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藝復興”一詞由意大利著名的藝術家、藝術史家喬治奧·瓦薩利提出。他把歐洲藝術發展分成三個時期——繁榮、衰敗、再繁榮。藝術始于埃及,繁榮于希臘羅馬,衰落于腐敗的中世紀,最后又在文藝復興時期擺脫了中世紀的束縛,使得藝術再次達到了繁榮。總的來說,文藝復興時期使跌落低谷的藝術逐漸繁榮發展,這期間也改變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思想、審美和題材,并對西方未來的西方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文藝復興;思想;技法;題材;美術三杰
一、思想的轉變
(一)人文主義
隨著文藝復興的興起,文藝復興打破了中世紀思想一統天下的局面,即人的思想不再被中世紀思想所束縛,而是恢復了理性、尊嚴,開啟了新的思潮,即“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最根本的主張就是“人乃萬物之本”,它不僅為資產階級的產生開辟了道路,同時,它與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也是對立的,中世紀神學以“神”為本,他們認為神是最偉大的存在,認識渺小的;而在人文主義中,他們認為人是宇宙的主宰,他們歌頌人的偉大,贊揚人的價值,提倡人的尊嚴;反對用神性壓制人性,反對禁欲,反對迷信。藝術家也因此創造出了許多以人和自然為主的畫幅和雕塑,來歌頌生活,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人對生活充滿自信樂觀的心態。另一方面,眾多人文主義學者繼承古希臘古羅馬的學術傳統,在藝術理論上大有成就,為之后的藝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自然主義
自然主義觀念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堅持的一個觀念,文藝復興的藝術要求忠于自然,要創造出一種自然美的感覺。正如達·芬奇要畫家做“自然的兒子”不做“自然的孫子”;莎士比亞要求“拿一面鏡子去照自然”,這種對自然的追求使得藝術家更好的表達人物情感,描繪人物,突出以人為中心,照應了人文主義,對人文主義的傳播形成了有利條件。
自然主義沒有中世紀思想的色彩,也沒有中世紀藝術中象征性和抽象性表現的人物那樣僵硬、虛假和超然,而是更真實地再現自然,對人每一塊肌肉,每一個骨骼結構,甚至是神態都表達得淋漓盡致,使作品更加的自然和真實。
二、技法的改變
文藝復興時期主要以寫實和自然為主,藝術家為了在自然主義的道路上走向極致,不斷研究探索藝術理論,主要表現在對透視學,解剖學的研究上,除此之外,在明暗、蛋彩畫、光影、色調等眾多技法上都有所研究。
三、題材的轉變
自文藝復興以來,中世紀中的以“神”為本和呆板嚴肅的風格蕩然無存,取代的是古典神話、古希臘神話為題材的新風格,這重現了中世紀之前古希臘古羅馬對繪畫雕塑的理解和認識。在古希臘,藝術作品的主題是人;在中世紀,藝術作品的主題是神;在文藝復興時代,藝術作品的主題是人。當然,文藝復興作品的人和古希臘作品的人是兩碼事,前者是后者的一種進步,對“人”的表達上了一個層次,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礎,供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探索和研究。
四、突出人物
受文藝復興的影響,在15世紀到16世紀,文藝復興的盛期到了,繪畫藝術逐漸成熟。在眾多藝術家匯集而成的群星之中,有三顆尤為耀眼,那就是“美術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
(一)達·芬奇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它不僅是最偉大的畫家,而且還是科學家、音樂家、哲學家。人們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達·芬奇的肖像畫,不僅僅是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他曾說過:“一些無所用心地著手描繪的畫家,是和鏡子差不多的,鏡子只模仿了站在它面前的全部事務,而并沒有理解事物”。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巖間圣母》《最后的晚餐》 《蒙娜麗莎》等 。
(二)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基羅是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同時也是一名繪畫家、建筑家。他的名垂千古的藝術作品,幾乎都是男性的巨人,是人們敬仰的英雄。這是米開朗基羅雕像的顯著特點。米開朗基羅始終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影響了當時和之后無數的藝術家。代表作有《大衛》 《創世紀》等 。
(三)拉斐爾
拉斐爾是一位意大利畫家。他的作品具有優雅、秀美的風格。它是綜合繪畫的大師,他善于把“神”畫成具有“人”的形象,將傳統的題材描繪成現實生活中的理想美。拉斐爾的一生只活了37歲,創作了近300幅作品,其中一大部分是圣母像。所以人們常常把拉斐爾的名字與美麗溫柔的圣母聯系在一起。代表作是《西斯廷圣母》 《圣母的婚禮》 。
五、總結
文藝復興的藝術是歐洲歷史,甚至是世界歷史上一個輝煌的、偉大的篇章。文藝復興初期,藝術從中世紀的束縛中掙脫出來,藝術家們開使以“人”“自然”為主的繪畫創作,雖然這些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但是他們最終克服種種困難,為我們帶來了許多不朽的作品,也在許多研究成果上給我們帶來了重大貢獻。文藝復興盛期,美術三杰給我們帶來的作品至今還聞名于世,為我們在藝術研究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雖然文藝復興最終衰敗了,但他對藝術的發展功不可沒,它點燃了藝術的火種,在整個歐洲,甚至在整個世界都被大火熊熊燃燒起來。燃燒至今,不曾熄滅。
參考文獻:
[1]李宏.《西方美術理論簡史(2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2]教材編寫組編.《外國美術史及作品欣賞(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3]楊琪.《一本書讀懂西方美術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6,06.
作者簡介:賴舒琪,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