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妮
摘 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教師應優化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媒介、拓展實踐教學空間,增強教學效果和增加學生的獲得感,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1
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對于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門核心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的重要地位,轉變思想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思政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一、優化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成為一名技能型、應用型、崗位型的人才,同時,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具有特殊性,如果運用全國高校統一的教材教授課程,雖然課程理論性較強,知識呈現系統性,但是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弱,不能適應其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精選,內容上不應該脫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題,正確地引導學生的思維與價值觀念,促進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到最終的課程教學目標[1]。教師可采用專題式教學,參照課程的具體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思政教學部門可采用教師集體備課形式,并適時開展教研活動來歸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集思廣益優化教學內容,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素材如案例的選取中,可多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貼近社會現實或是與職業相關的素材。此外,教學內容需具有時代氣息,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講述最新的理論思想,使課程重點與時代發展的特點相吻合,教學內容充滿活力,學生形成強烈的認同感。
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響下,學生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相關內容的理解,有時會有錯誤的認知,甚至會產生偏激的看法,因此,教師應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及時答疑,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思想觀念,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認同,并且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的結合。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內容相對復雜與繁瑣,有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枯燥無聊,上課期間會睡覺,甚至部分學生會產生逃課的行為,如果教師的講課方法單一,肯定不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質量更是無法保證。教師應逐步的運用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方法開展教學,培養學生開放性的思維,如教師在講授“社會主義本質”的時候,可以運用討論法、案例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兩個“羅芳村”的形成,使其對比兩個村莊的差異,差異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差異表明了什么問題?從而便能夠引出社會主義本質的概念,發展生產力與共同富裕的思想會獲得充分展現。這一過程運用了案例教學法與討論教學法,能達到融會貫通的教學效果,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鍛煉了自身的思維,教學效果顯著,學生對社會主義本質也會有充分的了解。教師還可以運用互動式的方法開展教學,如建立微信交流群,針對學生的學習疑問進行全面的解答,同時,教師可以向群內發布國家方針政策、社會中的正能量信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從而能夠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思政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媒介
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師唱“獨角戲”的時候居多,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呈現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技術的手段輔助教學,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如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錄像、錄音等會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對抽象的理論知識會具有形象化的認識,各種動畫、圖像等促進學生的感官能力的激發,使其能全面理解課程內容,因此,教師應制作優良的課件。
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網上課堂,在借助校園網絡系統的基礎上,可以積極的構建教學基地,形成統一的教學資料數據庫,其中包含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教學大綱、視頻資料等,達到教學資源共享的效果。文本形式、音頻視頻形式等的資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課后在網上瀏覽學習,同時,課程會呈現開放性的特點,學生的學習熱忱也會被充分激發,網絡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分量[2]。
四、拓展實踐教學空間
理論課程應與實踐內容相結合,教師可以拓展實踐教學空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各種理論知識,還可以主動積極的思考,不斷交流學習,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感動中國》等節目就非常受學生的歡迎。此外,教師應引領學生做調查,認真的撰寫調查報告,從而使學生能對理論知識具有深刻的理解,在講述毛澤東思想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毛澤東選集》,隨后寫出讀后感開展交流。在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實地調查,了解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通過此種方法,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水平將會有很大提升,視野也得到拓寬,社會閱歷也會有所增長,從而使理論知識獲得合理的內化。
此外,根據每節課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需向學生布置自學內容,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如貧富差距的內容,一些學生會在工廠中進行調查,對社會進行全面的接觸,綜合能力大幅度提升[3]。實踐教學形式應包括課內實踐、課外實踐、社會實踐的形式,課內實踐教師可以組織主題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課外實踐教師可指導學生參觀紀念館、偉人故居等,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對校園不文明現象、學生誠信度開展調查;社會實踐可包括勤工儉學、社會服務等活動。在理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情況下,在實踐活動不斷開展的基礎上,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重新正確認識自我,能夠良好的認清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其社會適應性也會顯著增強。
總而言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多結合國家、社會和現實生活實際,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樹立多元化的教學思路。同時,在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上,教師應和學生一起了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發展形勢,在教學形式不斷優化的基礎上,運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過程中,使其深刻理解各種思想理論體系,從而大大提高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煥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J].高教學刊,2016,11(6):228-229.
[2]吳紅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機制創新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6,12(4):64-65.
[3]糜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9(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