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鑫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土壤有機質測定的相關內容,通過對土壤有機質測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來探討土壤有機質測定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以保障土壤有機質測定工作的順利開展,分析土壤的質量,采取有效措施來避免土壤受到污染,從而實現我國土壤環境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土壤有機質;測定;存在問題;有效辦法
經濟的發展,常常以環境為代價,致使環境受到嚴重污染,人們的居住環境已經受到威脅,其中土壤的污染占了較大比重。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促進經濟增長,而是不斷地改良被污染的環境,使其恢復到原有狀態。為了保護好環境,必須加強環境監測工作,尤其是充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來實施有效的土壤有機質測定工作。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質,需對得其進行準確的測定,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測定工作,過程較為繁瑣,需要進行科學而綜合的分析,合理操作。
一、土壤有機質測定的相關內容
土壤有機質是一種生命物質,是植物營養成分之一,其含量有利于促進植物的生長,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質,可據此來判斷土壤的肥沃程度,因此對其進行有效的測定十分重要。現階段,我國所采用的土壤有機質測定方法,類別較多,如采用容量測定法、灼燒測定法以及比色測定法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重鉻酸鉀容量測定法。這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測定方法,比較經典。在進行重鉻酸鉀容量測定過程中,要先準備好相關的試劑和測定設備,事先配制好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準備好硬質試管、智控數顯油浴鍋、溫度器、滴定器等。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則要開始試樣,取出一定量的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配比溶液,插入與油浴鍋相配套的鐵絲籠,然后將其放置于油浴鍋中,保持溫度,控制時間,等待冷卻,將溶液轉移于三角瓶中,添加指示劑,做好滴定工作,然后觀察顏色的變化。
二、土壤有機質測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土壤有機質測定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主要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測定人員在進行測定工作的時候,在操作上不夠規范,沒有嚴格按照規范操作來進行測定工作,細節的把控上不夠嚴謹,以致于出現較大的誤差,導致測定結果偏離。如,有的操作人員,在進行樣品滴定時,并未等到轉入液完全冷卻就開始滴定,影響了滴定結果。正確的測定方式是,溶液完全冷卻之后,再進行滴定;另一方面是,有機質含量測定結果有誤差,準確性不高,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很多。如所選擇的土壤樣品,水分含量過多,并未對其進行風干,而致使樣品中的原物質與重鉻酸鉀發生反應,而影響了測定結果;在配比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時,比例不準確,且在溶液溫度的控制上不夠仔細,從而出現結晶狀況,影響了重鉻酸鉀的濃度,無法保證最終測定結果。
三、土壤有機質測定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一)合理操作,保障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在開展土壤有機質測定工作時,一般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測定方法。雖然測定土壤有機質的方法比較多,但重鉻酸鉀容量測定方法所受干擾比較小,不會被土壤中存在的碳酸鹽影響測定結果,有利于提高測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若是需要對較多的土壤樣品進行抽樣測定,便可以選擇這種測定方式。重鉻酸鉀容量測定法,雖然能夠確保分析結果不被影響,但是其在測定過程中,有著十分繁瑣的操作,需要注意的細節較多,否則很容易導致所測結果不準確。首先,煮樣時要控制好煮樣的溫度,基本保持在沸騰狀態,溫度基本控制在一百七十攝氏度至一百八十攝氏度之間,煮樣時間要控制在五分鐘左右,避免溫度不適宜或煮樣時間過長而導致土壤中的重鉻酸鉀被分解;其次,分析人員對測定工作的須熟練,能夠有效的控制好每一個操作細節,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這樣才能提高測定工作質量,確保測定結果準確,縮短測定時間,避免因操作不規范而產生誤差;最后,如果所采樣的土壤量比較大,為防止其重鉻酸鉀容量被分解,測定速度過慢,則可以充分利用自動調零滴定器,于土壤樣品中滴入一定比例的重鉻酸鉀硫酸溶液。
除此之外,在土壤有機質測定過程中,應當引入先進的智能化技術,不再使用傳統的電爐和鋁鍋,而是使用具有智控作用的油浴鍋,以加強對溶解溫度的控制,降低安全風險指數。可在鍋中插入溫度計,避免超過規定溫度范圍;通常采用風干試樣的方式,科學篩選后,其測定結果會更加準確。
(二)加強對測定人員的培訓和管理
為有效解決土壤有機質測定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則必須加強對測定人員的培訓和管理。作為測定人員,其必須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在操作上要足夠細心,必須遵循測定規范流程進行測定工作,不可追求快速,而忽視了結果的準確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在配比重鉻酸鉀硫酸溶液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規定的比例來進行配比。配比的時候溫度變化不可過大,以避免出現針狀結晶現象。在配比溶劑的時候,要一邊加入硫酸,一邊攪拌,速度不可太快,等到所加入硫酸量適宜之后,等幾分鐘再利用冷水來為其降溫,將其溫度控制在合適范圍內。在加入硫酸的時候,若速度過快,溫度上升幅度過大,又因冷水降溫,便很容易出現結晶狀況。配置好的溶液,不能立刻就放入冰箱中冷藏,而是要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以保證溶液質量,使其不影響測定結果;第二,要確保溶解時的溫度,保持在規定范圍內,以避免溫度過高而導致重鉻酸鉀被分解,或是溫度過低而導致重鉻酸鉀有殘留量。合適的反應溫度,可有效提高測定結果的準確性;第三,在加入配比溶液時,要一邊加入一邊搖晃,以避免底部土壤粘黏,而導致無法完全與溶液產生反應,影響最終測定結果。根據測定經驗發現,如果土壤未能與溶液發生完全反應,或是無法將其完全移出,則可能會導致最終測定結果小于正確值。
結束語
在進行土壤有機質測定工作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土壤樣品,通過抽樣檢測,來了解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以判斷土壤的質量。作為土壤有機質測定人員,其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還應當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要能在測定工作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應嚴格按照測定要求來操作,避免出現注意事項中的錯誤,以確保測定所得出的數據具有準確性和真實性,促進土壤有機質測定效率的提升,從而為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周偉峰,朱巖巖,張喜鳳.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測定方法研究[J/OL].河南科學,2019(02):270-274 .
[2]余跑蘭,肖小軍,段彬林,孫惠娟,陳燕,柳開樓,熊華榮.油浴法測定土壤有機質消煮方式的改進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19):328-330.
[3]許昕.不確定度分析方法在土壤有機質含量測定中的應用[J].廣州化工,2018,46(12):92-95.
[4]莫昌琍,張小花.土壤有機質測定中消解方式的探索[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3(02):84-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