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偉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與創新,高中地理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倡導探究學習、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文章對地理實驗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與分析,提出了相關的推廣策略。
【關鍵詞】地理實驗;高中地理教學;推廣策略
地理實驗是地理教學中一種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直觀了解的教學方式。在地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地理教具、學具以及多媒體設備等實驗手段,為學生生動簡潔地展現地理規律以及認知地理原理的過程。將地理教材中抽象的知識點直觀地展示出來,可以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利于培養學生探索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實踐能力。
一、地理實驗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
地理實驗應該較為簡單并且具有實際可操作性。教師在開展地理實驗時,應該切合教材,選擇標準的材料和工具,并且難度不宜過大。
教師設計的地理實驗應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師在設計地理實驗時,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擇實驗材料,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直觀、有效,有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的材料進行相關實驗操作。
教師設計的地理實驗應該具有典型性。高中地理教師在選擇地理實驗內容時,應該對教材中的難點與重點進行選擇。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地理教材內容產生深刻印象。在地理實驗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防止由于實驗器材的不規范和不標準而造成學生對知識產生負遷移。
教師在設計地理實驗時,還應該注意重點問題的探究性。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既要對實驗相關器材進行選擇,又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二、地理實驗教學的基本模型與應用舉例
(一)課內動手實驗
課內動手實驗是指,學生利用學具、教具以及其他的地理實驗器材,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和自主動手操作獲得實驗結果或數據等直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探討“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受地球地轉偏向力影響”這一自轉運動的地理意義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在靜止的地球儀上滴一滴墨水,再在一個勻速自西向東轉動的地球儀上的同一位置也滴一滴墨水,演示靜止的地球與運動的地球表面物體運動軌跡的差異。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并給學生留下探討的問題:第一,靜止的地球與實際自轉中的地球表面物體運動軌跡為什么存在這種差異?第二,實際自轉中的地球的南北半球物體運動方向如何偏向?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實驗室中的水槽,在水槽中注入自來水,帶領學生做水流漩渦實驗,并讓學生觀察漩渦的流向,根據實驗現象,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
(二)課內演示實驗
課內演示實驗是指,利用地理教具等器材,采用相應的演示手段,并且配合導講導問,使學生能夠間接獲得地理事物感性知識的一種方法。演示實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獲得生動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學生對地理教材內容的印象,使學生能夠把書本中的理論與現實中的事物進行結合,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做到學以致用。為學生提供形象的感性經驗,能夠引起學生對地理內容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教師講解知識點時認真聽講,吸引學生課上注意力,讓學生牢固記憶地理知識。比如在學習“大氣環境”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可以用大氣環流演示模型來對大氣環流運動原理,氣壓帶、風帶分布規律,以及對氣候的影響進行演示。在學習“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章節時,鋒面演示模型、氣旋演示模型與反氣旋演示模型,可以用冷暖鋒、氣旋與反氣旋的天氣現象變化過程的相關知識進行合理的演示。地理實驗可以把這些抽象和復雜的地理運動過程向學生更簡潔更直觀地展現出來,便于學生對這些復雜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
(三)計算機模擬實驗
計算機模擬實驗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現象、地理過程以及地理規律等進行模擬演示,使學生最直觀獲得地理知識的一種方法。中學地理教材中的很多地理現象、過程、規律以及原理超出了高中生的感知范圍,也是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難點與重點。比如在學習“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三節“地球的運動”時,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以及產生的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周年變化規律制作成三維立體模擬動畫,實現虛實、遠近、快慢的變化過程,使學生能夠對這一知識難點輕松地掌握。實際上,地理教材中的時間與空間尺度較大,很多地理環境難以直接觀察和感受,因而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立體、直觀地模擬出來。
(四)課外實踐性實驗
課外實踐性實驗是指,對現實中的地理事物或現象進行利用,并在地理教師的指導下,選擇一定的工具,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實際操作,通過對地理事物親身感受來掌握地理知識的過程。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地理實驗與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調查等課外實踐活動相互結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運用,培養自主探究地理問題的意識,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發現真理、驗證規律的小實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如教師在教授“時差的產生”這一關于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之后,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相關的課外地理實驗。比如利用“日影觀測法”測量學校的經緯度,可以選擇小竹竿、卷尺以及手表等工具,對學校的經緯度進行粗略的計算。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一起參與實驗的整個過程,得出實驗的最終結論。比如在學習“大氣的保溫作用”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透明塑料袋、玻璃瓶以及溫度計來一起模擬有關于溫室效應的小實驗;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各種天文觀測儀來觀察月相變化,并讓學生把觀察的規律記錄下來,互相交流經驗。
三、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與創新,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地理實驗進行應用與推廣,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高中地理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尋找更多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地理實驗教學方法,也要把多媒體技術引進到教學當中,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理解得更透徹,為推動地理課程改革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華麗蕓.地理實驗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8(22):53-54.
[2]王娟.淺談高中地理實驗教學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2):127,129.
[3]王冬梅.高中地理實驗教學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