰撞的可能性。
C:低于安全間隔,碰撞發生概率較小,此類事故發生時,一般有足夠的時間或距離來解決、避免碰撞事件的發生。
D:屬于跑道入侵的范定義,如車輛或人員等進入飛機起降的保護區域內,但造成安全事故的概率極小。
E:事件的具體過程或資料數據顯示不充分,無法評價危險等級。
1.3跑道入侵的誘因
通過對跑道入侵案列的分析,我們基本可以將跑道入侵的誘因歸納為以下幾類:
(1)人為因素
和其他領域一樣,人為因素對航空安全的影響同樣極其深重,其中跑道入侵的絕大多數原因都繞不開人為因素。由于行為對象有所不同,造成跑道入侵的人為因素可再細分為:管制員人因、飛行員人因、其他人員人因(其中包括機務人員、場務人員、其他車輛使用人員及誤入跑道人員等相關人員人因)。所有保障人員均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工作狀態不佳、行為失誤或情景意識丟失等,從而影響到跑道安全的保障工作。
(2)設備因素
因為設備老舊、不穩定、錯誤或者失效往往也會造成跑道入侵,比如無線電干擾、陸空通話不正常、地面提示燈光失效、車輛拋錨或場監設備缺失或故障等等,它們可能會造成管制員失去對于飛行活動區的實時監控、陸空通話不順暢或情景意識混亂等,可能會造成機組人員錯誤或不能接受管制指令、不能準確有效地按指令操作航空器或運行效率低下等,可能會造成其他地面保障人員所使用的車輛出現故障而滯停在跑道、失去與管制單位的雙向聯系或誤出現在運行安全區內等。設備是保障安全的媒介,如果設備一旦出現問題,跑道安全也很有可能會出現狀況。
(3)環境因素
A.工作環境因素
工作環境也會影響飛行員和管制員或者其他相關人員的工作效率甚至正確性,比如飛行員長期處在儀表眾多,輻射隨處可見的駕駛艙內,有時會導致機組人員情緒低落、緊張或者焦躁,致使工作能力差;管制員的辦公環境一般都是由各種信息系統、無線電、雷達、打印機、對講機和電話機等等電子設備林林總總地組成的,可想而知,長期置身其中工作難免會使人有一些精神狀態上的波動,從而影響到原本就日益緊張的工作。
B.運行環境因素
飛行活動的運行環境主要是指外界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物理環境。其中自然環境如低能見天氣、低空風切變或者是在航空器運行時正在惡化并最終低于運行標準的天氣演變等;物理環境比如跑道潮濕,跑道剎車效應不好,跑道上有積雪、積冰、漂浮物或不好觀察的障礙物等外來物等。這兩種運行環境的變化多多少少都可能會導致跑道入侵,從而影響航空安全。
(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往往并不是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直接因素,卻總是處在源頭的深層原因之一,有時,我們總是能從管理上找到造成某事件發生的不足。管理的不到位、缺失甚至錯誤會導致其他一些直接誘因的發生,從而加大了發生跑道入侵的可能性。比如未建立針對跑道安全的保障預案、跑道安全措施的可操作性較低、執勤人員資質管理不善或班組搭配不妥當等,管理因素可以說是對于危險源的掌握和控制,是可以避免發生跑道入侵的最有效的著手點。
2.跑道入侵的預防
2.1優化各類相關人員的人為因素
( 1) 優化管制員人因。
A. 盡量使用標準陸空通話;
B. 認真核聽飛行員的復誦;
C. 減少在飛行員緊張操作時對其發布指令;
D. 通過拆分或停頓來降低指令的繁雜度,盡量不使用易混淆的詞語;
E. 時刻關注跑道道面動態;
F. 制定并落實針對管制工作中由人因引起的跑道入侵防范措施。
( 2) 優化飛行員人因。
A. 盡量使用標準陸空通話;
B.做好飛行前準備,充分掌握機場信息如跑道、滑行道、脫離道信息等;
C. 復誦并落實管制指令,如做不到或有疑問應及時反饋給管制員;
D. 一定要重視如穿越跑道、進跑道、起飛或落地等重要指令,嚴格按指令,不能盲目操作;
E. 定期進行針對跑道入侵的警惕和防范教育,學習經驗,吸取教訓,制定長效機制以避免飛行員人因引起的安全風險。
( 3) 優化其他人員人因
A. 對每一個需要進入飛行控制區和跑道道面的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并存檔記錄;
B. 強化機務、場務、民航車輛使用者等人員的民航知識、技能培訓和主動防范意識;
C. 完備機場相關部門的運行手冊及規章制度;
D. 建立及時有效的“管制員--機場人員”雙向聯系,并做好維護與規范;
E. 人因方面的教育要隨著人員的變動而及時跟進,將人因控制的措施落實到每一位相關工作人員。
2.2及時更新設備,做好設備維護
( 1) 凡是需要改進升級的關乎到防止跑道入侵的設備設施都應盡快更新;
(2)對各類地面或機載設備的維護保障應隨時到位;
(3)若有針對防止跑道入侵的新技術、新手段或新設備出現,應適當考慮引進,增強防范效率和準確性;
( 4) 完善場監設備引進計劃、燈光檢查制度、陸空管制設備零失效、低能見等惡劣天氣時的設備可靠性分析等規章制度。
2.3有效減少環境因素對于跑道入侵的影響
(1)改善飛行員與管制員的工作環境,提供更加人性化、完善舒適的工作場所,幫助重要保障崗位建立可靠的情景意識,實現“狀態佳、效率高”的工作氛圍;
(2)聯合氣象部門對飛行員、管制員、場務、機務等各個相關人員、單位,針對容易引起或對跑道入侵有重大影響的自然天氣現象進行學習培訓,如遇到天氣不理想時應該知道如何共同應對,以避免跑道入侵;
(3)當出現跑道潮濕、剎車效應不好、道面有入侵物等情況時,應及時按程序做出調整與應對。
2.4做好跑道入侵的風險管控,制定可靠的管理方針
(1)梳理現有的防止跑道入侵的管理控制辦法,整理并改善相關機制;
(2)定期集合各部門針對歷史案列及近期相似事件展開討論學習,以形成更加完備的長效管理體系;
(3)對各重要部門領導進行防止跑道入侵方面的長期宣貫教育,必要時組織其到先進單位培訓學習;
(4)注重管理,盡量從制度上做到“零入侵、零風險”,要“遇之有方、行之有效”。
3.總結
正如其他航空安全保障工作一樣,防止跑道入侵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單位能夠單獨完成的,它需要各個相關工作崗位的人員和各個保障部門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做好彼此溝通協調,并通力合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好的一項工作。在平時,我們應當重視對于防止跑道入侵相關問題的信息收集、研究分析和整理總結,促成更加完備的規章制度的形成,為整個航空安全保障工作打下堅實牢靠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京松.何曉薇.跑道入侵及預防[J].中國民用航空,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