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翔 賈至慧 文小桐 徐雯艷 李旭陽 姜小慶 謝飛 王秀珠 蔡飛 袁兆康
1 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江西省預防醫學重點實驗室,南昌,330006;2 江西省衛生與健康委員會流動人口管理處,南昌,330006
學習壓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相關心理不適與緊張[1]。適度的學習壓力可以促進學習的積極性,而過大的學習壓力容易導致身心問題[2]。對于身心發展尚未完全的小學生、初中生,學習壓力過大容易導致睡眠質量下降、腸胃不適、抑郁癥,從而影響其身心發展[3]。因此,本研究分析江西省農村小學生、初中生學習壓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其學習壓力問題提供依據。
2018年9月,采取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法在贛州市于都縣、上饒市上饒縣、九江市都昌縣、宜春市豐城市、撫州市東鄉縣、吉安市遂川縣等6縣調查小學二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學生。選定樣本學校后各年級隨機抽取1個班級現場發放問卷并收回。共發放問卷2435份,收回有效問卷2284份,有效率為93.80%。
問卷一參考美國青少年危險行為問卷(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 Questionnaire, YRBS);問卷二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教授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eutal Health Test, MHT)[4]。針對小學問卷采用調查員現場逐題詢問,學生自填答案的方式進行;初中生則自填問卷。調查員由經培訓的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擔任,由當地衛健委、疾控、教育等部門聯合協助開展。
學習壓力指調查表中自評學習壓力,分為大、一般、小3級。根據MHT的測驗標準[4],各分量表得分≥8分表明被測試者在該維度心理健康狀況不好:學習焦慮量表得分≥8分為有學習焦慮,說明可能對考試懷有恐懼心理,無法安心學習,十分關心考試分數;過敏傾向量表得分≥8分,說明可能過于敏感,容易為一些小事而煩惱;身體癥狀量表得分≥8分,說明可能在極度焦慮的時候會出現嘔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顯癥狀;恐怖傾向量表得分≥8分,說明可能對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等有較嚴重的恐怖感[5]。一周體育活動天數指一周內有多少天至少累計完成45分鐘體育運動。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雙人錄入,將數據轉入SPSS 21.0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處理分類變量,使用Logistic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檢驗水準α=0.05。
研究對象共2284人,其中小學生1348名,初中生946名。小學生、初中生自評學習壓力大的為37.25%,其中小學生和初中生分別為33.53%和42.62%,男生和女生分別為40.14%和34.01%;自評學習壓力一般的為48.56%,其中小學生和初中生分別為49.18%和47.65%,男生和女生分別為46.36%和51.02%;自評學習壓力小的為14.19%,其中小學生和初中生分別為17.29%和9.72%,男生和女生分別為13.49%和14.96%。
學習壓力在學校、性別、在家見過家長互毆、被家長打罵、遭遇校園欺凌、年級、自評成績、一周體育活動天數、學習焦慮、過敏傾向、身體癥狀以及恐怖傾向中的分布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將自評學習壓力作為因變量,以學習壓力小為參照組,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各個變量作為自變量,年級、一周體育活動天數作為協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為男、遭受校園欺凌、見過家長互毆、被家長打罵使小學生、初中生學習壓力大的可能性增加;學習焦慮、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與學習壓力呈正相關關系;自評成績良好、及格2個水平中,自評等級越高,學習壓力增大的可能性越小。見表2。

表1 自感學習壓力單因素分析
注:*P<0.05,**P<0.01。

表2 學習壓力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a
注:a參照組:學習壓力小。
調查顯示,小學生學習壓力大的報告率高于2013年重慶市、廣西省、河南省的研究結果[6],而初中生報告率高于2016年與2018年湖南省的研究結果,情況不容樂觀[7-8]。小學、初中是少年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過大的學習壓力會使學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產生自殺意念等生理、心理的多方面問題[9-10]。應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如通過合理布置學習任務及組織體育、文娛活動等途徑疏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避免長期危害的發生。
①男性發生學習壓力大的可能性更大。這與2018年王立金等的研究一致[11]。可能是農村地區仍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對男孩寄予更大的希望,導致男孩學習壓力加重。②見過家長互毆、被家長打罵、遭遇校園欺凌更易導致學習壓力增大。有研究表明,學習壓力大的學生,其父母嚴厲懲罰較多[12];目擊或經受家庭暴力、遭遇校園欺凌的孩子心理承受較大壓力,對學習壓力的處理易出現問題[13-15]。這提示暴力行為可能造成心理創傷,間接導致學習壓力增大;其次,部分父母督促孩子學習往往采取打罵手段,易引發孩子的緊張恐懼情緒,導致學習壓力增大;而遭遇校園欺凌使孩子的學習環境變差,易使孩子懼怕上學,可能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使學習壓力增大。③自評成績良好的學生感受到的學習壓力較自評成績及格的學生小,這與劉素的研究結果一致[13]。可能是學習成績的下滑導致學習壓力增大,而持續過大的學習壓力容易導致學生緊張,使學生更難應付課業負擔,造成惡性循環。④心理健康診斷測驗中的學習焦慮、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與學習壓力大呈正相關關系。這提示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習壓力有影響,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學生學習壓力較大;而學習壓力對心理健康狀況也有影響,學習壓力越大,心理健康狀況可能越差,這與張微、高素華的研究一致[16-17]。提示心理健康與學習壓力緊密相關、相互作用,具有不良心理特征的學生學習壓力大的可能性更大,這些不良的心理特征會影響正常學習能力的發揮,更易出現學習困難導致學習壓力增大,而學習壓力增大則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造成惡性循環。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對學習壓力大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可以通過測評及時關注學生心理狀況。
學校應加強心理輔導,多關注成績中等的學生以及男性學生,給予他們學業輔導,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同時精簡課程,避免不必要的課業負擔;加強學生行為教育,減少校園欺凌的發生;可使用心理健康診斷測驗表對學生進行心理診斷,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輔導,促進其心理健康。父母應避免在孩子面前展現或對孩子使用暴力,應為孩子提供學習與心理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政府應多宣揚男女平等觀念,加強教育體制改革。