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和巖
摘要:供應鏈物流金融實質是整合鏈上核心企業及其利益相關的配套企業,依托產業鏈,在整條鏈上開展金融服務工作。供應鏈金融的市場潛力較大,發展前景良好,逐漸成為金融機構密切關注的新領域,研究基于闡述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概況,分析比較當前較為主流的三種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以及互聯網金融概況,并提出金融融資新模式,以期推動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進一步創新、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供應鏈;金融融資;融資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F83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9-0056-02
供應鏈管理成效對于推動企業發展,實現組織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究其原因,供應鏈是串起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下游用戶、物流公司以及企業相關利益團體的一條網鏈,該鏈涉及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以及商流,供應鏈的常態運轉關乎多個企業的發展,因此,只有加強供應鏈管理鏈上企業合作,[1]才能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
一、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內涵
作為新型的企業融資模式,供應鏈物流金融將企業供應鏈中的資金流與供應鏈管理有效結合,不僅給予供應鏈內部實力較弱的企業以貸款融資服務,也實現了實業經濟與金融資本協同發展目標,推動企業、供應商以及金融機構共筑互利共生、健康持續發展產業生態。供應鏈物流金融具有以下幾點特征:自償性還款,授信企業銷售收入定期自動發送至授信銀行;封閉式操作,銀行發放融資前后均嚴密監控評估企業信用以及市場價值;風險控制的核心在于企業貸后操作;具有專門的授信資金。[2]
二、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
(一)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指企業將應收賬款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以獲得融資,通常債券狀況、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采取該模式進行融資。[3]該模式下,給予融資的銀行、接受融資的債權企業以及支付應收賬款的債務企業三者為主要參與方,債務企業反擔保債權企業。實際融資期間,若債權企業造成給予融資的銀行利益受損,債務企業需及時發揮補救作用,從而保障融資銀行實際利益。發放融資前,融資銀行將對債權企業進行全面的業務評估,主要涉及其償債能力以及風險管理能力。償債能力以及風險管理能力越強,債權企業將申請到越多的融資數額。
(二)保兌倉融資模式
融資銀行、接受融資的企業以及相關的生產商、庫存管理部門是保兌倉融資模式主要的參與方。[4]申請融資的企業按照規定向銀行繳納相應的承兌保證金,銀行隨即簽發相應的承兌匯票,根據期限規定同生產商進行承兌。獲得承兌匯票的企業可以請求生產商發貨,但是無法立即取得貨物,企業必須在規定的償還期內實現還款,方可贖回貨物,倘若企業未在規定期限還清欠下的債務,生產商將回購貨物。該模式旨在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利用企業可用資金購買全款貨物,同時保障銀行擁有貨物的質押權,以此降低銀行自身金融風險。
(三)融通倉融資模式
融通倉融資模式是指企業通過抵押企業動產得以申請融資,[5]接受融資的企業、核心企業、給予融資的銀行以及物流公司是該模式的主要參與方。在企業申請融資的過程中,物流公司評估融資企業抵押的動產價值,發放融資的銀行根據評估結果決定貸款行為。物流公司在收到接受融資的企業移交的動產進行清點確認,并向銀行發送通知,銀行確認通知后再發放貸款。核心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發揮擔保作用,擔保融資企業的信用,若融資企業無法在規定的期限內償清債務,核心企業將對融資企業抵押的企業動產予以回購。融通倉融資模式既為融資客戶提供金融服務,也給予該客戶以加工線、物流線上的增項服務,銀行擁有核心企業以及物流企業的雙重保障,盡可能規避利益損失風險。
三、對比分析融資模式
研究表明,主流的三種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均能有效地保障中小企業短期資金鏈常態運作,規避資金鏈斷裂帶來的風險。有效的融資模式推動整體行業發展,使得中小企業實現金融融資,得以持續發展,同時保障銀行利益,為其帶去效益。供應鏈金融融資引入第三方企業,發揮其信用擔保以及分擔風險的作用,突破舊有僅以企業營業數據作為評估標準的融資困境,拓寬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渠道。
此三種融資模式在融資作用、抵押物選取以及供應鏈中融資企業的地位等方面存在差異。如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中,接受融資的企業位于供應鏈上方;保兌倉融資模式中,接受融資的企業位于供應鏈下方;而融通倉融資模式中,供應鏈中節點企業均可作為接收融資的企業。實際融資中,不同企業應當認真審視自身企業運營以及發展狀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最適合各方利益的融資模式。
四、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創新
(一)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的發展推動各行各業積極尋求創新發展新途徑,供應鏈金融領域也不例外?;ヂ摼W背景下,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得以創新,發展新型融資模式,即互聯網金融,不同于銀行參與的間接融資或者企業利用債權申請的直接融資,互聯網金融能有效整合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移動通信技術,完善資金支付、融通等融資業務。互聯網金融利用移動支付、云計算以及社交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6]實現個體之間、企業與個體之間的金融交易,其獨特優勢在于融資雙方信息對稱,交易成本降低,易于搭建融資渠道,同時,金融交易的參與者可以是雙方或者多方,且信息透明度高,有助于提高金融交易效率。
當然互聯網金融也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金融風險問題,互聯網的虛擬性也導致金融交易并不是完全可控,對企業運營造成較大影響,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創新應當有效結合主流的三種企業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與互聯網金融,形成集多種優勢于一身的新的融資模式,實現企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雙贏局面。
(二)構建融資新模式
創新融資模式需把握以下內容:一是網絡平臺以及金融機構需掌握供應鏈信息,供應鏈信息主要包括核心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運營情況、財務狀況以及供應鏈的市場動向,收集的信息整合分析,進行公示,用于評估信用;二是公布貸款信息,申請融資的企業可以將其貸款申請信息公布于網絡信息平臺或者金融機構平臺;三是投資者在了解企業的貸款信息后決定融資行為;四是發放融資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能夠實時監控企業供應鏈資金運作以及企業發展情況;五是申請融資企業按照規定及時償還債務,發放融資者確認其還貸。
(三)防范金融風險
一是鑒于核心企業實力較強,應加大其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監督力度,有效控制供應鏈節點企業的正常運作;二是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對融資進程實施監督,供應鏈企業應與金融機構良性合作,互通有無,金融機構應監督供應鏈企業;三是融資銀行應及時與供應鏈企業進行溝通,收集信息,尤其是加強與核心企業的溝通,預測風險,及時防范風險;四是金融機構以及網絡信息平臺應及時分析供應鏈市場信息,掌握供應鏈運作情況,共同制定風險防范措施,把控好融資數量,推動供應鏈企業不斷優化、改進運營模式,實現多方利益平衡。[7]
五、結語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新模式主要結合供應鏈物流金融以及互聯網金融兩種融資模式,既實現傳統融資模式的網絡化,又保證融資雙方的信息高度透明,充分考量供應鏈節點企業的相互協同與制約,加速融資進程,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監督作用。融合兩種模式的新型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將極大便利中小企業融資作業,推動企業經濟不斷發展。同時相關政府部門應不斷完善市場金融管理體制,加強金融風險管理,實現市場經濟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雷 君.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及融資模式分析[J].財會學習,2017(24).
[2] 趙金行,甄 燁.“互聯網+”時代下山西特色農產品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J].商業經濟,2018(5).
[3] 蔣淵巍.互聯網金融下供應鏈金融模式分析——基于敦煌網與平安銀行的分析比較[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0).
[4] 王 媛,毛 敏.我國電商平臺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研究——以螞蟻金服、京東、蘇寧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3).
[5] 阮明烽,石錦琳.互聯網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分析——基于京東、螞蟻金服和找鋼網的比較[J].浙江金融,2017(4).
[6] 梅 佳,蘭 強.互聯網時代面向無水港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服務模式研究[J].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報,2017(1).
[7] 劉思薇,張 精,柳 震.互聯網背景下線上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分析[J].經濟論壇,2016(12).
[責任編輯: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