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湖南省岳陽市華夏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生活、學習、成長都離不開教師的細心照料。學生在上學的時間里與教師相處的時間比家人多。與學生朝夕相處時間長了,文章作者深深體會到教育的全部秘訣就是“愛”,特別是為人母以后更深深體會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為此,文章作者在工作時盡力將工作做得精細,把關愛滲透到每一個細節中。
關鍵詞:寄宿生;愛心;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5-16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25-0020-02
有一方凈土上生長著一棵棵生機盎然的小樹苗,它們是如此期待蓬勃向上,長成參天大樹。但它們還那么脆弱,誰能守護它們成長呢?如果那一棵棵小樹苗是期待成長的學生,那教育就是能讓他們扎根的凈土,而我愿化作春風、陽光、雨露來滋養、呵護那一棵棵脆弱的小樹苗,讓他們都能健康地成長。
一、責任是春風,讓學生健康成長
愛與責任是一種無聲的諾言,它們并不是一種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對所關心的事情做出的反應。當我們準備要做什么或正在做什么的時候,我們如果心不在焉,就肯定做不好,甚至會半途而廢;我們如果清楚了自己的責任、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就一定會盡心盡力、絞盡腦汁地把它完成好。
班上的每一個學生,他們選擇寄宿制學校都有不同的原因。作為教師,及時全面地了解班級情況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對班級教育教學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問題學生是哪幾個,都有什么問題;單親家庭又有幾個,現在跟誰一起生活;哪些學生學習出現下滑現象,是什么原因;班級中的留守兒童有幾個;家庭成員中的受教育情況如何,家庭作業有沒有人輔導;甚至學生愛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等。這些煩瑣的問題,都需要教師細心了解和進行多方面的調查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對于每一個到我們班的學生,我都會告訴家長,這個學生已經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請家長放心,我會用愛去呵護他,引導他成長,這是我的責任!
2011年,我們班一位學生的母親突遇車禍,原本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間跌入痛苦的深淵。在那位母親去世前的幾個小時,我趕到了醫院,昏迷中的她聽說老師來了,強撐著支起身體,艱難地說出“老師”兩個字,似乎把對孩子所有的不放心,都包含在“老師”這兩個字里面。這位母親去世后,為了照看該學生,我去了殯儀館,給予學生安慰。從此之后,我覺得我肩頭的擔子更重了,因為她的母親沒了,父親經此打擊,也是郁郁寡歡。她既需要媽媽的愛,又需要父親的督促,所以我既是老師,又是媽媽,還要當嚴父。該學生十分聰明,但個性極強,還經常上網,當時真想放棄她,因為還有一大批學生等著我呢。但這樣特殊的情況要求我對她付出更多的愛,特別是一想到她彌留之際的母親說出的“老師”兩個字,我就下定決心,絕不放棄。
在給她的期末寄語中我寫道:“今年的冬天不冷,但我知道你的內心會很冷。今年的冬天真的不冷,因為你會感到你的周圍愛意濃濃。只有愛才能感到萬物皆生靈,只有愛才能胸中奔熱血,筆下孕華章。你自言感受頗多,但時間濃縮時的靈魂震撼,更要化成持久的人生指南。也許,不完美的人生才顯其美麗,但造就美麗更需點點滴滴。孩子,抬起頭,微笑地面對生活吧!老師相信花叢中那朵最芬芳的花朵一定是你!”就這樣,在我們的努力下,該學生后來不僅成功地進入了知名企業,還在企業里挑大梁、肩重任。事業有成后,她回來看我時說道:“老師,沒有你,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我想,正是這種師愛、母愛、父愛三位一體的愛,為她掃去了心中的陰霾,幫她踏上了成功的舞臺。這讓我深深地懂得 “一雙眼睛看不住幾十個學生,而一顆愛心卻可以拴住幾十顆心”。我的言行深深影響了學生,因此,他們勇于克服困難,從不輕言放棄。班級自主管理井井有條,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受到了領導與家長的稱贊,看著學生日益成長,欣慰之情溢滿了我的心間。
二、愛心是陽光,讓學生們向陽生長
愛如陽光,學生沐浴其中,會感到溫暖。愛,博大如海,它包含著理解、幫助、寬容、激勵……給學生一份愛,收獲的是驚喜、欣慰和快樂。愛就要大愛無疆——愛所有的學生。一個班的學生中,有學習好的、學習差的;有聽話的、有個性強的;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但教師的愛應該是無任何條件的。只有這樣,才能把愛的種子撒向每個學生的心間,才能傳播公平的意識。
佳玲是個漂亮的女孩,不過在她出生的時候,上帝沒有給她漂亮的臉蛋上鑲一張可愛的嘴巴。“兔唇”這個字眼從此烙印在她的身上和心里了。剛到我們班時,她特別內向而且自卑,把看書當作她唯一的愛好,經常沉浸在小說中,我想她可能是在書本中的虛擬世界里獨享快樂。如果她以這種心態繼續下去,那么她的一生也許都是灰暗的。起初我盡力去接近她,給她特殊的關懷,對她噓寒問暖。可是她沒有什么改變,依然表情淡漠地過著每一天。我有點著急了,靜下心來,想著佳玲這一段的表現,感覺她是一個特別要強的孩子,且不甘落后,讓她在學習上有突破性的進步才是對她最大的幫助。
我通過家訪了解到,佳玲小時候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好孩子。長大了,她知道面容姣美對一個女孩的重要性了,加之同學們的冷嘲熱諷,她的性格越來越孤僻。后來全家遷到岳陽,于是她來到了我們班,成績一落千丈,再加兔唇美容手術不太成功,這對好強的佳玲來說,能在班里待下去已經很不易了。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利用下課時間給她補課,不忘給她展示才能的機會,重新幫佳玲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同時也就樹立起了她做人的信心。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耐心教,一個用心學,佳玲同學平時回答問題和學習的狀態與之前相比判若兩人。正因為她愛看小說,寫作水平高于一般的學生,本學期參加全國青少年“周有光杯”作文大賽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我知道一個活潑上進的生命復蘇了,望著佳玲燦爛的笑容,我感到了自己的愛能夠照亮世界。
三、方法是雨露,讓學生們茁壯成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學生能在學習上有所突破,一開始就要找到好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實現這一目的。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我認識到,只有深入了解每一個個體的差異,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們要使每一個學生知道自己很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去實現心中美好的理想。
第一,從自身出發。我懂得教育教學改革絕無捷徑可走,必須腳踏實地,善于學習。周末和假期,我的主要活動場所就是圖書館和書店,我閱讀了大量的教育名著,向名師名家李鎮西、魏書生等前輩學習,反復研讀、不斷琢磨,博采眾長,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從而更好地教授學生知識,讓學生逐步成長。
第二,在班上我承認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在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其表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從學生的素質差別入手,以學生個體為教學對象,進行個別化的分層教學。
(一)教學對象分層
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我根據學生現有的學業實際水平或思維類型等特點,將全班學生分為低(基礎級)、中(普通級)、高(提高級)三個層次。
(二)教學目標分層
即教學目標做到“下要保低,上不封頂”。
(三)作業分層
抓住多數“中間層”,兼顧優差“兩頭子”。
(四)分層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在同一時段的學習中能較順利達標的學生進行組間流動,并隨著學生學業的發展和變化不斷變化,使得學生能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學習進度,實踐后,學生自信心明顯增強。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上課的起點是后進生,重點也是后進生,課堂上回答問題、做實驗等都是由后進生來打“頭陣”,這使差生有了長足的進步,使優等生想“跑”起來的跑得了,差生走累了的也慢得了,使更多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最為有效、合理的發展。學生可以品嘗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
看見一棵棵幼苗在自己的培育下茁壯成長,我知道他們必將開花結果,還有什么比這個更能感動人心、振奮人心的呢?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我將永遠扎根在教育這片土地上與棵棵幼苗繼續把枝葉伸展出去,向上,不斷向上……
參考文獻:
[1]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靈[M].張春城,唐超權,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2]楊自伍.教育:讓人成為人——西方大思想論人文與科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李恒中.教育,是心靈的喚醒[J].內蒙古教育,2019(13):66-67.
[4]王寶才,趙東生,高 文,等.教育是心靈的相互靠近和溫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7):67-69.
[5]張思明.給學生能照亮心靈的教育[J].人民教育,2019(11):20-24.
[6]李小琴.懂點“心理效應”,讓管理更貼心靈——心理學效應對教育管理的啟示[J].教書育人,2019(14):12-14.
[7]停 云.《走進心靈的教育》——班主任與學生的成長故事[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9(3):63.
[8]余 渝.讓真愛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2019(6):37.
[9]岑援華.愛——點燃學生心靈中微弱的火花[J].課程教育研究,2019(20):183.
[10]閻 巖.用真誠架設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J].遼寧教育,2019(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