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敏 何躍軍

摘 要:本文以實踐為基礎,將OBE教學理念應用于單片機課程教學中,通過對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得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實踐表明,OBE教學模式,對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動手能力,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OBE;教學改革;單片機課程;教學模式
一、引言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1-3]是最早由美國學者Spady提出,于21世紀90年代,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逐步發展、流行起來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它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成果為最終導向,反向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它提倡的學習過程采用結果驅動而不是內容驅動,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一種大膽的創新,這與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里提出的“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的根本要求;把促進學生成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的觀點,高度契合。
“單片機機技術”是我校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對學生掌握控制技術基本原理、鍛煉動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傳統教育模式下的課程教學效果一直不夠理想,歸納起來,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脫離。為便于課堂任務的完成,相關知識點被孤立成一個個相互獨立、封閉的單元,知識點之間內在的聯系被人為地割裂,容易導致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二是教學方法上,采用的是過程導向,實際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圍著教師打轉,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
三是課程的考核往往帶有終結性質,評價方式單一,缺乏多元化評價機制和改進環節,不利于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依據教育部推出的“新工科”計劃中的“五新“”目標, 同時結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傳統的教學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將 OBE 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學中,課程實施框圖如圖1.所示,改革措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我們根據OBE教學理念,將進程決定結果改為了結果決定教學進程。為此,我們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設計出新的課程知識結構體系,并把課程的學習成果進一步清晰化,即把學習成果細化成課程能力培養矩陣,該矩陣使得學習成果與課程內容形成一一對應的映射。能力矩陣的內容,分為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兩方面,考慮到本專業實際情況,要求讓學生梯次完成,以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從課程開始,我們就把課程能力矩陣的內容,通過職教云上的課程教學網站,下發給學生,以增加他們的驅動力,以便掌握主動,有的放矢。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根據OBE教學理念,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制定的教學計劃,根據課程能力矩陣開展,即教師聚焦于學習成果,反向開展教學工作,按能力矩陣的目標,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我們利用了項目驅動法、頭腦風暴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填鴨式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逐步形成一套具有OBE特色的課堂教學方法與模式。
為培養學習學習興趣,我們在學院領導的支持下,改革了實訓室管理模式。實訓室由定期開放,變為全面開放,學生以勤工儉學的形式,自主管理。這樣,老師即可根據學生課堂掌握情況,適當布置具有一定深度的的課外作業,讓同學選做,以促進能力的提升。對學習積極性高,有獨立想法的學生,我們進行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課外自學,深入研究,以促進其個性化發展。
四、課程考評體系的改革
考評體系是OBE教學理念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在改革之前,課程評價方式單一,對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的評價不夠。引入OBE理念后,課程采取了多元化、立體化的評價方式,因而教師能從多方角度,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投入產出比,使得評價最終回到以評促學的初衷上來。我們以形程性考核方式,代替過去的一考定終身的考核。形成性考試的特點在于注重學生學習成果,以學習成果為最后考核依據。我們的行程性考核主要由學習態度、理論、實操和綜合應用等四個方面組成,并按照能力矩陣的要求,細化成具體的分值,便于教師打分。學生學習之前,完全明了考核具體標準,做到有備而來。
參考文獻
[1] 姜波.OBE:以結果為基礎的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3(3):35-37.
[2] 肖寶,李璞.基于項目驅動法的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J].欽州學院學報,2016,4(31):52-55.
[3] 趙晨陽.OBE教育理念下的計算機科學導論教學模式初探 [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