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帥帥 王 俊
結腸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臨床常見疾病。腫瘤細胞常表現為高度的增殖活性[1]。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是細胞增殖的重要標志蛋白,對失控性增殖及增殖活躍的細胞標記效果理想[2]。核因子E2 相關因子2(Nrf2)及其接頭蛋白Kelch 樣環氧氯丙烷相關蛋白1(Keap1)與上皮細胞的惡變有關,對機體環境中的氧化過程及腫瘤細胞的增殖有一定的調節作用[3]。近年研究認為Nrf2/Keap1 是腫瘤發生和進展的通路之一[4]。本研究檢測CRC 組織Nrf2 和Keap1 表達,分析其與PCNA 增殖指數的關系,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 年1 月1 日—2013 年6月10 日期間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確診為結腸癌的患者96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 例,女44 例,年齡32~89 歲,平均(60.80±6.30)歲。選擇術后腫瘤組織作為觀察組,選擇距腫物邊緣>3cm 的正常結腸黏膜組織作為對照組。標本于術后立即取材,分別留取新鮮組織(-80℃冰箱凍存)和石蠟包埋組織。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確診后行根治性手術并由病理醫師確診,依據WHO《消化系統腫瘤病理學和遺傳學》診斷標準及分型[5];(2)具有完整的臨床及隨訪資料。排除標準:(1)雙原發或多原發癌、林奇綜合癥的患者;(2)有消化道手術史;(3)術前有放、化療史。
1.3 方 法
1.3.1 免疫組化法 應用免疫組化二步法檢測兩組標本組織Nrf2 和Keap1 表達,檢測觀察組標本組織PCNA 表達。實驗基于石蠟包埋組織后切取的4μm切片。三種試劑均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公司,為濃縮液,以50 為不同梯度按不同稀釋比例進行預實驗,選擇顯色最佳的濃度用于正式實驗(Nrf2 和Keap1均為1:300,PCNA 為1:100)。正式實驗由病理科技師操作,DAB 顯色,手工染色及顯色,嚴格按說明書進行,做好質控工作。判讀由病理醫師進行閱片,應用盲法,Nrf2 和Keap1 的顯色部位均是細胞質和/或細胞膜,PCNA 的顯色部位是細胞核,以淡黃色——棕黃色為陽性。在顯微鏡下找熱點區,共選擇5 個400倍視野,以二維進行評分。著色強度:分別以無、弱、中、強計為0、1、2、3 分。陽性判定:分別以<5%、6%~10%、11%~30%、31%~50%、>50%為0、1、2、3、4 分。二者之和為總分(0~7 分),以≤3 分為陰性,以>3 分為陽性。計算陽性率。
1.3.2 Western Blot 法 應用術后留取的新鮮凍存組織,檢測兩組標本組織Nrf2 和Keap1 蛋白半定量表達。具體方法:GAPDH 為內參。取樣本加裂解液后,離心,取上清液提取蛋白,用BCA 法測定蛋白濃度;放入100℃水浴鍋內煮5min,配制10%SDA-PAG凝膠,加適量蛋白和Loading Buffer 混合液,電泳,之后將Nrf2、Keap1 蛋白和GAPDH 的膠段切下轉移到PVDF 膜上,封閉60min,加入20mL 抗體(Nrf2 和Keap1 均為1:1200)和20mL 一抗稀釋液,4℃過夜,次日洗膜,加入二抗,室溫1h 后洗膜,用ECL 發光液進行顯影。應用Image J V1.47H 軟件進行灰度分析,以蛋白與GAPDH 的比值進行分析。
1.3.3 熒光實時定量PCR 法 應用術后留取的新鮮凍存組織,檢測兩組新鮮組織Nrf2 和Keap1 mRNA表達。擴增程序:95℃5min、95℃20s、67℃25s、95℃22s、60℃35s 時采集熒光。記錄Ct 值,通過2-ΔΔCt法計算目的基因和相對表達水平。ΔΔCt=[Ct 目的基因(未知樣品)-CtGAPDH(未知樣品)]-[Ct 目的基因(校正樣品)-CtGAPDH(校正樣品)]。嚴格按實驗步驟完成具體操作,并由專業人士指導,做好質控工作。引物由蘇州睿贏藥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GAPDH:上游5'-GCACAGAGACACGCTACGCTTTA-3',下游5'-TGGCATGAGAAAGGCATAATGCA-3';Nrf2:上游5'-TTCCGGGGACTGACTCCGCTAAG-3',下游5'-GCACACTGAGTTACACTGAGTTC-3';Keap1:上游5'-ATGAACGCCCACTGAGTCGTAG-3',下游5'-GCACGCTGATACACTTTCCCC-3'。
表1 兩組標本組織Nrf2 和Keap1 蛋白陽性率比較[例(%)]
表2 觀察組不同臨床病理特征Nrf2 和Keap1 陽性率分組[例(%)]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 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卡方檢驗、t 檢驗、Pearson 相關性檢驗和KM 生存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標本組織Nrf2 和Keap1 陽性率比較 觀察組標本組織Nrf2 高表達,Keap1 低表達,兩組標本組織Nrf2 和Keap1 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1)。見表1、插頁圖1-4。
圖1 正常結腸黏膜組織Nrf2 陰性表達(免疫組化二步法×200)
圖2 正常結腸黏膜組織Keap1 陽性表達(免疫組化二步法×200)
圖3 結腸癌組織Nrf2 陽性表達(免疫組化二步法×200)
圖4 結腸癌組織Keap1 陰性表達(免疫組化二步法×200)
2.2 觀察組不同特征分組標本組織Nrf2 和Keap1陽性率比較 觀察組標本組織Nrf2 和Keap1 陽性率在不同腫物最大徑、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浸潤深度和TNM 分期亞組的表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或P<0.01),Nrf2 和Keap 在不同性別、年齡和分化程度的表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組Nrf2 和Keap1 表達與生存時間的相關性 觀察組隨訪時間6~60 個月,平均34.30 個月,經生存分析顯示,觀察組Nrf2 和Keap1 表達與生存時間相關,即Nrf2 高表達,Keap1 低表達患者的生存時間短。見插頁圖5-6。
圖5 結腸癌組織Nrf2 表達的生存分析
圖6 結腸癌組織Keap1 表達的生存分析
2.4 觀察組Nrf2 和Keap1 表達與PCNA 增殖指數的相關性 相關分析顯示,Nrf2 表達和PCNA 增殖指數具有正相關性(r=0.52,P=0.011);Keap1 表達和PCNA 增殖指數具有負相關性(r=-0.51,P=0.035)。
2.5 Wesern Blot 檢測兩組Nrf2 和Keap1 半定量表達 觀察組標本組織Nrf2 蛋白平均半定量表達(1.01±0.13),對照組標本組織Nrf2 蛋白平均半定量表達(0.49±0.11),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31,P<0.01)。觀察組標本組織Keap1 蛋白平均半定量表達(0.59±0.15),對照組標本組織Keap1 蛋白平均半定量表達(1.08±0.10),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59,P<0.01)。見插頁圖7。
圖7 Wesern Blot 檢測結腸腺癌和正常結腸黏膜Nrf2 和Keap1 半定量表達
2.6 熒光PCR 法檢測兩組Nrf2 和Keap1 mRNA 比較 觀察組標本組織Nrf2 mRNA 平均半定量表達(1.01±0.21),對照組標本組織Nrf2 mRNA 平均半定量表達(0.82±0.19),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標本組織Keap1 mRNA 平均半定量表達(0.83±0.15),對照組標本組織Keap1 mRNA 平均半定量表達(1.20±0.25),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插頁圖8-9。
圖8 結腸癌和正常結腸黏膜組織Nrf2 mRNA 表達
圖9 結腸癌和正常結腸黏膜組織Keap1 mRNA 表達
結腸癌(CRC)與腺上皮的惡性改變有關,遺傳學是病變核心。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腺上皮的異型增生,細胞的分布及形態結構出現明顯改變[5]。病變發展過程中伴隨著高度的增殖狀態,其中標記增殖最經典的指標是PCNA,其表達于細胞核,能真實客觀反應結腸癌細胞的增殖程度[6]。研究認為,PCNA 可以作為臨床判斷腫瘤預后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細胞去分化的重要標志蛋白[7]。CRC 病理形態中以浸潤肌層為重要特征,因此其侵襲能力強,轉移潛能高。Nrf2 在正常機體中低表達,對防止異源性因子對DNA 的破壞有重要作用。腫瘤性因素的作用下,Nrf2 高表達,使抑制致癌物活化,加速細胞癌變。Keap1 是多區域阻遏抑制性蛋白,Nrf2 蛋白對Keap1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其可能是Nrf2 和Keap1 通路的開關因子。研究顯示,Nrf2 和Keap1 定位于細胞漿中,在泛素酶的介導下,使Nrf2 降解加速[8]。腫瘤細胞處于氧化狀態時,Nrf2 和Keap1 能引起Nrf2 結構發生解離,細胞內Nrf2 蛋白水平升高并轉移到細胞核內,并與抗氧化反應的分子相結合,激活靶基因。Nrf2 和Keap1 能形成強力的聚合體,可以作為Cullin結構中依賴的E3 泛素連接酶復合物的基板,對調節細胞增殖和細胞遷移有一定作用。Keap1 的DGR 區有重復的結構域,能與Nrf2 的DLG 結構區域相結合,對泛素酶進行有效轉移,加速蛋白酶體的降解。此時Nrf2 由于不被降解,引起Keap1 的過度飽和,形成新的Nrf2 聚集區,并有效的調動機體的細胞保護因子。Nrf2 和Keap1 可能是內源性抗氧化和自由基形成的因子,Nrf2 和Keap1 的表達可以調節細胞的炎癥反應及腫瘤性改變[9-10]。在肺癌和乳腺癌中發現Nrf2 和Keap1 的異常表達,其侵襲和轉移能力明顯增強,認識到其不僅與生物學進展相關,其還可能是重要的診斷因子和治療的靶點[11]。
本研究結果顯示,結腸癌組織Nrf2 和Keap1 異常表達,提示Nrf2 高表達和Keap1 低表達是促進腫瘤形成的重要的蛋白因素,Nrf2 和Keap1 蛋白表達和mRNA 表達具有明確的一致性。結腸癌組織Nrf2和Keap1 陽性率在不同腫物最大徑、浸潤深度中的表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二者異常表達可以促進腫瘤的生長、局部侵襲和直接蔓延。Nrf2 和Keap1的異常表達與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有關,提示二者可能是促進腫瘤細胞遷移的重要因素。Nrf2 和Keap1 表達與TNM 分期有關,提示Nrf2 和Keap1 對判斷臨床分期可能有輔助意義,由于TNM 分期與腫瘤的生物學進展及判斷腫瘤的預后有關,因此Nrf2高表達和Keap1 低表達可能提示預后不良,生存分析的結果證實Nrf2 高表達、Keap1 低表達的患者預后差,與Nrf2、Keap1 與TNM 分期的關聯性結論一致。結果顯示,CRC 中Nrf2 和PCNA 具有正相關性,Keap1 和PCNA 具有負相關性,提示Nrf2 和Keap1均與PCNA 的表達具有協同作用,二者異常表達時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使細胞的增殖速度增加,細胞體積增大,細胞生長活躍[12-13]。Nrf2 和Keap1不僅在組織分化和器官的形成中可能有一定作用,還在正常組織的成熟中有一定價值,Nrf2 和Keap1異常表達可以調控多種促癌基因的表達,激活相關癌基因,如腫瘤壞死因子、Mum-1 等[14]。Nrf2 和Keap1還能作為E2F/Rb 的靶向因子,引起腫瘤細胞的異質性改變。Nrf2/Keap1 作為信號通路可以介導多種信號途徑,活化核因子等相關細胞分子病理通路,對腫瘤的遷移和血液供應進行有效調控[15]。Nrf2 和Keap1可能對TWIST 等上皮間質轉化的因子具有一定的調控作用,這可能是腫瘤進展中的促進因素。近年關注Nrf2/Keap1 在腫瘤治療靶點及治療干預作用,后續的臨床意義可能更明顯[16-17]。
總之,Nrf2 高表達、Keap1 低表達在CRC 的形成和進展有重要作用。Nrf2/Keap1 可能通過對細胞增殖的調節起協同作用,術后檢測腫瘤組織Nrf2 和Keap1 表達對判斷預后具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