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教學現狀:
1.學生情況:我們的學生普遍缺乏自我規劃意識,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較差,缺乏主動記錄、整理筆記的習慣,對美術課等科任課不重視,這些都為圖形筆記的普及和推廣設置了障礙。
2.教學情況:在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缺少貫穿始終的問題情境,學生不能長久的保持學習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傳統筆記形式單一,學生不能有效的梳理知識路徑,建構知識體系。學習效果的呈現形式匱乏,學生不能將所學轉化為固化成果。
“圖形筆記”是我在多年的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實踐活動,不斷摸索總結形成的一種教學方式。其核心內容是以筆記為載體,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特點,運用圖像識讀功能,幫助學生提升文化理解水平,提升核心素養。
萬事開頭難,由于學科的特殊性,這個“難”在于,每學期初的美術鑒賞課伊始都要重新來過一次。幾輪的實踐過后,我不斷摸索總結,分步驟夯實基礎、激發興趣、培養能力。
一、豐富形式、夯實基礎
1.了解圖形筆記,激發興趣
課前調查顯示,班內有一少部分學生有制作手賬的經歷,他們關注網絡時尚,網絡中也流傳著很多年輕人的繪本,從追求精神生活的品質出發,逐漸演變成為輔助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
明確筆記的重要性之后,行動就變得有意義。首先教授學生一些版面設計的技巧和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繪畫工具,設計筆記風格。這個環節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完成度很高。
2.臨摹經典作品,保有學科特點
美術課堂筆記不同于其他學科的課堂筆記,“美”是第一要務!每個學期起始課,我都會讓學生準備一個漂亮的本子,理由很簡單:因為漂亮才會喜歡、因為喜歡才會有寫寫畫畫的欲望、才會堅持!所以,畫也是美術課堂筆記的而重要組成,臨摹經典作品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意義在于,其一,筆記本的版面小,好操作完成;其二,臨摹過程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其三,凸顯美術筆記的而藝術特色。
3.即興創作,開發想象力
在教學環節中,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適時的安排一些即興小品創作,也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的好方法。
二、循序漸進、科學賞析
1.學記筆記
課堂筆記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賞析美術作品,建構知識體系,梳理知識路徑。這看似簡單的環節,卻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首先,問題來自教師本人。我日常授課大多以感性為主,缺乏邏輯性,因而規范自己的教學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學生沒有記美術筆記的習慣,他們習慣的筆記更傾向為老師寫什么記什么,缺乏主動獲取、提煉的意識與能力。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為此,最最時效的方法就是腳踏實地、從頭做起,經過幾堂課的傳幫帶,學生課堂筆記的知識性、條理性有了顯著的變化。這個環節花費的時間較多,卻可以錘煉學生的意志,也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了準備!
2.學做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訓練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過程,思維的發散與碰撞是我校高一學生最最缺失的,他們在學習中習慣了等、靠,惰性嚴重,需要教師運用廣博的知識儲備、活躍的思維形式帶動學生加入這一場頭腦風暴的游戲。
打造具有美術課特色的思維導圖,建造立體知識體系,由簡到繁做起。最開始,學生的參與是被動的,教師運用板書演示思維導圖的形成過程,和學生一起發散思維、拓展知識,對于學生的進步積極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思維的同步中掌握思維導圖的思維路徑及方法。接下來,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探究活動,合作中優勢互補,在具體任務的驅動下,繼續鞏固思維導圖的運用。
三、分享交流、立體評價
1.確定成就目標
學期初,將整個鑒賞模塊內容劃分為中、外兩大賞析內容,在此基礎上,建議學生就繪畫、雕塑、建筑幾個類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賞析任務,制定成就目標,以筆記為載體,每節課抽檢部分同學的筆記完成情況,記錄平時成績;期中安排集中展示,計分評比,已做激勵,學期末進行學業考評。
2.展評交流、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繪本,我總是定期查閱,再忙再累,都要用評語進行交流:“有創意、我喜歡!”“豪放派,大師就是這樣煉成的!”“線條很好,色彩在有層次些就更好了!”“進步大大的,我看好你啊!”……還會綴上一些可愛的小表情,久而久之,這便成了我和學生間別樣的交流方式,偶爾沒有評語,學生會追著讓我補上,看著他們滿意的笑容,反而讓我心升敬畏、不敢有絲毫的倦怠。而每節課的抽檢更是同學們所期待的,很多同學會主動要求展示自己的繪本,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小成果。在我任教的幾個班級,筆記制作精美的同學會受到同學們的追捧,成為美術課上的明星,比拼之風悄然興起!
3.開放評價、促進提升
所謂開放式評價,就是在學期末,學生們把制作的筆記在美術教室內擺放好,以展覽的形式供同學們觀看,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評價表,每個人都是評委,依據表格要求為筆記打分,進行評價,評選最佳筆記。展評中,充分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創造熱情,使每一個學生在他的最近發展區內得到發展,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讓他們的筆記在交流中進步,分享中提升。
小結:
圖形筆記只是一個載體,思維導圖也好、視覺筆記也好,都是為了承載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幫助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經過以上幾個階段針對性的培養,大部分學生都收獲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的、有著鮮明藝術特色的圖形筆記,也收獲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個中的感受,我想應該是五味陳雜,既有最初失敗時的懊惱、堅持時的苦澀,也有水到渠成、運用自如時的喜悅與甘甜。
薩克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好的教育手段,必須使每個學生學會付出,學會堅持,這樣才能養成受益終身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