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玉嬌
良好的閱讀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使學生能夠通過大量閱讀獲取一定的信息。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使其積累大量的知識。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內在涵養。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討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閱讀學生能夠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并能夠在每次語文考查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測試。這主要是學生通過閱讀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取有效的信息,并提高了答題速度。所以說,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正是學生啟蒙的階段,因此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對閱讀形成學習習慣和興趣,并能夠在日常的學習中潛意識地增加閱讀量。學生通過閱讀能夠開闊視野,學習更多的歷史名著或文學知識,繼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時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積累大量的文學素材,進而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目前小學階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漏讀和跳讀的現象,這樣就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因此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靜下心來進行閱讀,不能因為追求閱讀速度而影響到閱讀質量。學生可以將自己閱讀材料中喜歡的句子進行摘抄和閱讀,這樣能夠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
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要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才會更加重視閱讀學習,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進行閱讀,并享受閱讀的樂趣。因此,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和特點,布置有趣的閱讀任務,進而使學生能夠形成閱讀興趣,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閱讀。
(二)采取多種教學模式展開多元化閱讀教學活動
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年齡原因正處于對任何事情都很好奇的階段,小學生性格更加開朗活潑,并且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模式展開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在展開的閱讀活動中,學生的情緒能夠得到釋放,并且會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閱讀教學活動中。
(三)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階段性的檢測
小學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除了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展開階段性的測試。通過測試結果,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并針對學生實際的閱讀情況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提高閱讀能力。通過階段性的檢測,能夠幫助學生積極了解到自己在閱讀中的不足,并及時進行糾正。
三、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
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里?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為了是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
四、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一)指導預習,教方法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剛上三年級,不會預習,我就把預習拿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
教給學生預習方法:①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邊讀邊想,讀后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③要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這樣,在課堂上指導三、四篇課文,學生就基本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
隨著閱讀訓練項目的進行,預習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方向性預習提綱,讓學生有所遵循,使預習由扶向放過渡。學生課前做了充分預習,不僅提高了教效果,為大量閱讀創造了條件,而且學生通過預習,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提高了自學能力,使閱讀起步訓練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二)上好精讀課,教學法
集中識字后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含義,通過溝通引發思考,把正確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