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內容摘要】音樂課程在初中教育中是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之一。因此初中音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將游戲元素滲透教學過程應該是比較有效有益的做法。人對節奏音響有聚合感知力,節奏游戲利用人的這種潛能進行訓練,發展更為敏銳的感知能力及鑒賞音樂的洞察力。本文通過研究節奏游戲活動的現實意義,設定研究路徑,制定節奏游戲活動的應用策略,將搜集游戲、創編游戲和改編游戲三類游戲由師生共同設計改編、創編后實踐,應用于課堂教學,進行實踐探索,總結和歸納其教學的規律,使學生喜愛并掌握音樂節奏,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節奏游戲 改編 創編 設計 應用
游戲是少年兒童最喜歡的一種活動。音樂課程在初中教育中是具有活動性、實踐性的課程之一。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將音樂教學游戲化,淡化教育活動中知識傳達過程。
在初中音樂課的教學中,由于欣賞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難度,課堂教學的組織和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考慮到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要目的,兼顧到學習過程的輕松和娛樂性,所以節奏游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節奏感有兩種基本要素——感知與運動,因此,生命活動最獨特的原則之一就是節奏性,所以節奏游戲能夠較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平衡。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節奏游戲更好的吸引學生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親自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筆者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從體驗教學入手設計節奏游戲,感受音樂形象
根據學生的需求,針對所進行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開發教學游戲,為學生的學習和高效課堂服務。包括針對節奏朗誦、體驗節拍強弱規律游戲和走恒拍游戲等等。例如:在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時,為了更好的感受不同樂段的音樂形象。可以設計模仿打擊樂的聲響聲效游戲,如“轟……隆隆”等聲效來學習打擊樂在作品中的作用。又如:欣賞菲律賓民間樂曲《鸚鵡》,為了讓學生能夠體驗到安格隆這件樂器的演奏特點,可以讓學生用筆自由的敲擊凳子或椅子的不同部位,感受安格隆的打擊演奏的特點。如:椅子背(木質)、椅子腿邊的橫梁(鐵質),這兩種音色和相對音高的對比,感受樂器和音樂旋律的特點。還可以把筆放進筆筒里搖晃感受搖奏的演奏特點。
二、從教學知識點入手改編節奏游戲,強化音樂體驗
探究關于知識點的游戲,逐步上升到一些每個節奏知識點都可實施、貫通的通用游戲,拓展游戲范疇,發展游戲的多樣性和功能性,進一步多方面夯實學生的知識技能。根據知識點改編的游戲需要教師將游戲精神貫徹在每一節課中,其實很多音樂活動稍加入一些競爭元素,團隊合作完成元素和比賽規則,就是很好的游戲。如:欣賞《拉德茨基進行曲》時,可以在第一樂段講解八分節奏和八分休止符時,進行身勢游戲模仿拉德茨基騎在馬上的威風凜凜的樣子。第二樂段可以模仿檢閱的身勢做律動,更好的掌握了知識點和音樂形象的關系。
三、從生活體驗入手提煉節奏游戲,培養音樂想象
為了培養學生固定節奏感,創編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掌握運用恒拍的概念,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體檢節奏游戲。可以通過如下三個方面開展教學:
1.詞語節奏游戲
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可以以語言為載體,創編各種語言節奏游戲,可以是節奏朗誦,加上多聲部節奏朗誦游戲,可以更好的學習多聲部的音樂作品。例如欣賞歌曲《布谷催春》時,由于少數民族的語言不便于學生理解作品,可以運用加入念詞的形式來理解作品。如“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來感受聲部的進入。
2.語氣節奏游戲
語氣的游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領悟力、理解力,將一兩個字的單詞用不同的語調語氣和語言重音說出來,訓練說的學生的表現力,訓練學生怎樣通過一個詞去表達出心里想說出來的意思,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感受多聲部音樂作品的能力。如: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彎》,在學唱前通過語音重點的讀法讓學生感受到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一根(那個)竹竿容易彎這句歌詞變換不同的語言重音讓學生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
3.聲響節奏游戲
在這個游戲中,喉嚨本身被當成一個樂器,用來發出各種聲響“作品”的游戲。豈不是,可以讓學生將聽到的聲音印象用嗓音按節奏模仿出來,例如:欣賞《凱皮拉的小火車》,學生通過聲響更加深刻感受音樂的特點。一組同學發出嗚的音響(鳴笛)、第二組發出ku chi ku chi的聲音(火車啟動),節奏加速(火車越開越快),然后加入第三組同學模擬演唱旋律(用嗚母音演唱,感受到在火車的車廂中傳來黑人的吟唱)。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通過節奏游戲這個教學入手點,學生在體驗教學中感受到音樂形象,落實教學知識點,強化主體記憶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相信在學生參與節奏游戲的教學過程中,會自然的投入到音樂欣賞的教學環節中。在學生的心中點燃學習的熱情,為學生可持續性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2] 吳銳淼 著.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組織編寫.中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 周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文瀾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