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申
2015年,在青島召開的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來的賀電中又一次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因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2017年,人民網發表了名為《教育改革發展紀實,為人民開創更美好的未來》的文章,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位增器”。“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既是習總書記的期待,也是奔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教育改革無法置身事外的歷史使命,實現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目前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內容。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翻轉課堂”“微課”漸漸進入了教師的視野,默默地受到很多老師和學生的喜愛。那么,何為“翻轉課堂”呢?
一、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源于2007年美國一個科羅拉多州的一個山區學校——林地公園高中。為解決部分學生缺課而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問題,該校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開始使用屏幕捕捉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解聲音,以學生在家看視頻聽講解為基礎,節省出課堂時間來為在完成作業或做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
翻轉課堂的思維轉變
翻轉課堂是教學結構的轉變,課堂課外的時間由學生自主把握,借助教師精心設計的微課完成對新知識的接受和初步架構。課堂上,教師不必再耗費大量時間講授。在預先有針對性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及合作探究,完成知識內化。以學生為中心,由“教”轉變為“學”。由于課前觀看了微課,學生對新知識已經初步了解,課堂上帶著問題,群策群力,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教師由“講授者”轉變為“指導者”。學生由接受的“觀眾”變成思維活躍的課堂參與者。
三、翻轉課堂流程
第一,利用教師制作的自主任務學習目標和重點,進行初步學習,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或質疑,帶著問題進入下一步學習;
第二,學生觀看教師錄制的微課視頻,反復觀看至學情學透,再次生成新的質疑而進入探究環節;
第三,利用老師或學生自己搜集到的學習資料,如圖片、視頻、音頻等,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生成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更高層次的問題,留待課堂高效率地解決。
第四,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上的練習,留下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課堂交流。
四、翻轉課堂模式的具體實施
翻轉課堂要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無論翻轉課堂的形式有多新穎,其根本目的卻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下面我以“心理描寫訓練”為例分享我的教學案例:
1.微課視頻設計思路
當前的作文教學,難免因在課堂上花大量時間教寫字理論知識而令學生產生倦怠情緒。為豐富寫作教學手段,同時提升寫作教學的課堂效率,特別引入“思維導圖”,以期打開另一重教學維度。
思維導圖的運用手段: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心理描寫技巧學習,幫助學生構思作文,使其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順利寫作;
采用思維導圖方式記課堂筆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知識框架。
2.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1)將心理描寫理論知識的學習翻轉
利用PPT,介紹心理描寫的八種方式,并利用一套自學檢測題反饋自學掌握程度,為課堂上的寫作訓練指明方向。
(2)將心理描寫素材的收集翻轉
通過微課給出課前素材任務,設計“夸夸條”,讓學生寫三個詞來夸贊班上的某同學,或者寫一句最想對其說的正面的話。
3.課中翻轉
(1)以思辨性問題組織課堂
要讓課堂翻轉成功,問題設計至關重要。在主要問題到延伸性問題設計上,選擇開放性強、有針對性的問題介入,以此引發學生間的思想碰撞,以及師生間的火花出現。問題設計如下:
A、心理描寫:老師發“夸夸條”布置任務時,我心里如何想的,運用何種心理描寫方法?
B、書寫對同學的贊美時,我是如何想的,運用何種心理描寫方法?
C、課堂上,當某同學念出給我的夸贊時,我是如何想的,運用何種心理描寫方法?
(2)以具體任務驅動小組合作
翻轉課堂注重學生個人與小組合作展示,巧設思考題,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小組活動運作起來,由小組收集“夸夸條”,并由作者代表上臺聲情并茂地展示,讓他們在互動展示自我風采,并學會欣賞別人。
(3)課后總結心理描寫口訣
心理描寫有訣竅,內心獨白很重要;夢境幻想比喻妙,環境襯托也有效;神態動作和語言,
透露心聲你知道。
4.課后反思
(1)課前導學以任務現行
課前給學生導學的內容構成:導學任務單、導學視頻、導學PPT、自學檢測題。
(2)微課視頻制作內容與形式需多樣化
可利用影視作品中有關內心獨白的片段作為課件的引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描寫的方法及步驟的教學以思維導圖形式呈現。學生不必被動記下課堂上教師的每句話語,而是積極對關鍵字進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學生的思維從中得到發展。
(3)課堂語文味道不能被弱化
翻轉課堂作為轉變傳統教學的一種手段,多媒體的使用,自媒體時代的來臨,促使我們研習技術,同時,切不可忘卻對語文傳統教法的研究,帶領學生汲取文學營養,獲得成長。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顛倒了傳統的學習流程,采用課前在線學習與課上個別化指導相結合的混合模式,增加了學生和教師互動和個性化的溝通,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教學的效益。但任何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只有適合實際的運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利用技術而不囿于技術,把握住“翻轉課堂”的核心,根據具體的學科特點,作出適合國情、學情的調整,才能真正地推動我國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以適應中國的課程改革,真正實現新課標對學生素質發展的要求,達到培養21世紀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