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珂
摘要:弗吉尼亞·伍爾夫創作的小說《一間自己的房間》充分體現了伍爾夫先進的女性意識與女權思想。通過對《一間自己的房間》中所蘊含的自由空間、女性生育觀以及女性話語權的探討,來分析伍爾夫在這部小說中所體現的女性主義意識。
關鍵詞:弗吉尼亞·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女性主義
中圖分類號:15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 (2019) 14-0085-02
弗吉尼亞·伍爾夫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她不僅是意識流寫作方法的代表人物之一,還是女性主義理論家和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第一人。她的著名作品《一間自己的房間》就展示了在男性世界女性作家創作的艱難,體現了她的女性主義意識。在這部作品中,伍爾夫認為女性地位和權利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父權制的影響,主張提高女性的地位和維護女性的權利,也號召所有的女性團結起來,為維護女性的權利和追求地位的平等而奮斗。
一、提倡女性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
伍爾夫呼吁女性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在維多利亞時代,男性在社會上占據著主導地位。對男性來說,寫作是一門正當的職業和愛好,但是對女性來說,寫作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與鄙視。因此,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女性進行創作阻礙重重。她們根本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來從事創作,整天忙于處理家庭瑣事,創作靈感也經常被打斷。《 -間自己的房間》中,以簡·奧斯汀為例,她沒有自己的書房,大部分的創作都是在起居室完成的;她時刻保持著警惕,以免自己的創作被別人發現,受到別人的嘲笑。所以每當聽到腳步聲,她就立即把自己的作品藏起來,她的創作也會因家務而中斷。那時候的女性很難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來進行創作,更不用說擁有一間安靜并且隔音效果很好的房間了;除非她的父母極其富裕,而且地位也十分尊貴。擁有良好的創作條件可謂是難上加難,故伍爾夫認為女性寫作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個很好的寫作環境,而且還要具備一個獨立的私人房間。
伍爾夫認為女性創作,不僅要追求物質條件的獨立,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也要追求精神空間的獨立。在維多利亞時期,男性以討論女性的低賤來襯托他們的優越,在這種情況下,女性們很難對自己充滿自信并追求精神生活的獨立。“千百年來,女性就像一而賞心悅目的魔鏡,將鏡中男性的影像加倍放大。”[1]女性們一直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無論在經濟還是精神上都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或兒子,因此,對女性來說,精神上的獨立同物質上的獨立同等重要,女性只有擺脫父權制給自己帶來的根深蒂固的影響,實現精神上的獨立,才能夠不斷地尋找自我,發現自我,才能夠真正地實現自我的價值。
二、主張女性淡化生育觀念
很久以來,在父權制的社會統治時期,女性被認為擁有一項重要的職能 生育職能。女性一生都在忙著生育和照顧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其他事情。養育孩子和操持家務幾乎已經占據了女性的全部生活;因此,對彼時女性來說,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創作,也沒有時間來賺取錢財獲得經濟上的獨立。在《-間自己的房間》中伍爾夫感慨道:“我們的母親都做了些什么,竟然不給我們留下一點財富。”[1]瑪麗的媽媽,她為教會生養了十三個孩子,最終也沒有機會發一筆大財。因為在以男權制為中心的社會環境下,發一筆財和生養十三個孩子是不可能兼得的。孩子出生前有九個月的妊娠期,孩子出生后還有三四個月的哺乳期,最后,女性還要付出五年的時間來陪孩子玩耍。可以想象,養育和撫養十三個孩子會占據女性一生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女性的貧窮,和女性的生育有著必然的聯系。
伍爾夫認為,女性要淡化生育觀念,不要生養太多孩子。女性要進行創作,就不能一味地充當生育的機器。女性若想擺脫自己的困境,就不能花費全部的精力和時間在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上。女性需要從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獲得自己經濟上的獨立;還要接受教育,獲得思想上的獨立;女性也需要增加自己的生活閱歷,不能只在自己的家庭和情感中生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里寫作,也要見識外而的世界,以開拓眼界,從而寫出優秀的作品。
三、提倡女性擁有和男性平等的言語權利
在探尋女性寫作中,伍爾夫意識到,即使在16世紀詩人和戲劇都非常活躍的時代,也很少有英國女性發出自己的聲音,寫出偉大的女性作品。伊麗莎白時代,產生了莎士比亞等偉大的文學巨匠,但是很少有女性留下自己的文學作品;在這個時期,男性占據著社會的統治地位,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利,所以,即使有少部分的女性很有天賦也只能被埋沒。 《-間自己的房間》中伍爾夫假設莎翁有一個妹妹,而且她也像她的哥哥一樣,對音韻有著天生的敏感,也迷戀戲劇。[1]但是,當她走到戲院門口對里而的人說她也想要演戲時,男人們大笑起來,他們說,從沒聽說女人也能夠做戲劇演員。因為彼時社會,一個天資聰慧的女子,如果想要把自己的才華應用于詩歌寫作上而,不僅會受到周圍人的蔑視和阻撓,自己的內心也會受到同樣的煎熬和折磨,最后也必會落個慘敗的結局。
為了不受到周圍人的歧視和攻擊,科勒·貝爾、喬治·艾略特和喬治·桑這些女作家使用男子的姓名發表作品。在當時,女人拋頭露而是可恥的,會引發周圍人尤其是男性們的輕蔑與不滿,于是隱姓埋名的意識滲透在她們的血液中,掩飾的愿望制約著她們,這些女性不會像男人一樣時刻想要聲名遠揚,出人頭地。在這種情況下,女性也就很難發出真正屬于自己的聲音,維護她們自己的和男性平等的言語權利。因此,伍爾夫號召眾多的女性們挑戰男性的話語權利,積極維護自己的言語權利,不要再做沉默的群體,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四、結語
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房間》這部作品中不僅寫出了女性在以男權為中心的社會制度下所遭受的壓迫和束縛,她也使得廣大女性同胞開始意識到父權制社會剝奪了她們的受教育、言語等基本權利。她號召女性同胞進行勇敢的反抗,追求男女平等的社會地位;她呼吁女性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不僅獲得物質空間的獨立還要獲得精神空間的獨立;提倡女性淡化生育觀;倡導女性敢于發聲,創造女性自己獨特的話語方式,為追求男女平等權利而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弗吉尼亞·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M],賈輝豐,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2]李清,女性:如何營造自己的生存空間——對于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的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25( 50):108-110.
[3]王烈琴,新女性的宣言:伍爾夫的《一間自己的房間》中的女性主義解讀[J].外國語文,2013(8).
[4]楊曉敏從《一間自己的房間》看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思想[J]語文學刊,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