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一覽
摘 要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始深化改革。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地方普通高校向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揭開序幕。在諸多方針政策背景下,“雙創”教育已然成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的重要內容。如何提升“雙創”教育質量,完善“雙創”教育內涵,深化“雙創”教育服務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雙創”教育 應用型本科院校 地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04
Research?on?"Double?Creation"?Education?and
Service?in?Local?Applied?Undergraduate?Colleges
——Take?Tongren?University?as?an?example
ZHAN?Yilan
(Tongren?University,?Tongren,?Guizhou?554300)
Abstract In?May?2015,?the?General?Office?of?the?State?Council?issued?the?"Opinions?on?the?Implementation?of?Deepening?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Reform?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th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egan?to?deepen?the?reform.?In?October?2015,?the?Ministry?of?Education,?the?Nation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and?the?Ministry?of?Finance?issued?the?Guiding?Opinions?on?Guiding?Some?Local?Regular?Undergraduate?Universities?to?Transform?into?Applied?Universities?(hereinafter?referred?to?as?"Guiding?Opinions"),?which?opened?the?prelude?to?the?transformation?of?local?ordinary?universities?to?local?applied?undergraduate?universities.?Under?the?background?of?many?principles?and?policies,?"double-creation"?education?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local?applied?undergraduate?colleges?and?universities.?How?to?improve?the?quality?of?"double-creation"?education,?improve?the?connotation?of?"double-creation"?education?and?deepen?the?"double-creation"?education?service?has?become?an?urgent?problem?to?be?solved.
Keywords "double-creation"?education;?applied?undergraduate?colleges;?local
1?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創”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1.1?開展“雙創”教育理念落后
現今,國家大力號召“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但高校在“雙創”教育上的推行力度、深度仍然不足。一是“雙創”教育課程體系無法完全適用于全部高校,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是難以制定適用于當地的“雙創”教育體系。二是將“雙創”一分為二看待,習慣性的將創新視為科研,將創業視為單純的一種商業行為。三是無論教師和學生大多視“雙創”教育為非專業主干課程,缺乏系統的將“雙創”教育有效的融入大學專業學習中。四是就業現狀問題,地方院校原先大多以師范類教學為主,朝應用型轉型的過程中,仍存在守舊觀念,畢業生更多以尋求就業為主,沒有深入思考“雙創”教育所帶來的實際影響。
1.2?“雙創”教育師資隊伍實力較弱
以銅仁學院為例,學校現有從事“雙創”教育教學的教師約有20名,持相關證書的教師近80%。即使現狀如此,但這部分教師實際從事過創業實踐的不足3人,且大多為青年教師承擔學校“雙創”教育課程,社會閱歷不夠,實戰經驗不足。教學前僅僅通過培訓機構的短期培訓,教學資源掌握較少,無法將創新創業的實際案例融入“雙創”教學過程。
1.3?“雙創”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時間較短,國內高校目前仍無相對成熟的課程教學模式,也無法形成精品教學從中得到借鑒學習。而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是以理論教學為主要手段,開展形式較為單一。相對重視“雙創”教育的學校大多也只是通過實驗沙盤,模擬軟件來開展教學。課程體系流于形式,在教授課程中,往往存在照本宣科的情況。
1.4?學生對“雙創”教育認知度不高
當前地方高校大學生的就業環境單一,地方所提供的創新創業空間更是嚴重不足。大多學生認為創新創業僅僅是一個商業行為,如果自身沒有創業的意愿則不必投入更多時間開展創新創業的學習。筆者認為“雙創”教育并不是單一的教授學生去如何創業,而是在“雙創”教學中學會養成主動的創新精神,保持積極的創業意志,用創新創業所包含的吃苦耐勞,堅強意志,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學會學習的態度去面對大學期間及畢業后在實際就業或者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而這正是“雙創”教育最需要解決大學生認知的重要問題之一。
1.5?“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脫節
所謂“雙創”教育,是指利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首先專業教育教師不懂創新創業,創新創業教師不懂專業知識,二者之間各自為政,難以融合。[1]其次,高校中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并沒有與專業課程融合在一起,而是單獨設置選修課程,或者嵌入在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模塊中,幾乎都是在不改變原有課程體系設置的同時,加入創新創業教育,這也導致二者之間難以融合,相互脫節。
2?以銅仁學院為例,“雙創”教育與服務模式現狀分析
2.1?把創新創業基礎課程納入必修課程,努力實現貫穿人才培養過程
自2016年起,銅仁學院成立創新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中心自成立以來按照學校發展要求,致力于校本教材編寫,師資隊伍培養,基礎教學課程開展三項任務。現已陸續面向2016、2017、2018三個年級學生開展教學工作。與大部分高校有區別的地方,該校將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開設在大一年級,其目的與意義在于在新生進入大學學習開始即培養其創新創業意識,使學生在之后的專業學習中能夠融入創新精神、創業實踐等能力培養方向。同時學校結合實際開設了創新創業自主學習學分、項目課程學分制度,不間斷的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過程。其做法優點在于能夠基本實現創新創業基礎教育的普及,但缺乏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頂層方面主動投入明確的專業教學融合。
2.2以賽促訓,探索“三賽五培”體系
自2012年來,銅仁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創青春”,“互聯網+”等國家、省級、校級的創新創業大賽。并在賽事中,一直名列貴州省地方院校前茅,其成績的獲得是銅仁學院以賽促訓,不斷探索“三賽五培”體系的功勞,其工作在于將相關賽事分為三個階段賽事選拔,五個階段項目培訓。五個階段的項目培訓是該校不斷探索的結果,極大力度的促成師生共育創新創業項目。其優點在于,師生共育項目下,能夠更全面更專業的提高參賽作品質量,但就現今形勢下,單純得以賽促訓已不能實現國家在高校“雙創”教育的整體要求。如何讓銅仁學院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怎樣才能將學生在創新創業賽事上取得的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果,成為了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所面臨的巨大挑戰。[2]
2.3?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場地,增強創新創業實踐
自2016年來,銅仁學院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實踐中心相繼成立,為部分創業學生提供了創業實踐甚至是實體創業的機會。目前該校約有10余家大學生自主創業開設的商戶、企業在校內孵化。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能夠給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較為足夠的空間已是不易。其優點在于能夠為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樹立榜樣和標桿。但由于學校區位因素的限制,這些企業最終能否順利孵化也成為了學校下一步工作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3?完善“雙創”教育與服務模式的建議
3.1?強化“雙創”教育頂層設計
為進一步完善應用型地方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結合銅仁學院實際,強化學校在“雙創”教育的頂層設計是學校在“雙創”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這需要學校在“雙創”教育課程體系中去進一步完善,重點突出應用性、創新性和實用性等方面的實際需要,以達到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在貫穿人才培養過程中,結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實際需求,通過“雙創”教育為地方發展投入更多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地方人才。
3.2?結合地方特點,推動“雙創”教育改革
縱觀銅仁學院這類地方院校的普遍特點,此類院校大多所處地域缺乏較大的經濟、人口基礎,這就導致了大學生創新創業難以得到有效的消費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環境。結合銅仁學院所處地域特點,該校位于貴州省銅仁市,其地方以旅游產業,農業生產為主。在旅游市場、農業市場學生的創新創業將會有較大的缺口。在教育改革中,應更多鼓勵學生透過專業能力的學習,看到其針對地方市場可以實現創新創業的痛點。
3.3重視師資隊伍培養
從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出發,繼續加大力度創新創業培養任課教師。一方面可以鼓勵學校教師到相關的企業行業開展社會服務或掛職鍛煉,增加教師的實戰經驗。另一方面,繼續選拔“雙創”課程的教師并增加參加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師資培訓,增加參培教師的深度和廣度。可以邀請當地知名企業家、高級管理人才擔任高校創業導師,指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增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實現校內外師資的交流與溝通、融合與共享。[3]
3.4努力搭建校政、校企平臺,拓寬“雙創”教育與服務協同發展
學校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渠道,積極主動與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溝通交流。第一,為學校開展“雙創”教育課程獲得更多實際案例,實踐機會。第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實踐,既能保障學生了解行業發展,又能獲得更為有力的創新創業空間。第三,增加大學生實際創業與政府、企業協同發展,確保學生獲得“雙創”相關政策和融資合作。
4?結語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建設符合學生專業特色的人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校要融入新穎的創新創業的教學理念,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4]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師資隊伍,不斷擴大和改善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不斷增強和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意識,才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丁明秀.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0):7-10.
[2] 趙娟.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現狀研究——以銅仁學院為例[J].智庫時代,2018.8:91-92.
[3] 王佳佳.應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探析[J].長沙大學學報,2018.32(5):142-143.
[4] 張麗玲等.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