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廳中一間“未來診室”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這間“未來診室”通過人機互動,將人體影像掃描呈現在大屏幕上,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診斷分析,從而模擬醫療診斷。在實踐中,這一概念已經在走向現實,相關企業已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診療之中。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或將為人們提供更加智能、高效、準確的醫療服務。
診療智能化、快捷化的發展趨勢,為醫療資源向下延伸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助于提升疾病早篩和診斷效率。比如,為鄉村醫生配備智能便攜式診療設備,將大大提高診療的準確性和便捷性,實現設備下沉、技術下沉,助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優質化。同時,大數據問診系統可根據患者的癥狀、個人信息等,為醫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診斷建議,改善基層醫療知識水平相對欠缺的困境。
用好新的醫療技術和設備,需要更多的專業醫療人員和技術人才,讓技術和設備更好運轉起來。需要看到,目前我國不論是基層醫療從業人員還是相關技術人才,都還相對不足。對當前的醫療從業者來說,如何跟上時代的潮流,克服知識短板等,關乎診療智能化的有效推廣。此外,在處理好“未來診室”與現有醫療機構的銜接等問題上,也需要政策法規的及時出臺,推動相關診療服務健康發展,從而讓人們更好享受醫療科技的紅利。
水下火山噴出的氣泡比體育場還大
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地球科學》上報告說,兩年前,美國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的一座幾乎被淹沒的火山釋放出巨大的氣泡,其中一些比新加坡310米寬國家體育場的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圓頂還要大。
研究人員利用位于其南部59公里海域的低頻麥克風,從遠處監視著火山。該火山在9個月內爆發了70多次。科學家發現,每次火山爆發前都有一種獨特的、持續數秒的“抱怨聲”。這種震動與噴發出的氣泡在伸展、過度膨脹和坍塌時發出的聲音相吻合。這些氣泡的直徑可能達到440米,在熔巖撞擊海水并冷卻時形成,就好像在火山口形成了一個蓋子。
人類母乳中一種化合物能抗致病菌
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報告》雜志撰文稱,他們發現,人類母乳中的一種化合物月桂酸單甘油酯能夠對抗有害細菌造成的感染,同時不會影響有益細菌,為母乳有益嬰兒健康再添佐證。
艾奧瓦大學和全國猶太人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人類母乳中的月桂酸單甘油酯含量約是牛乳中的20倍;而嬰兒配方母乳中則不含這種化合物。
月桂酸單甘油酯是一種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化合物。研究人員在確定人類母乳中含有高水平月桂酸單甘油酯的同時,還發現人類母乳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和產氣莢膜梭菌致病細菌的生長。此外,在母乳喂養的嬰兒體內,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細菌的含量也相對更高。
大腦過度活動與較短的壽命有關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的神經活動會影響人類壽命,而抑制這種過度活動則可延長壽命。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長壽者(85歲以上)腦內與神經興奮相關的基因的表達水平比壽命相對短的人(60~80歲)要低。神經興奮是指神經系統處于一種過度活動的亢奮狀態,可通過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如肌肉抽搐、情緒轉換等。
隨后,為驗證大腦神經活動與壽命的關系,研究人員進行了包括秀麗隱桿線蟲遺傳、細胞和分子生物學測試,轉基因小鼠分析,百歲老人腦組織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實驗。這些研究表明,改變神經興奮狀態確實會影響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