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澤紅
一、說教材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組共有四篇課文,以“勿忘國恥”為專題,展現的是在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受盡屈辱、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一幕。《圓明園的毀滅》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說目標
1.通過自學會寫6個生字,讀準3個多音字,積累一些四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過程,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讀寫結合,讓“語文教學的本質”回歸課堂。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美讀文中語句展開想象,理解體會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激發學生的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情感。抓住重點詞語的朗讀了解屈辱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
難點:?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的原因。
探究課文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的篇幅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的匠心。認識貧窮受欺壓,落后要挨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四、說教法
“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學語文”。我采用先讓學生第一節課預習導學案內容,并檢查自學效果,然后第二課時采用以讀代講,讀思結合,讀中感悟,微課借助, 寫話提升的教法,給學生留足時間和空間,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一同提升,把傳統課程和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起來,使課堂更高效。
五、說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有關圓明園的圖片及《火燒圓明園》的片段制成課件。
2.為學生準備導學案。
六、說教學過程
我除去傳統話語與學生交流,還把思維的挑戰、矛盾的沖突、情感的波瀾也納入了進來。因此,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是:
(一)整體感知奔重點,理解課題蒙情感
(二)讀思結合想畫面,微課展示升情感。
(三)巧設環節破難點,回歸目標吐心言。
第一環節?整體感知奔重點,?理解課題蒙情感
開課伊始,我從課文的題目入手,引導學生一一理解每個字的意思:“圓”是圓美無缺的“圓”、“明”是光明耀眼的“明”、后面這個“園”是皇家園林的“園”,接著讓學生用自豪驕傲的語氣說:圓明園。旨在讓學生讀的氛圍中感受圓明園的精美壯觀;然后語氣陡變,用沉痛的情調讀“毀滅”后的惋嘆,再讀課題,引導在反復讀題的過程中蒙生情感,使學生一開始就在思想上產生強烈的共鳴,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迅速融入到課文內容中去。
接著借助導學案上重點的字詞和課文段意小標題課件出示5分鐘內檢查學生自學效果,用說說你心中的圓明園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我提示學生用總結性的話說說自己對圓明園的了解。學生說出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里邊有民族建筑,有西洋風光等宏偉建筑,有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接著我打破常規,先抓首尾,引發學生嘆惋之情。學生讀開頭段悟出了“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讀結尾段悟出了“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火燼”,我抓住“不可估量”“化為火燼”兩個詞語的理解和朗讀,引發對圓明園毀滅的感嘆和惋惜。把表現圓明園藝術價值很高的句子讀一讀,既對文章有了整體感知,又領悟了首尾呼應的寫法。節省了時間,效率很高。我繼續追問: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損失巨大,不可估量呢?使學生順利進入第二個環節的學習。
第二環節?? ???讀思結合想畫面,微課展示升情感。
我讓學生自由朗讀二三四自然段的內容,想象自己看到的畫面,接著同桌交流自己看到的畫面,
出示微課課件:欣賞剛才同學們看到的畫面。我出示了三組畫面:同學們一一說出每組畫面的內容。第一組是說圓明園的布局美,結合圖片用文字的話形容“許多小園像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的周圍”。第二組是說圓明園的建筑美,引導學生用“有……有……,不僅有……還有……”的句式把這組畫面呈現出來,再用“漫步園中,有如……”的句式來感覺引發學生暢游其中美的感受。第三組是文物美,先一一說出看到了什么并分類說,青銅利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把它總結為“珍貴文物”。引導學生找文中宏偉建筑和文物珍貴兩個內容連接起來的那一句話讀出來,體會過渡句“承上啟下”的作用。再叫一學生用動聽的聲音把自己看到的最美的畫面讀給同學聽的環節不斷讀三四自然段,這樣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接著又用這么美的園子又是怎樣被毀滅的?一個問題引起了后面內容的學習,先默讀最后一自然段,把里邊的動詞找出來,“闖”“掠”“搬”“毀”“燒”,著重理解兩個詞“凡是”“統統”的意思,然后讓學生透過這些文字,用一個什么詞語來形容英法聯軍侵略者的丑惡行為?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同學立刻蹦出“土匪”“強盜”“卑鄙無恥”“毫無人性”“野蠻殘忍”的詞語,再課件演示火燒圓明園的經過通過男女輪讀:該重讀的字重讀,該拖長聲音的詞拖音,讀出辛酸憤怒仇恨的味道,讀出毀滅無奈惋惜的心情,更加深了對情感的理解。此時,我抓住火候,擦去板書,邊擦邊總結,宏偉的建筑沒有了,珍貴的文物沒有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沒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沒有了,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沒有了,一切都化為灰燼。剩下的只有什么?微課展示燒毀后的園子,引發學生說出荒蕪空園,殘垣斷壁,我繼續引發學生:毀掉的不光是?學生再回顧宏偉建筑,珍貴文物,還有什么?適當點撥學生說出民族尊嚴。這時課文的重點難點也順勢突破了,所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再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把它說一遍,進行了語言訓練,加深對重點難點的理解。
讀思結合,讀寫結合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應該是一種教學思想,它應該成為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
第三環節 ?巧設環節破難點,回歸目標吐心言。
在順利理解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一重點難點上,繼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課題是《圓明園的毀滅》,按說課文重點是寫毀滅,但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的篇幅寫它昔日的輝煌?”學生交流匯報成果:為了激起我們對民族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外國侵略者的仇恨,記住這慘痛的教訓,增強民族使命感。
通過圖片和資料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在教學中,我設計擦去板書宏偉建筑,珍貴文物,瑰寶,精華,世界名園的環節,引發學生民族責任感使命感。同時給學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間,為什么會產生這個悲劇呢?有人問:當時我們的政府哪里去了?軍隊為什么不抵抗?根據導學案上顯示的資料二,叫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學生紛紛說出清政府只顧自己逃跑,不顧國家危難和人民生活,軍隊作戰力不強,人民也心不齊。盡管字眼不準確,但是意思基本理解了,這時我引導悟出”落后就要被挨打”的道理。通過圖片和影視資料,學生情感不平,寫話的愿望便油然而生了,我在學生情緒積極的情況下布置了作業:你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作為一個愛國少年,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拿起筆不到很快寫出自己的心言:有位同學寫的很好“落后受欺凌,強大護我家”,還有寫“我們要好好學習,振興中華,決不讓這樣的悲劇再發生”等等,通過寫話吐情,達到了預期學習的目標。最后我讓同學補充板書的空白,他們寫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然后全部齊讀這八個大字,牢記心中,結合新時代的中國夢結課——我們要為實現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把學文與現實連接起來,使學生在發奮圖強的愿望中回歸現實,更有利于學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七、說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濃縮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清晰了課文的層次思路,既表現了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不可估量”,又體現了侵略者把它“化為灰燼”罪惡,以及在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損失的“不可估量”,也表現出學生由愛到恨的情感變化,激發學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讀代講,讀思結合,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回歸“本色語文”。有師生的交流之情,有生與本的感悟之情,有迸發的愛國之情,當這所有的情在課堂激蕩時,文本活了,老師活了,學生活了,這就我們追求的生命,是我們語文課堂的生命!學生最終把文中包含的道理,蘊含的感情,期待的結果運用到生活學習做事中,也是一件收獲莫大的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