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娥
一、識字教學的背景
識字即為認識漢字,具體指大腦中的具象事物與抽象文本的相連,以幫助學生學習漢字文化,豐富學生的審美意向和審美情趣、促進文化交流,建立各民族的文化融合。識字教學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開闊知識視野。在1956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中明確指出:“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側重于識字,學生的識字數量不應超過1500個”;隨后在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規定:“小學生常用字應為3000個左右”。以上文件的提出都突出了國家對于我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極為重視,部分學校進行了實地操作,開展識字教學實驗,如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斯霞老師開展的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為主題的識字教學實驗,吸引大量的研究者前去觀摩學習,以審視的眼光,相互批判,不斷發展與創新,努力改善識字教學方法,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服務。
二、識字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開闊小學生各學科的知識視野
(二)有利于增強小學生對漢字文化的熱愛
(三)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健康心理
三、影響識字教學的因素
(一)社會因素
社會環境中能夠對小學生識字學習產生影響的多為各類門店招牌里的形近字和音近字,這些錯誤諧音字的使用,極易引起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形成漢字認知的錯誤,不利于小學生識字。相關教育部門應采取行動,制止社會群體使用錯誤漢字,幫助小學生識字。
(二)家庭因素
家長是學生學習的監督者。加強小學生的識字教育,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奠定漢字學習基礎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在家庭教育中,影響小學生識字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日常外出的識字指導,課后識字的加強訓練等,都會對小學生的識字學習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學校因素
學校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是第一責任人,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識字學習,所以教師教學能力對學生的識字情況會產生直接影響。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定期組織學習,參與研討培訓,提高教學質量,有效進行識字教學。
四、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一)適用于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策略
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積極主動、好奇心強、渴望動手動腦思考問題的特點。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合理運用課堂用語和教學工具,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特質,變難學為易學,變短時學習為長時訓練,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1.生字卡片法
為了打好學生漢語學習基礎,小學一年級便開設了拼音課程,幫助教師進行識字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重點講解拼音,選擇拼音卡片作為教學工具,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記住漢字。如制作不同形狀的動物卡片,像“雞”字,拼音為jī,教師在動物卡片的背面寫好拼音與漢字,學生會在圖形的提示下進行學習;還可以根據拼音的象形性特點,如把拼音“y”比作腳丫的“丫”,學生通過漢字的特殊結構識記生字,便于保持長期記憶,增強記憶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2.游戲填字法
為了使教學充滿熱情,學生投入注意力增多,教師應該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漢字。如把學生分為相同數量的兩組,在學生的背后粘貼生字卡片,一組貼生字,一組貼拼音,進行生字拼音配對游戲,掌握樂中學的高效學習法,使學生能夠在游戲的樂趣中勤動腦、勤交流,提高學習行動力。 ?3.重復記憶法
人類大腦對新事物的記憶,根據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時記憶也稱為感覺記憶,當一個人的器官獲得某些信息時,它將在0.25~2秒的短時間內保留在神經系統的相應部位,然后再消失;然后,瞬時記憶向短時記憶轉化,時間變長,約為1分鐘以內;最后,短時記憶又向長時記憶轉化,其信息可以存儲超過1分鐘至幾年,有些甚至可以永久保存。學生認識生字時起初的記憶為瞬時記憶,而后通過重復識記,會形成長時記憶甚至是永久記憶。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腦對于信息的遺忘規律是由高到低進行的,一旦記憶的內容不能保持或提取就會產生遺忘,如果想實現永久記憶,必須通過多次重復來實現。小學生理解新事物能力低,但識記能力強,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有效指導學生學習,合理運用教學方法,例如進行小火車比賽讀生字、男女生競賽讀生字、小組競爭讀生字等,學生通過強化訓練,會達到良好的識記效果。
(二)適用于高年級的識字教學策略
1.增設校園讀字角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都會設計讀書角來增加學生閱讀的知識量,本文效仿讀書角,設計在學校開設讀字角,讓學生在課間活動時學習漢字的知識。學生在讀字角中了解了漢字的起源,理解了漢字的含義,并學會如何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還有的學生在讀字角里展出自己的硬筆或軟筆的書法字帖,幫助其他同學一起識字。增設校園讀字角,設置填字游戲等,可以大大擴展學生的識字量,開發學生智力,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2.進行閱讀能力競賽
3.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相對廣泛,其形式更加多樣,方法更為靈活,教師可以設計語文生字競賽來增加學生識字量。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找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僻字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并于課外組織識字比賽,使課上課下相結合,切實改善小學生的識字教學現狀。
4.3.設置漢字學習標語
語文學習標語多為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的詞句,學校可以在樓梯間、教學樓外等處粘貼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間接引導學生積極閱讀識字,增加漢字知識,使識字與生活密切相關,促進學生快速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除了增加漢字的數量,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外,也是語言文化啟蒙、發展心理和智力開發的過程。教育者應該引起重視,采用適當的教學策略開展識字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為語文教育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