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佳雪 曹作鎮(zhèn) 張梨梨 樊惠穎 陽曉麗
摘 要 目的:深入了解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方法:采用現(xiàn)象學研究的方法,選取8例具有復發(fā)史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半結(jié)構(gòu)訪談,采用現(xiàn)象學資料7步分析法整理資料。結(jié)果: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為對疾病認知不足及擔心他人眼光等患者自身因素;家庭、社會及治療環(huán)境因素;用藥周期長、疾病易復發(fā)及藥物副作用大等治療因素以及經(jīng)濟因素。結(jié)論:自身因素、環(huán)境因素、治療與經(jīng)濟因素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需加強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家庭及社會對疾病的認知,并改善家庭、社會及治療環(huán)境,提供有效的情感與經(jīng)濟支持,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
關(guān)鍵詞 精神分裂癥 依從性 影響因素 質(zhì)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7.084
Qualitative?Study?on?Influencing?Factors?of?Medication
Compliance?in?Schizophrenic?Patients
BAI?Jiaxue,?CAO?Zuozhen,?ZHANG?Lili,??FAN?Huiying,?YANG?Xiaoli
(Hainan?Medical?University,?Haikou,?Hainan?571199)
Abstract Objective:?To?understand?the?factors?influencing?the?medication?compliance?of?schizophrenic?patients.?Methods:?Eight?schizophrenic?patients?with?relapse?history?were?selected?for?semi-structured?interviews?by?phenomenological?method,?and?the?data?were?collated?by?7-step?analysis?of?phenomenological?data.?Results:?The?factors?influencing?the?compliance?of?patients?were?self-factors,?family,?social?and?treatment?environment?factors,?treatment?factors?and?economic?factors,?such?as?insufficient?knowledge?of?disease?and?worrying?about?other?people's?eyes,?long?medication?cycle,?easy?recurrence?of?disease?and?large?side?effects?of?drugs.?Conclusion:?Self-factors,?environmental?factors,?treatment?and?economic?factors?affect?the?medication?compliance?of?schizophrenic?patients.?Health?education?should?be?strengthened?to?improve?the?awareness?of?patients,?families?and?society?about?the?disease,?and?to?improve?the?family,?society?and?treatment?environment,?to?provide?effective?emotional?and?economic?support,?and?to?improve?the?medication?compliance?of?patients.
Keywords Schizophrenia;?compliance;?influencing?factors;?qualitative?study
精神分裂癥病程長,反復發(fā)作,且病情會隨著發(fā)作次數(shù)增加而加重,難以徹底治愈。精神分裂癥的首要治療手段是藥物治療,服藥依從性是影響患者復發(fā)與再次入院的重要因素。[1-2]但是,國內(nèi)外約50%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用藥依從性差的問題。[3-4]了解用藥依從性差的患者群體的特征,明確其影響因素,目前對醫(yī)務人員來說依然是重要的挑戰(zhàn),[5-6]本研究采用質(zhì)性研究方法,以期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并探討干預對策,為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降低復發(fā)與再入院率提供參考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目的抽樣法在海南省安寧醫(yī)院住院病人中選取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診斷為精神分裂癥,且至少有一次復發(fā)史的患者;(2)患者病情處于穩(wěn)定期,具備溝通能力;(3)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共訪談8例,男性4例,女性4例,年齡24~53歲,病程2~23年,文化程度小學1人,初中與高中5人,大專及以上2人,職業(yè)農(nóng)民3人,工人與職員4人,無業(yè)1人。
1.2?研究方法
1.2.1?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在病區(qū)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深度訪談,遵循樣本量飽和性原則,收集資料直至受訪者資料重復,無新主題出現(xiàn)。訪談環(huán)境安靜、無干擾,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提前告知患者談話會被錄音,得到其知情同意后開始訪談。訪談內(nèi)容圍繞訪談提綱但不限定談話內(nèi)容,引導患者充分表達自身觀點及感受,不做誘導性提問。并在訪談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行為和表情,訪談時間以患者沒有新的信息提供為止。
1.2.2?資料分析方法
采用質(zhì)性研究中的現(xiàn)象學分析法對訪談資料做歸納整理。在訪談結(jié)束后,逐字逐句地轉(zhuǎn)錄訪談錄音,資料分析的具體方法為:(1)對轉(zhuǎn)錄的訪談記錄反復閱讀;(2)提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3)對于反復出現(xiàn)的有意義的觀點進行編碼;(4)整理總結(jié)編碼后的觀點;(5)描述細致、無遺漏;(6)對于相似觀點進行升華凝練,提取主題概念;(7)向參與者求證主題精確性。然后研究者按照一定的順序和主題進行重構(gòu),并穿插研究者自身的洞見和反思,使最終形成的主題間具有一定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性。
2?結(jié)果
2.1?患者自身因素
2.1.1?對疾病和藥物認識不夠
大部分患者在急性期通常不認為自己有病,只是因為家屬或朋友壓力而接受治療;部分患者對精神疾病藥物認知不清楚,對治療精神病藥物抱有懷疑想法,覺得藥物對身體的損害較為嚴重,也不了解精神藥物是要長期服用,認為疾病不發(fā)作就是痊愈。患者6:“我只是覺得有時候會眼花看見一些奇怪的影子,應該是我沒休息好的原因,不知道醫(yī)生為什么會說我有精神病。為了不讓爸媽擔心我才來醫(yī)院,心里很不愿意吃藥。”患者5:“那些藥吃一段時間我就感覺自己已經(jīng)好了。沒必要吃那么久。醫(yī)院就是想賺我的錢。”患者3:“是藥三分毒,讓我吃這么多藥,我就算沒有病也被吃出病來了。”
2.1.2?擔心別人的眼光
由于普通人群對精神疾病依然存在偏見,精神病患者多有病恥感,很多患者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所患疾病,并擔心服藥被人看見。患者1:“在公司特別擔心被人知道,我用白紙貼住了藥品信息,但是只要附近有人我就不會吃藥。有一次不小心被人看見,雖然別人沒問,但我還是馬上把藥收起來了,反而引得別人一直看我。”患者6:“我的朋友他們也不知道我生病了的事情,誰愿意和精神病交朋友呢。有時候一起出去玩肯定不能帶藥去呀。萬一被發(fā)現(xiàn)了怎么辦。”
2.1.3?漏吃、忘吃
病人普遍反映服藥數(shù)量多,劑量大。患者5:“吃藥太頻繁了,一天3、4次。藥量也大,吃完昏昏沉沉的。還怎么去上班。有時候會忘記吃藥,有時候是懶得吃藥。”患者8:“有時候一忙起來,就忘了,也懶得再補,反正最近沒什么異常的感覺,忘了一兩頓沒關(guān)系。”
2.2?環(huán)境因素
2.2.1?家庭環(huán)境
家庭成員是患者最親近的人,家屬對于患者的態(tài)度行為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治療積極性。患者4:“家里人看我就是看累贅的眼神,平時我想?yún)⑴c家里的什么決定,他們也不會聽我的建議,我只能自己安慰自己盡量不多想。”?患者3:“我是單親家庭,從小跟父親關(guān)系就不太好,現(xiàn)在沒人管我,我也是想起來就吃,忘了就算了。”患者6:“我都這么大了,還讓父母為我操心,就算是為了他們我也會按時吃藥,平時會定鬧鐘自己監(jiān)督自己。”患者2:“自從我確診了這個病以后,我爸媽對我的治療很重視,還帶我去看過中醫(yī),現(xiàn)在我的病情控制得比較好,要特別謝謝我的父母,我讓他們操了很多心。”
2.2.2?社會環(huán)境
社會對于精神疾病患者至今存在著歧視,不平等的看法使得患者無法正視自己的疾病,不愿積極配合治療。患者7:“得了這個病,出門感覺所有人都在看我,只要一聽到有人說精神病病就覺得是在說我,只要不發(fā)病我一般都不會來醫(yī)院檢查治療。”患者1:“有知道我生病的人在背后叫我瘋子。盡管我吃藥治療能讓自己和正常人一樣,但是除了家里人別人還是把我當一個不正常的人,所以我覺得治好了也沒用,吃藥就隨便吧。”患者8:“自從出了個什么間歇性精神病撞人事件,現(xiàn)在有什么壞事都往精神病上面推,社會容不下我們吧。”
2.2.3?治療環(huán)境
醫(yī)生和護士對于患者的態(tài)度也會影響患者治療積極性。患者1:“每次來醫(yī)院醫(yī)生都很忙,有時候說的專業(yè)的解釋我也聽不懂,問護士吃這個藥有什么作用也都是很簡單的幾句回答,我到現(xiàn)在對自己的病都沒有太深的了解,只是大概知道自己能看見聽見奇怪的東西或聲音的時候就要來住院,要不然會發(fā)瘋。”患者4:“醫(yī)生每次都是開一大堆藥,我說不想吃這么多的時候醫(yī)生就說我的病又重了必須吃,可是我感覺自己挺好的,不需要吃太多藥。”
2.3?治療因素
2.3.1?用藥周期長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需長期用藥控制,如未遵醫(yī)囑用藥極易復發(fā)。患者往往因為治療期長而中斷或停止治療。患者5:“我得病都這么多年了,這幾年感覺沒什么事,也能正常工作,我覺得吃不吃藥沒什么影響了。”患者3:“生病太久了,除了吃藥我就和正常人一樣,誰不愿意和別人一樣呢。”
2.3.2?疾病易復發(fā)
病情反復發(fā)作使得患者失去治療信心。患者7:“每次覺得自己終于不用吃藥,正常了的時候,隔幾個月就又‘看見奇怪的東西了(嘆氣)。”患者6:“想停藥兩年生個孩子,一年快到的時候家人發(fā)現(xiàn)我夜里會無意識的胡亂走動,我已經(jīng)盡力保持情緒穩(wěn)定了,這種病就是災難。”
2.3.3?藥物副作用
長期大量服用精神類藥物會使病人出現(xiàn)乏力、嗜睡,記憶力減退,發(fā)胖等副作用,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較為痛苦,[7]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出現(xiàn),患者對于吃藥普遍有抵觸情緒。患者2:“吃完藥就發(fā)胖,有時候流口水自己也感覺不到,健忘,整個人像根木頭,沒有人喜歡這樣。”患者5:“吃完藥什么事也不想做,昏昏沉沉半睡半醒,天天這樣,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2.4?經(jīng)濟原因
經(jīng)濟水平也是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一大影響因素,高昂的醫(yī)療費用即使經(jīng)過醫(yī)保報銷仍然使一些家庭感到負擔沉重。患者3:“家里條件不太好,每次都是發(fā)病實在不行了就被家人送過來,回去了是按時吃藥的,但是吃完了就很少過來買藥了。”患者7:“我家里還有個弟弟上學,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錢都給我治病,父母還要照顧我,感覺自己是家里的累贅,藥能少吃就少吃吧。”患者5:“家里距離醫(yī)院有些遠,每次治療都反復折騰很久,浪費錢又浪費時間。”
3?討論
3.1?加強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
研究表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其服藥依從性。[8]可以從治療開始就讓患者明白自己所患疾病的相關(guān)知識與治療方法,明確告知藥物治療與依從行為的重要性,加強藥物知識及服藥管理的健康宣教,對藥物副作用指導患者學會觀察與自我處理,并提供治療成功的案例強化患者治療的信心,使之達到治療目標。此外,病恥感導致患者對病情回避,延遲就醫(yī)并直接影響用藥依從性,且復發(fā)次數(shù)越多,病恥感越強,[9]因此,對有復發(fā)史的患者更應加強健康教育,引導其降低病恥感,同時,囑應嚴格遵循醫(yī)囑,定時定量服藥,有效控制疾病,預防復發(fā)。
3.2?維持家屬的正性作用,促進對患者的情感支持
患者家屬是患者康復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家庭關(guān)系良好的患者復發(fā)周期明顯大于家庭成員間有矛盾的患者。患者有固定家庭成員支持時,對于服藥更為自律且能較好控制自身行為情緒以防止疾病突發(fā),患者家屬對于疾病相關(guān)知識掌握較多時也能更好的督促患者配合治療。所以,應重視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的維護,[10]使其能發(fā)揮正能量,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患者的治療,以及在情感方面進行持之以恒的支持,要避免患者家屬處于壓力過大而忽略患者的負性狀態(tài),出現(xiàn)患者無人照顧的情況。另外,可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同步實施精神疾病相關(guān)知識的健康教育,通過提高患者家屬的知識水平,進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11]
3.3?加強政策引導,促進社會支持與經(jīng)濟支持
社會支持是精神疾病患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12]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與社會支持呈正相關(guān),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助于維持患者的治療,促進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13]因此,宜加強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服務體系建設(shè),推廣普及精神疾病基礎(chǔ)知識,可以采取組織較為正規(guī)的講座、派發(fā)傳單等方法,降低整個社會對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懼與歧視,促進群眾、同事、親友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情感支持。亦可以建立本地病友交流溝通的平臺,使病友相互鼓勵相互監(jiān)督,促進病友間的情感支持。在經(jīng)濟方面,由于精神藥品服用量大、服藥周期長且價格普遍偏貴,對于一般家庭來說是巨大的開銷。國家應重視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復治療,加大對精神類藥物的醫(yī)保報銷尺度,以免患者因經(jīng)濟困難而導致藥物漏服、少服,無法維持正規(guī)治療。
3.4?改善治療因素影響,增強按時服藥的可操作性
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通常需堅持服藥2-3年,反復發(fā)作者甚至需要終身服藥,疾病易復發(fā),用藥時間長及藥物副作用是患者影響患者用藥依從性的主要因素。醫(yī)務人員應為患者詳細解釋藥物的療效,講明按時按量服藥的必要性,以及依從性差導致的后果,使患者能權(quán)衡利弊,增強在治療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患者也可以及時向醫(yī)生報告自己的藥物耐受情況,習慣服藥的時間與藥物副作用情況等,醫(yī)護人員通過充分的交流溝通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提供多種藥物選擇,在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用應用新型抗精神病類藥物,以降低藥物副作用,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舒適度。[14]培養(yǎng)患者服藥的規(guī)律性,可以利用定鬧鐘,家屬提醒,聯(lián)想記憶等方法,使患者盡量避免遺忘服藥。研究表明,延續(xù)護理也能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的用藥依從性,鞏固治療效果。[15]此外,對于獨居的患者,可以采用電話提醒、服藥后電話報告,社區(qū)護士定期登門監(jiān)督等方法提高用藥依從性。[16]
4?結(jié)論
服藥依從性是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fā)的重要因素,堅持按規(guī)律服藥可大大降低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率。本文采用質(zhì)性研究深入剖析了自身因素、環(huán)境因素、治療與經(jīng)濟因素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為了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除了患者自身正視疾病積極配合治療,還需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家庭及社會對疾病的認知,并改善家庭、社會及治療環(huán)境,提供有效的情感與經(jīng)濟支持,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良好預后及回歸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Tessier?A,?Boyer?L,?Husky?M,etl.?Medication?adherence?in?schizophrenia:?The?role?of?insight,?therapeutic?alliance?and?perceived?trauma?associated?with?psychiatric?care[J].?Psychiatry?Res.?2017?,257(11):315-321.
[2]Hernandez?M,?Barrio?C.?Families?and?medication?use?and?adherence?among?Latinos?with?schizophrenia[J].?J?Ment?Health.?2017,?26(1):?14-20.
[3]Kikkert?MJ,Dekker?J.?Medication?Adherence?Decisions?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J].?Prim?Care?Companion?CNS?Disord.?2017?,19(6):?17n02182.
[4] 譚錦青.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fā)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7(1):166-167.
[5] D.Misdrahi,?A.?Tessier,?J.?Swendsen,?etl.?Determination?of?adherence?profiles?in?schizophrenia?using?self-reported?adherence:?results?from?the?FACE-SZ?dataset[J].?J.Clin.?Psychiatry,?2016.77:1130-1136.
[6] 曾秀麗,陸秀萍,周愛花等.出院精神分裂癥病人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6.17(30):2138-2140.
[7] 夏玉蘭,韋用蘭,李雪等.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實施醫(yī)院-家庭延續(xù)護理的臨床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2(44):290-293.
[8] 王正軍,周郁秋,楊軍.精神科護士主導的依從性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結(jié)局影響的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7.8(52):958-966.
[9] 董佳,周郁秋,孫玉靜.青年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與自尊、心理彈性相關(guān)性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17.32(20):3189-3191.
[10] 杜燕萍,杜俊林,龍桂蘭.多次復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前其家屬心理健康問題的質(zhì)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4(15):6-7.
[11] 屠一敏,李霞,曹新妹,等.家屬同步教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8.18(4):19-20.
[12] TH.Munikanan,M.Midin,T.?MohdDaud,etl.?Association?of?social?support?and?quality?of?life?among?people?with?schizophrenia?receiving?community?psychiatric?service:?A?cross-sectional?study[J].2017.75(2):94-102.
[13] 周夢迪,張云淑,王琦.關(guān)鎖精神分裂癥患者經(jīng)解鎖救治后服藥依從性與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8.http://www.chinagp.net.
[14] 齊方.115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的主觀舒適度調(diào)查分析[D].河南: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5.
[15] 曹新妹,賈守梅,龔晴.延續(xù)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康復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6.16(4):28-31.
[16] 趙靚,李明子.一例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從過度依賴轉(zhuǎn)變?yōu)樽灾魃畹淖o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7.17.11(52):1402-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