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瑤??盧思伶
摘要:光,是世間萬物表現自身與反映相互關系的先決條件,建筑與光歷年以來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就大學生的生活用光而言,最明顯的用光之地便是圖書館,因為圖書館的使用的光線由外界的自然光線的變化而變化,也有人們自主的需求變化而變化著。做好的光線優化是圖書館使用條件的最基本要求。
關鍵詞:學生;生活;光線優化;圖書館
一、圖書館在高校中的重要性
圖書館是收藏圖書、搜集資料、整理分類、供人群閱讀及參考的機構。
以湖南信息學院圖書館為例,該圖書館屬于中型圖書館,主要的功能劃分明確,有自習室、閱覽室、交流室、辦公室、書籍收藏庫等。對于學校圖書館而言,他的更多作用在于學習,包括人流量的多少,人流量的時間停留,與之密不可分的那就是光線的使用。
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自然光源和電光源
(一)自然光源
自然界光源只有兩大類。
第一是熱效應光源,熱效應光源又分為兩類,一是熱核反應,二是化學燃燒。燃燒是我們熟悉的分子重組的化學反應。而熱核反應是以愛因斯坦質能關系式為理論基礎的核裂變和核聚變反應。如太陽,它的燃燒是核聚變反應,同樣質量的原料進行核聚變反應所產生的能量要比化學燃燒產生的能量高出億萬倍。這也就是為什么太陽的壽命長達150億年的原因。
第二是生物能光源。主要由一些長期生活在黑暗處,比如深海之下的生物體內通過自身生物能和它的生物組織產生的光。
1、自發光且持續發光的:恒星、極光、螢火蟲光,等。
2、自發光非持續的:閃電,等。
3、非自發光的光源:天空光、月光,等。
(二)電光源
第一代電光源的代表是白熾燈,它光譜的能量是連續分布的,所以顯色性比較好。其造型簡單,價格實惠,使用方便,可以調節光線,適用于各類位置照明等,正因如此它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光源之一。其缺點是它的熱輻射大多為紅外線,故光效偏低。
管狀光源鹵鎢燈,它有石英燈管中充以微量的鹵化物鎢絲而且還耐高溫,利用可以再生循環的鹵鎢提高發光效率的一種光源,其光譜能量為連續型,所以顯色好。其具有體積小、發光效率高、瞬間點燃、功率大、無頻閃效應、可調光、和壽命長等特點。
另外一種管狀燈源就是熒光燈,是光源史上第二代光源的代表。它由低壓汞的蒸氣放電,簡稱熒光燈。當汞蒸氣放電時發出紫外線,能夠激發管內壁的熒光粉,從而改變熒光粉的成分,來獲得不同的可見光譜。
三、圖書館能用到的照明光線
(一)自然采光。不僅在視覺上感覺到舒適和自然,也可以起到節約能源的作用,使得人能同環境協調、交流,更能滿足精神上的自然要求。
(二)人工照明。既是夜間的主要光源,也是白天室內光線不足時的重要補充,人工照明具有功能和裝飾兩方面的作用。
四、圖書館如何優化光線
(一)明確環境的性質,明確照明設施的用途和目的。
(二)根據環境人流移動的性質、視覺條件,選擇照明亮度標準。
(三)選擇光源主要考慮色光效果帶來的心理效果。
(四)確定照明方式,根據具體要求,和日常照明需求選擇照明類型,例如: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半間接照明,間接照明,等。
(五)照明燈具的位置確定,按照明亮度的范圍,按各種光源發出的光線面積由點、線、面,射均照度計算,從而確定燈具的數量、大小及分布。
五、總結
其實單方面地從功能上講,自然采光很符合圖書館的使用和理念,但是圖書館內部若想用到天然采光,會受到時間和不同方位的限制,所以仍然還是需要人工照明的補充。在室內造成合適的光亮環境,來滿足人們視覺工作的需要,而且站在裝飾的角度來說,美觀和藝術上的要求是相輔相成的。根據建筑功能不同,兩者的比重各不相同,如圖書館,就需要從功能來考慮。
人工照明,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提供人們視覺所需的光線,配上合理的燈具布置能使工作面上照度均勻,并能做到和諧、統一,與建筑協調。利用光的變化及分布來創造的各種工作環境,我們的圖書館可以產生特殊的格調并加深層次感,使圖書館的氣氛,寧靜而不喧鬧。
參考文獻:
[1]徐波.燈光效益——室內環境變化的開光[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7,05.
[2]李志超.中國古代光學的技術[J].中國物理,1985,12.
[3]胡定華.住宅室內照明設計的探討[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2:46-48.
[4]杜異.照明系統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5]詹親旋.建筑光環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
課題:湖南信息學院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實驗計劃項目《基于視覺識別系統的校園室內環境設計——以湖南信息學院圖書館為例》編號:201813836028。
作者簡介:秦瑤,湖南信息學院;盧思伶,湖南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