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龍
和樂的課堂,不僅有和諧與愉悅,更有啟發與思考。“啟思”,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有了廣度、深度。
一、啟中有環境,思后能致遠
一個班級的孩子要學習,既要給他們創造出良好的自然環境,還要構建好和諧的人文環境。雖然,自然環境是外在的,但也是必須的。在一間教室里,圖書角里書籍琳瑯滿目,學習園地里書香四溢,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啟發孩子讀書、學習,孩子們能不為之所動嗎?
當然,考慮到孩子的性格等方面的差異,我們還要創造出一定的人文環境。一個班是一個大環境,要時時關注孩子們之間的活動,使之和諧融洽;一個小組就是一處小環境,要注意人員的搭配,男女的組成,人員的相融。
環境能育人。當我們在啟發之前做實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學生的思考方能寧靜致遠。
二、啟中有條理,思后有邏輯
一串珍珠很美麗,是因為有一根絲線把它們連接了起來。雖然,絲線很不起眼,可是非常重要。解決一件事情,要分清它的來龍去脈,必須抓住這樣的“絲線”,抓住了它,就能理清事物的條理,這樣才能在解決問題時達到“丁剖解牛,游刃有余”的效果。課堂上,我們啟發孩子學習,展開思考,同樣也要抓住“絲線”,理清條理。這樣的思考才能讓學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三、啟中有等待,思后能豁然
要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可愛的孩子,他們滿臉寫著天真和稚氣,我們要從孩子的出發點考慮問題,不能把孩子想的和我們成人一樣,想出多么高深的理論,說出多么高深的話語。
在啟發中,我們應該學會等待,讓孩子不感到緊張,讓孩子有時間去思考。這時候,頓悟的效果就產生了,他們會為自己的豁然開朗而興奮不已。要知道,這種思考得來的知識要比老師的講述深刻上千倍萬倍。
四、啟中有情境,思后有情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最感興趣的就是情趣。可是,在以往的教學之中,最容易讓我們忽略的也是情趣。課堂上少了情趣,于是,課堂變得死一般的沉寂。當我們還在怪罪孩子不聽講時,殊不知我們竟然悄無聲息地剝奪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情趣。
課堂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為了學生樂學善思,為了找回他們的最愛,我們可以創設相關的情境。唱一首歌,讀一首詩,放一段視頻,演一段課本劇,讓眼前的情境感染學生,讓學生自然地走進自己喜歡的情節里,讓學生找回他們久違的情趣。在這種情境之下,哪個孩子能分心?哪個孩子會貪玩?又有哪個孩子教不會呢?
五、啟中有詩詞,思后有經典
每天早上,我們都在誦讀著經典,背誦著詩詞。可是,這種背誦只是機械性的記憶,好多時候,學生不能有機地運用到學習過程之中。這需要我們及時地去啟發,讓學生打開詩詞的大門,在詩歌的王國里自由翱翔。
學了一首思鄉的詩,啟思中,帶出十多首思鄉的詩;學了一首愛國的詞,啟思中,想起許多愛國的詩文……和詩人對話,和經典交流,學生讀得或慷慨激昂,或如泣如訴,說得滔滔不絕、壯志凌云。慢慢地,學生也變成了一個個小詩人。
六、啟中有圣賢,思后有哲人
我們經常說著“讀萬卷書”,就是在鼓勵孩子多讀書。在讀書時,我們就會遇到許多歷史中的圣賢哲人。這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我們的思想就會受到他們的思想的熏陶,我們的行為也會受到他們的啟迪:教我們“溫故而知新”的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教我們英勇無比,義重如山的是三國時期的關羽;教我們如何觀察昆蟲,親近大自然的是法國的法布爾;教我們如何創造發明的是美國的愛迪生……
課堂上,我們的啟發,會讓學生一頭扎進書籍的海洋里,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的引導,會讓學生勤奮向上、頑強拼搏,因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的介紹,會讓學生主動讀書,無師自通,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在這種啟發之下,讓每一個學生不再抱著語文課本學習語文,讓他們積極地、主動地走向大語文,在無窮無盡的書海中汲取更加廣博的知識。
七、啟中有生活,思后有實踐
我們不僅需要“讀萬卷書”,還需要“行萬里路”,因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我們的啟發中,不能把學習和生活對立起來。我們要摒棄古時候“一心只讀圣賢書”的錯誤思想,也要糾正當今一些家長只讓孩子學習再學習的錯誤認識,讓學生把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
有了實踐,學生就有了動力,因為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在課堂上,一個眼神,讓學生動起來;一個表演,讓學生活起來,接著,實踐活動,讓孩子們“瘋”起來。這樣的語文,不僅學習了書本知識,更為主要的是,提升了孩子們的綜合素養。試想,這種模式之下,有哪一個孩子不愿意學習呢?
八、啟中有遷移,思后有創造
我們學習著一篇篇例文,我們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理解它,更為主要的是我們能否在其它相關文章中,學會能力遷移,甚至是創造。
語文課堂,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也不應該僅僅是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啟思中,使學生去發明,去創造,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提升。
九、啟中有合作,思后有團結
我們的和樂課堂,也需要合作。“三個臭皮匠,抵得上一個諸葛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一個人的才思、能力畢竟是有限的,而眾人的智慧是無限的。當我們在啟發中提倡小組合作,發揮眾人的才智,我們的語文課堂能不和樂嗎?
十、啟中有競爭,思后有勇為
合作與競爭是兩種相互對立的力量,可它們并不完全矛盾。因為,有了合作,才能共贏;有了競爭,才能發展向上。不管是我們個人,還是我們的社會,都時時要有緊迫意識,不學習,不努力,就會被他人趕超,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在和樂的語文課堂里,“啟思”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有了它,學習才有真進步,有了它,學習才有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